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德國共享經濟比較:汽車共享非常受歡迎

中國與德國共享經濟比較:汽車共享非常受歡迎


中國近幾年共享經濟發展可以說是盛極而衰,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短短几年時間直接見證了一個行業的爆

中國與德國共享經濟比較:汽車共享非常受歡迎

發到衰落,共享單車暫且不說,已經爆發了押金難退的問題,但是近日多地網友反映知名共享汽車品牌——TOGO途歌出現押金難退問題。

途歌算是共享汽車品牌中的新貴,一度被資本看好,曾獲得超過5億元的融資。

而且據途歌今年7月份的財報顯示,已經在北京實現了運營盈利,深圳和西安兩地也能達到收支平衡,每部車日訂單達5個,用戶月度訂單可達12次/人。想不到僅過半年,“不差錢”的TOGO也陷入了押金困境。對此,途歌的老總王利峰只是表示押金都是專款專用的,但對押金拖欠問題沒有做出解釋。只是當下的運作模式和運營策略並未與市場規律契合。畢竟純靠資本操控得來的市場擴張,終究只能一時繁榮,沒有用戶習慣的融入,缺乏穩定和向上的市場動力。


小編倒是覺得這跟基礎設施跟不上產業的發展有關,當初站在風口,一味的追求市場,引來了一窩蜂,其實這個產業開始應該由政府主導,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配合,並由政府來審批共享資格的公司,這樣才能做到長期的發展及避免出現的亂停亂放現象!

說說歐洲德國,據德國汽車週刊報道,近期德國境內發起了一次“出行新風向”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共享出行在德國居民中接受程度非常高。首先是年輕人和大城市居民認為租車可以替代購買私家車。然而,從實際的數據上來看,只有3%至5%的德國居民真的會在日常選擇租車出行。

德國“出行新風向”調研結果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德國居民(27%)可以接受未來不再擁有私家車,而是完全用共享汽車代替。這個數據在年輕人以及大城市的居民中更高,分別是50%和36%。餘下的73%居民認為擁有私家車還是有必要的,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共享汽車更有吸引力。比如去機場、搬家或者日常突發的一些需求。此次“出行新風向”調查由德國市場研究機構北光發起,調研重點是“共享汽車&共享經濟”。調研在2018年秋季開展,共有1000名18歲以上的德國公民受訪。

針對偏好站點租車還是移動租車的問題(集中自取站點或者是不集中停放車隊),有54%的受訪者表示傾向於選擇傳統的租車模式,34%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偏好,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喜歡不集中停放的車隊。在30歲以下的受訪者人群中,情況則有所不同,42%的30歲以下受訪者表示更喜歡站點租車,27%的受訪者表示喜歡自由車隊。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不同的汽車共享系統:無統一站點的自由車隊、站點租車、傳統的汽車出租、組合產品、點對點租車、共享出行服務以及順風車。每種租車形式都大概有3%至5%的德國居民使用過。他們的共享汽車服務體驗大多數比較正面。

除了汽車共享,整個共享的概念在德國接受度都比較高。有52%的居民表示能夠認同“分享和租賃替代購買和擁有”的理念。78%的受訪者表示基於平臺的共享理念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比較,我覺得德國有一點做得非常好的就是事先做調研,而不是一窩蜂的以佔有市場為目的,基於調查的基礎再做深入的市場規劃,這才是共享經濟持續發展之路!

中國與德國共享經濟比較:汽車共享非常受歡迎


圖片來源網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