“白登之圍”是一件改變中國歷史的事件,尤其對漢朝前期的政治、軍事影響巨大。在史書的記載中,白登之圍中,劉邦被困在白登山,幸虧賄賂了冒頓單于的老婆才得以僥倖逃脫。
但是這裡面有很多疑點,其中最大的疑點就是,漢軍剛剛經歷了秦末農民起義和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爭,雖說不至於像秦朝軍隊一樣一戰“卻匈奴七百里”,但很快就讓匈奴包了餃子,也著實讓人難以置信。
我們先從“白登之圍”之前說起。
一.劉邦一步步逼韓王信投降匈奴
“白登之圍”前,劉邦原本準備去討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韓王信,對,和韓信同名,但並不是一個人。
說起這韓王信,他本是戰國時期韓襄王的孫子,可謂皇族血脈,他在秦朝末年響應劉邦起義,作戰勇猛,立有戰功,被劉邦封為王,封地潁川,就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周圍。
大家不要小看這塊封地,這塊封地的位置很重要,他是除長安之外最為發達的地方,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黃帝就出生在這裡,大禹在此建都。
雞賊的劉邦當然更知道這塊封地的重要性,因為當時漢朝正窮,這塊地在當時來講絕對是風水寶地。
於是,劉邦就以防備匈奴位理由,把韓王信的封地從潁川遷至太原郡,都城為晉陽,也就是今天的太原,這樣,韓王信離北方匈奴就更近了。
劉邦的出爾反爾讓韓王信頗為不滿。
不久,韓王信又以“匈奴數入,晉陽去塞遠”為由,上書朝廷,請求將都城遷往馬邑,今天的山西朔州。其目的,就是爭取戰略上的主動,一旦劉邦想要殺自己的時候,可以聯合匈奴反漢。
劉邦一聽他要戍邊,當然非常高興,當即應允。
就在這一年,匈奴又犯邊,進攻馬邑。韓王信覺得自己即使勝了匈奴也是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他且戰且退,還派自己的親信到匈奴那裡商談合作事宜。
劉邦早就懷疑韓王信圖謀不軌,寫了一封信將他臭罵一通,韓王信索性直接投降匈奴,與匈奴聯合南下,進攻太原郡。
說了這麼多,就想說明兩點:1.韓王信是被劉邦逼反的;2.劉邦北擊匈奴,是在於韓王信和匈奴聯軍作戰。
二、北擊匈奴,將匈奴聯軍打花了
劉邦這次去,有兩個目的,一是打擊匈奴,二是鎮壓韓王信,最好活捉。
漢軍32萬人在劉邦的率領下進入太原郡,連戰連勝,在今天的山西省沁縣一帶重創韓王信的軍隊,韓王信率領零星殘部逃到匈奴屬地。
冒頓單于派左右賢王分貝帶兵1萬與韓王信的殘部聯合攻打漢軍,在晉陽展開決戰,被漢軍擊敗。
漢軍乘勝追擊,在今天山西呂梁一帶再次擊敗匈奴韓王信聯軍。
冒頓單于再次集結了幾萬大軍,在樓煩與漢軍遭遇,又被擊潰!
看,這支漢軍在面對匈奴的時候並不吃虧,反而節節勝利,史書上說漢軍沒有戰鬥力絕對荒謬!
三、劉邦犯了個小錯誤,但是留了最高明的一手
節節勝利,讓劉邦開始沾沾自喜,就在這個時候,劉邦犯了個輕敵的毛病。
攻克晉陽後,劉邦聽說匈奴藏起來了,駐紮在代谷,就派使臣出使匈奴。匈奴這回刷了個心眼,只出現老弱病殘,而主力部隊則隱藏起來。所以很多使臣回來就告訴劉邦:匈奴只剩下老弱病殘了,不堪一擊!
而唯有一位叫劉敬的使臣,告訴劉邦,匈奴素來兇悍,這次去只見老弱病殘,其中必有詐,肯定是將主力部隊藏起來,皇上一定小心謹慎,我覺得不能攻。
這個時候的劉邦早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大罵劉敬:你只會逞口舌之能,我大漢軍隊豈能因你的話而放慢腳步?
劉邦把劉敬關起來,準備打了勝仗再回來羞辱他。然後親帥大軍到達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附近,命令大將周勃攻打東南的樓煩,然後再與主力會合,做後援。
實踐證明,劉邦這一個後手留得太好了!
因為接下來,大家已經從歷史書上知道結果了,劉邦被圍,是周勃的步兵一直作為漢朝的“救兵”存在而讓匈奴顧慮重重,要不要殺掉劉邦的部隊。
及至後來,劉邦派使者賄賂閼氏,讓冒頓單于讓開一道口子,劉邦和夏侯嬰等人得以逃脫也多虧周勃的部隊馳援。
逃出白登之圍的劉邦也並非潰不成軍,他分別在平城和句注這兩個地方擊敗了匈奴。
由此可見,最終這場戰役,漢軍還是擊敗了匈奴的。
四、這場戰爭讓雙方都心有餘悸
經歷了北擊匈奴和“白登之圍”後,劉邦開始對匈奴犯邊採取隱忍的態度,他想了一個不怎麼光彩的辦法——和親。一開始想表明自己的誠意,更大的可能是確實怕了匈奴,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嫁給匈奴和親,但是由於呂后“日夜哭泣”不答應,劉邦就讓宗室的女子嫁給匈奴,話來了暫時的和平,國家得以休養生息。
匈奴呢?其實也害怕了,他們原以為可以大舉進攻中原的,但是看到了漢軍的實力,自己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自己不可能吞掉這頭大象,而選擇了像馬蜂一樣時不時的蜇它一下,得到一些好處,讓漢朝知道疼,又找不到他的蹤跡。
雙方就這樣以長城為界心照不宣地各自為營很多年。
參考資料:《漢書》《匈奴列傳》《韓信盧綰列傳》
閱讀更多 四眼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