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人生價值的第一次昇華所必需,全面超越古人的人生價值觀

對於常人來說,17歲之前之所以充滿歡樂,一是個人感性的磨損還不明顯,一是父母在替我們負重前行,能夠滿足我們大多數慾望;25歲之前之所以還可以無所顧忌和在意,篤信“我就是這樣的人”,並以此肆意地做選擇,是因為這個年齡的人,即使身為碎片也可以心安理得,絲毫未知身為碎片的可怕。

人生的碎片化問題,沒個三年五載地梳理,都不會有什麼頭緒的,可人們又往往提前知道這個梳理的價值,也並不會主動把這份梳理嵌入到日常生活中。等意識到混亂時,其實早已深陷,這時又往往在梳理之初,就因為不得法而過於無力,更傾向於回到過去,固守初見人生的美好(童年)而停止突破混亂。

未經梳理的人生,等待著的是步入中年前夕的無力感,是面對龐大人生體系的渺小,是捲入混亂的深淵。人到中年或而立之年,待你要圍繞自己全方位打造體系時,要親自揹負起自己的人生四維度時,一方面看不起父母曾經為自己設定的人生,看不上父母努力後的人生模樣;另一方面又對這四個人生維度知之甚少,僅有一些看似美好的點式認知,遠遠無法形成追求的人生動力。突然發現自己毫無積澱?自身也只是個無力抗整複雜人性的碎片,愛情支離破碎,與家人的關係若即若離,事業也日復一日地退化為工作,淪落到不過就是個生存餬口的途徑,早已與夢想天地相隔。這個三年五載的梳理,跳是跳不過去的,不論你貧賤富貴,這都是你之所以是你,以及要成為什麼樣的你,所必須去經歷的一段苦難人生。因為梳理自我人生真的累極了,比替老闆工作辛苦千百倍。

人生價值:汗水以換取,梳理以階躍

辛苦工作的每個人,都理應得到尊重。只是你的人生價值如果一直是用汗水換來的,那便會很有限。你累死累活能有多少汗水?一天不過24小時,一年不過365天。要完成人生價值的蛻變,需要借用哲學梳理出來。由於傳統哲學是基於“二元論”來解釋世界的,便註定了在傳統哲學中的諸多人生理念中,一定可以找出完全相反的兩種說辭,並且其中任何一方說辭都會得到很多事實的支持。世人懵懂,只知信仰或者反信仰,卻不知這些看似對立的理念只是人生循環過程中的碎片,是可以閉合的。世界並非二元的,更非對立的,生與死、愛與恨、陰與陽,其實都不是嚴格對立。只是由於人類是採用二元論解釋這個世界,而導致人們已經慣性地認為,這些就是對立的。在以後更詳細的文章中,會將所有看似對立的東西一一化解,既然不是對立,那麼就不會再出現抵消。如果形成了統一場,那其價值不言而喻。

所謂梳理,是將自己的認知融合成一個可以應對感性搖擺和凌亂的閉合循環;將所有的理念,鏈接成一個可以協同達成同一目標的統一場,不捨棄,不偏信;將所有的理念還原到最適合的場景,將看似對立的理念放到一個事件的循環中,就會形成統一的力量。要想把世間的理念全部還原,須弄明白說這段話的人是從什麼境界出發,要應對的人又是什麼境界的。人分三境,而三境之人的內心和話風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之所以和他人難以達成共識的根源往往也是源自於此。

哲學,是人生價值的第一次昇華所必需,全面超越古人的人生價值觀

比如:人的情緒會在悲觀和樂觀之間循環往復,並不會絕對單一化,但我們往往會偏向於其中一個,而排斥另一個,往往希望能簡單依賴樂觀或悲觀去應對一切人:包含自我和他人。看似壓制了其負面影響,同時也破壞了其益處。通常我們會認為樂觀要比悲觀好,樂觀的人容易滿足、幸福。然而,悲觀可能會使人深刻,樂觀容易使人膚淺。之所以人性會如此難以調控,就在於任何一種性格的影響都是耦合多方面的,非單線影響,都不能輕易捨棄。就算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惡,其實都不是真正的惡,當然了,在傳統哲學的二元論中,惡是真實存在的。由於對立的存在,行為的價值一直在相互抵消;由於捨棄,我們會用另一種痛苦代替此刻的痛苦,但始終不能同步解決所有的問題。當一個人做不到樂觀,而又排斥悲觀的時候,我會建議其在這二者之間加入“觀而不語,繼續收集經歷,直至體悟完整”。這種不擇會漸漸成為一種常態。在以後詳述賦靈的體系時,會講到“一分為三,攜帶混亂前行”,意識維度裡的“四言論”,都會引入不擇的行為。學會如此,直至視角完整,自然就會得出盤活後的答案,而不會急匆匆地擇一而處,丟失一部分自我。

每個人身上都有其他所有人的影子,每個人的內心也會有無數個自我,使得內心混亂。我常用“一化千人,千人合一”來比喻梳理自我內心的這個過程。在三愛一體的循環中,也是通過你的最真愛之人的內心,包含了全世界的投影,來完成的。即“不博愛世人無以摯愛一人的完整內心;不摯愛一人無以真愛世人的人生” ,集博愛、摯愛、真愛於一體的三愛修行。從個人成長視角來說,事業的盡頭是應對人性,已知的盡頭是探索未知,科學的盡頭是解釋神學,而哲學是這必經之路中的方法集。哲學是每個成長之人所必經,你可以通過停下成長來回避。否則,在人生、愛情、家庭、事業中所遇到的人和苦難,都會把你送到現有的“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七大宗教”體系之中去,哲學,就在你的人生前方等你,等著你來昇華人生。

賦靈:回不去的過去,只能融合並超越

我們需要明白,現代人是回不到過去的信仰體系下的,一方面,過去的信仰體系,是一個沒有女性參與的時代,是一個感性被壓抑的時代;另一方面,現代的互聯網便利了人們的自我表達,迎合了人們的即時性感性,而這些統統都是理性來不及發揮作用的死角。呵護感性,直接對感性進行養護和調理,從合理迴歸合感,並重新走向感理並重,感理合一的路上,才是人們共同的歸處。

人們在面對混亂帶來的不安時,都會本能的懷念過去。小到你與愛人吵架時,我們會懷念初見的美好,甚至是與前任的那些甜蜜時光;大到在《道德經》中,老子為了平息當下人性的混亂,而提出的“小國寡民”(道德經第七十二章),妥妥的一副原始人的生活光景。可幾千年過去了,我們只會距離小國寡民越來越遠,人口越來越多,混亂越來越複雜。道德經,可以稱得上是傳統哲學中的巔峰之作了。然而,二元論的認知侷限性,是所有傳統哲學的上限。

哲學,是人生價值的第一次昇華所必需,全面超越古人的人生價值觀

傳統哲學,通過捨棄或束縛個人的感性,以跳過人間混亂,直接追求天人合一,之後再回過頭來成就人間平和。賦靈則追求直接以“三愛一體”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對立紛爭,以感理合一使得人們最終同歸天地,不同化他人的邏輯方法理性等,按照人類的自然成長路線去一路解決問題,不強行拔高世人,不利誘逼迫世人進入天地境界。君子並不高尚,小人亦不卑微,只是因為雙線驅動的緣故,使得人們的成長呈現兩種特性,而後者更是主體人群屬性。

賦靈與經典哲學,今人如何全面超越古人?

有人說今天的人沒有信仰,這明顯不是事實。很多年輕人都有接觸佛學、道學,我身邊也有不少師弟師妹,是有宗教信仰的。更何況,佛系青年,道系青年還曾作為網絡熱詞火過一段時間。既然如此,為何今人缺乏信仰的呼聲卻還是越來越高呢?一方面,古人學習哲學是較為系統的,而今人學習哲學多是自發的、零碎的。但零碎的哲學根本不能支撐一個人的完整人生,信仰也是忽隱忽現,人與人之間還會因為這些信仰而起更多的衝突;另一方面,古人學習哲學的年齡比今人要早許多,今人在相應的年齡多在學習科學,而不得不要把哲學後推到第二人生階段來。相當多的人,長大以後並不會繼續學習,以至於今人在內心的修行上普遍不如古人。

事實上,如今的人們擁有最迫切的哲學需求和最適宜學習的年齡段。我們並非不如古人,而是要在達成自己的時代基礎後,去融合吸納超越他們。而且,我們一定會這麼做。當人們到達中年時,既有中年危機驅使人們尋求哲學的幫助,同時豐富的經歷足以令其對傳統哲學產生足夠力量的質疑,如此則可以更好地體悟其中的智慧與缺陷,減輕四書五經所造成的迂腐。美中不足的時,由於經典哲學的種種先天弊端,使得其並不能很好地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愛情方面的、家庭方面的,這恰是賦靈產生的歷史背景的一部分。在三學一體系列的開篇中,就有說過:每個時代都會有很多敏感的人提前感知到,一些解讀未來的未知部分的體系即將出現。便耗盡精力去為我們呈現一個可以“融合過去,梳理現在,容納未來數百年”的認知體系。對於個人的人生而言,就變成了一個可以“融合過往經歷,梳理當下混亂,為餘生埋下種子”的認知體系。

傳統哲學深陷內容外患。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尊重每個人的感性,貼合每個人的感性而去使其自發追求三學,讓所學都對此生真正地有所回報,並提供相應的學習平臺,是今人的努力方向。賦靈對傳統哲學的總結為:追求合理,則必然追求同化,同化的過程註定引發衝突;追求合感,則追求同源(同心同德),需直面內心深處的共通慾望。從合理迴歸合感,探索人的內心深處的共通性,而不追求邏輯上的共同;追求感理合一,則可同歸而不求同化。

哲學,是人生價值的第一次昇華所必需,全面超越古人的人生價值觀

賦靈不是純哲學,而是三學一體的思想體系。傳統哲學中的理念、方法論和本原,只是作為人類完整認知的一部分,成為賦靈所觀測的一部分對象。所以對於傳統哲學中的具體理念並不一一講解,而是先探討如何看待哲學本身。先弄明白傳統哲學在整個人類意識維度的定位,就容易避免具體理念中隱藏的應用缺陷。日後會有詳細地用賦靈體系去解釋諸子百家、希臘三傑以及七大宗教的部分。但現在,我們必須先理解賦靈的體系根基,方能明白為何要如此簡化傳統哲學中的碎片理念。賦靈的哲學部分,是以人為核心,從人的成長階段性、知與行的關係,感性與理性的雙線成長,沿著每個人如果此生一直成長下去,就必然會經歷的“一生雙線三境四維”展開描述,其中三學一體、三愛一體的眾多人生視角或方向,都會幫助我們更好地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