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邏輯的起點保持懷疑精神丨哲學百論(八九)

邏輯是認知的遞進,理性認知的是邏輯的內動力

反之,沒有以理性的認知為導向,則邏輯就失去了內動力——和失去內動力的言論爭論,就相當於是和無頭蒼蠅談飛行航道一樣。

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一些群和人們之間的爭論,一些人用理性(理性導向),而另一些人用感性(如別說得那麼直接,要照顧每個人的感受),則兩者即使談上幾天,也說不到一塊去。

因為起點和導航系統都不同的兩種思想路線,是不能求同的。

對邏輯的起點保持懷疑精神丨哲學百論(八九)

既然是遞進,那麼每一個邏輯都需要有一個起點,這個起點是"假設正確的或確定的"。

注意:以確定性為起點,才能探索不確定性與未知(即理性認知的推進)。所以那些認為一切皆是虛無的、相對的思想和言論,本身就否定了起點的確定性,後續的言論也就可有可無,不知所謂了。

但是,邏輯的起點只是假設成立——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從而把很多言論和思想當成了真理,卻忽視了思想和言論本身的起點!

換句話說,當我們相信或採用一種思想或言論時,一定要明確其起點假設是可以成立的

例如當我們談哲學時,一定是假設人類(已經)存在——所以那些談論"沒有人之前或之後"哲學會怎麼樣的,都是違背基本條件的。

對邏輯的起點保持懷疑精神丨哲學百論(八九)

由此,我們看到:即使邏輯本身很完美,並由此推論出一整套成熟的、甚至完美的思想理論,但也要對這個邏輯本身的前提假設保持一定的質疑精神!

這對於我們現代人特別重要:現代人經常會自認為人定勝天,人類的認知已經達到無懈可擊的程度。

然而,即使是對於最成熟的理論和科學體系而言,都是有前提條件的。這就要求真正的學者時時保持質疑的精神。

事實上,構成龐大的理論體系中的每一條理性認知的推進(邏輯),都有最基本的前提假設——無論多麼龐大的理論體系,都是在這樣的"假設確定或明確"+"由此可知"的推進下,完成的。

對邏輯的起點保持懷疑精神丨哲學百論(八九)

所以,質疑精神必然要成為理性認知的一部分,併成為反思的驅動力

這就是辯證精神,也是其必要性的根源:因為構成理性思想與理論體系的每一個零部件,都存在"假設的前提"——如果它們還具備邏輯屬性的話。

小結一下:

理性認知的遞進,是邏輯的內動力;理性的思想或言論,是由很多小的邏輯完成的;

邏輯都有一個"假設成立"的前提,所以有必要對這個前提保持質疑,這是辯證精神的必要性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