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主李璟的词就其总体而言,用沉郁凄绝来形容似乎分量稍嫌重了点

关于中主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在《春水寒笙》一文中已叙及,但总觉意犹未尽,还想说说。前称王国维赏其首二句,理由是大有“

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这话,或者说这感受也许未必能引起太大的共鸣,因为“菡萏”一词毕竟不够通俗,不少人初读此词,也许会因“菡萏”词稍有所隔而不能直接进入境界。当然,如果知道“菡萏”即是“荷花”或“莲花”的雅称,并且有幸读到叶嘉莹先生《灵溪词说论李璟词》中的一段精彩诠解,那自然会赞同王国维的意见了。

中主李璟的词就其总体而言,用沉郁凄绝来形容似乎分量稍嫌重了点

荷花

叶先生说:“‘菡萏’别有一种庄严珍贵之感,翠叶也即是‘荷叶’,而‘翠’字则既有翠色之意,且又可使人联想及于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名物,也同样传达了一种珍美之感。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销’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以一残字,则诗人虽未明白叙写自己的任何感情,而其对如此珍贵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尽在不言中了。”这段诠说真有醍醐灌顶之妙,有了它,“西风愁起绿波间”就不言而喻了,观堂的“众芳芜秽”说也顺理成章了。

中主李璟的词就其总体而言,用沉郁凄绝来形容似乎分量稍嫌重了点

词意境

前文也述及白雨斋赏其“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谓“沉之至,郁之至,凄然欲绝”。陈氏此话也属点评,无非点出句中含“凄绝沉郁”之意。然未详解何以然。关于这一点,词曲大家吴梅在《词曲通论》中却说得很明白:“此词之佳,在于沉郁。夫‘菡萏香销’、‘愁起西风’与‘韶光’无涉也而在伤心人见之,则夏景繁盛亦易摧残,与春光同此憔悴耳。故一则曰不堪看,一则曰‘何限恨’,其顿挫空灵处全在情景融洽,不事雕琢,凄然欲绝。”

中主李璟的词就其总体而言,用沉郁凄绝来形容似乎分量稍嫌重了点

词意境

​吴梅先生要言不烦地揭示了此词“沉郁”之风格。吴梅先生似乎也认为“细雨”、“小楼”二语是为“西风愁起”作点染,故而对赞赏此二语者,他认为是“不善读者”。所以他与王国维都是认定“菡萏”两句为全词中最佳之句,王、吴两位是近代词曲巨擘,联袂翻案,冯延以“细雨”、“小楼”为佳句的观点似乎被撼动了。

中主李璟的词就其总体而言,用沉郁凄绝来形容似乎分量稍嫌重了点

词意境

不过,话说回来,艺术作品有时难免会有智仁互见的争议,似不必太执着。即使作为点染而言,“细雨梦回”两句也确实空濛、玲珑,而有情味。“鸡塞”为“鸡鹿塞”之简称,前人常以之代指边远戍地。两句写小楼思妇雨夜梦中往鸡塞寻夫,而幽远之梦却为寒夜的凄婉笙音惊断。这是何等缠绵的情景,它似乎与唐人金昌绪的五绝“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构思上有那么点相似,但更具烟水迷离之致,小楼、细雨、寒笙、远梦,意象和境界似更胜出于那首五绝。中主的词就其总体而言,用“沉郁凄绝”来形容似乎分量稍嫌重了点,王静安喜用词人自己的句子来形其词品,效其法,那么用“丁香空结雨中愁”来模拟中主的词品该是再恰当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