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下篇)

再拿美國夢和中國夢說說現實。

活在美國夢裡的人們精力充沛,相信每個人的夢想一定都能實現。

伊姐就勸小拉:“我們來講講道理。男人一定得工作,拉里,這是自尊問題。美國還是年輕的國家,男人有責任參與國家的各種活動。亨利·馬圖林前幾天才說,我們全新的時代正在展開,未來將遠遠超越過去的成就。他說國家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到了一九三○年,我們就會成為全球最富有也最強大的國家。你不覺得聽起來振奮人心嗎?”

我們也有中國夢。

中國人歷來吃苦耐勞、韌性十足,改革開放以來用勤勞和智慧積累了財富。包括在讀《月亮和六便士》的時候我還專門搜了一下塔希提,沒想到卻發現這個小島“約有2萬華人,約佔人口的10%,華人華僑經濟約佔當地85%以上,因此華人(深圳籍)掌握了當地大半的產業,華語(客家話)也是當地的語言之一。”

嗯,華人的智慧和能量遍及全球,絕非妄語。

現在,我們的國家在經濟領域實行供給側結構改革,新舊動能轉換成為新使命,新課題。那麼,在文藝領域,是不是也需要去蕪取精、革故鼎新,做一些經得起推敲的工作呢?

我們的軟文很多,都市言情小說也很多,有幾個能像馬克·李維那樣感人至深?

就算是批判當下,水軍都會流下瀟湘去,但宋方金那篇“敬明不明,於正不正”的演講倒還挺有意思。

格少的父親說:“我代表了公司的門面,非常以此為榮。而且我要求我兒子從基層幹起,跟其他年輕人一樣,慢慢往上爬。有朝一日時機成熟,他才夠格接我的位子,畢竟經營這麼一家公司,絕對要擔起很大的責任。”

阿毛形容伊姐“由於成長環境的緣故,伊莎貝爾從小就接受了大人灌輸的價值觀。她不會想到錢的事,因為生活向來都是衣食無缺。不過,她仍然能憑直覺認為錢很重要,錢象徵著權勢和社會地位,男人賺錢天經地義,人生本來就該為此努力”。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也是從最基層幹起,直到70多歲的時候擁有了整個航運公司的產業,才有能力在霍亂中帶著他單戀了一輩子的費爾米娜暢遊內河,做一場永不登岸的浪漫旅程。

我有兩個同學分別去了印尼和古巴留學。

他們告訴我當地人都覺得中國人有進取心,勤勞,能幹,能創造價值、會積累財富,但不會享受生活。

在赤道和拉美的民眾那兒,明天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存錢有什麼用呢,快樂地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於是打一個星期的工就辭職暢玩一個星期,錢花完了再回來工作——這在我看來不可想象,各方觀念的差距巨大——但此次疫情又是一個證明未雨綢繆絕非笨蛋的突出例子——儘管疫情之中沒有勝利者,但總體上講,中國做得很棒。

我們的年輕人同樣不能不腳踏實地,從最基層做起,即使看不到未來的輪廓,也不能都爭著去當吳亦凡、鹿晗、肖戰和王一博吧,靠臉吃飯和從基層幹起哪個更有吸引力?

寫這些的時候也已經快三十了,我痴迷於馬爾克斯的作品,2014年聽到他去世的消息,卻並不深感悲痛,畢竟斯人已逝,作品長青,但本世紀的頭10年迷過周杰倫,懂得少年心境。

可明星們讀錯字、沒素質、情商低的合輯也不少。至少光鮮背後的齷齪不值得迷戀,但兩者統一在同一個人身上,這是常識啊!

五年內禁止進入股票交易所的趙薇已經不是當年的小燕子,“國民女神”和“偷稅漏稅女王”冰冰復出遙遙無期,作為模範夫妻登上春晚向大家拜年的陳羽凡和白百何各自涼涼……我喜歡華晨宇,於音樂一途確實有實力,但一翻作品,卻覺得他的身邊還差一個更勁爆的電音版的方文山。

我們在經濟領域已經走得很快,那麼,在文藝領域是不是也應該靠質量而非數量地邁步走起來?

我們是不是該通過心靈的塑造和認識的提高去完成文化軟實力的積累,藉助涓滴的滋潤而非焦慮的鼓動去豐富國人的內心世界,拋開淺表的泡沫,探索沒有意義的意義,從精緻的綜藝中抽身而出,找到生活普遍的美,戒掉玩手機的癮,好好讀幾本小說……並以此開掘文明的新境界,創造國家的新風尚,用心講好中國故事呢?

我想,一個標準技術控的生活和內心世界,其精彩豐富程度一定遠高於高曝光度的當紅小生!

一個看似碌碌無為的普通職員,未必沒有機會從幕後走到臺前!

用當代的筆寫當代的故事,這裡面必定大有寫頭!

同時,我們也應該集中注意力去定義好自己的人生。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下篇)

這裡,再講講我為什麼懷疑自己對現實主義的理解。

《刀鋒》中的蘇娘即將熬成老亞的正室,為此老亞疏通了知名藝術家、繪畫權威、新聞評論人、政界權貴以及各界人士的關係,並出重金將技藝稀鬆平常的蘇娘包裝成了知名的畫家!

“她是知名的畫家,最近在邁爾海姆藝廊的畫展大受好評,成功當之無愧。‘蘇姍·魯維耶身為殖民步兵團軍官的遺孀,多年來憑藉一己才華養家餬口,照顧年幼失怙的可愛女兒,展現出典型法國女性的堅毅性格。如今多虧了慧眼獨具的邁爾海姆先生,她的作品即將於他旗下畫廊展出,大眾有機會欣賞她細膩的筆觸和熟練的畫風。”

原來,資本主導藝術並非某一時代的特產,也並非個案,其中利害、層次與關聯恐怕也絕非我想象地那麼淺顯——寫讀後感至此,全盤失敗在所難免……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下篇)

最後,希望看了我的讀後感的朋友們去讀原著。

希望人到中年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像少年朋友追星一樣崇拜毛姆或尤瓦爾·赫拉利——你見識到的是作品的魅力絕非他們本人——如果你是一個思維傳統的直男,很不幸地告訴你,他們都是同性戀。

但若持偏見的你因此不屑於閱讀他們的作品,那你無疑會錯過自己此生很多的精彩!

毛姆將之隱含一生,甚至不惜用結婚生子來遮掩,但尤瓦爾毫不避諱這一點——時代在進步,同性的愛和異性的愛價值等同,這已經不是比較新的觀點。

幾年前的第56屆格萊美頒獎典禮上為同性、異性的20對新人舉辦了婚禮,主題曲由麥當娜獻唱,名字是Open Your Heart 。

我讀毛姆的四大名篇第四本——學會集中注意力(下篇)

好了,故事沒有終點,我的筆墨也遠未成型,所以我還是會繼續寫……

最後的最後,摘錄《刀鋒》裡我標記的經典段落如下,這當然還是書裡的原話,看完別忘了讀原著哦:

人生如果不想隨波逐流,就等於是場豪賭,失敗的人不勝枚舉,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我不曉得她是否有所察覺,因而想方設法減過體重,抑或是產後意外的幸運巧合,總之,如今她的身材苗條有致,時髦的衣著又凸顯窈窕曲線。她身穿一襲黑衣,我瞄了一眼,發現她的絲質禮服是巴黎某高檔服飾店所訂製,既不過於樸素又不算華麗,而她穿起來隨性又自信,猶如天生便是穿名牌的料。十年前,儘管有艾略特替她出主意,她的衣服老顯得招搖,穿起來也不自在。如今佛羅裡蒙家族的瑪麗·露意絲可不能再說她不夠高雅了,現在她全身上下無不高雅,連塗成桃紅色的指甲都顯得脫俗。(我說:以貌取人,這才正是人性的枷鎖啊!)

然而最令我意外的是他的眼神,我清楚地記得他初入社會時意氣風發、毫無煩惱的模樣,深藍色的眼眸裡透露出無比的希望與坦率,如今卻只剩困惑與沮喪……他的膽識顯然受到動搖,雖然還是親切地向我問好,宛如見到老友般高興,但我總覺得他的熱忱純屬禮貌的習慣,不像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

我向來不太相信女人的直覺,因為這種直覺更像是她們的一廂情願,我不得不保持懷疑。一想到方才與伊莎貝爾漫長談話的結尾,我便不由得笑了出來。(我說:關於女性的話題,又來了!)

我們有個幫傭瑪莎,她是不知變通的浸信會教徒。我還小的時候,她常說故事嚇我,說罪人要永遠受地獄之火折磨。她舉例的對象都是村子裡跟她有過節的人,而且詳細地描述那些人在地獄會遭受哪些酷刑,往往越說越開心。

至此,毛姆的四個大長篇分解完畢。


(感謝熱愛閱讀的你,感謝善良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