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療機構的工作秩序變得不同以往。北京協和醫院在落實國家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努力為那些亟需救治的非新冠肺炎患者提供醫療幫助。在全科醫學科(普通內科)病房輪轉的年輕內科住院醫師們,用心記錄了這期間他們與患者之間最難忘的故事。“病人有需要,協和必回應。”“普通內科,並不普通。”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疫情帶給他們的是更快的成長,以及對協和精神更深刻的領悟。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患者的生命安危,永遠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事。

——趙琳

在疫情期間,全科醫學科(普通內科)門診來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提到她,科裡所有人都會唏噓。她是一個有20多年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史的老病人,當年疾病多次反覆,激素衝擊、靜脈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劑大量應用,甚至用了大劑量生物製劑,溶血性貧血仍無法控制,血紅蛋白多次掉到30g/L,經過全科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病情終於在近幾年得以穩定,她也過上了較為正常的生活。


然而,在2019年底她就注意到了種種不適,但因疫情影響所帶來的不便,她將隨診時間一拖再拖。到了2020年初,乏力、腹脹進行性加重,她才不得不來到門診,這時候發現,她的血小板已經下降到了10×109/L以下,不足正常下限的十分之一;同時伴有嚴重的貧血、腎功能損傷、大量腹水,血壓難以控制。系統性紅斑狼瘡再次復發,而且來勢洶洶!如果她再不開始治療,恐有生命危險。而這時疫情仍在持續,如何在收治病人的同時保證住院患者的安全?


為此,全科反覆討論,研究制定病房新入院患者流程方案,與醫務處院感辦溝通,在門診對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進行詳細評估,同時進行了新冠病毒篩查。入住病房時,病房護士與醫生再次行流行病學史核查,將平時的三人間用作單間,患者隔離14天,每日監測體溫,儘量減少患者外出檢查次數。


入院後經過全面檢查,患者本次病情突然加重的原因逐漸浮出水面——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活動繼發了血栓性微血管病。大量小血栓在患者的毛細血管內形成,引起血小板消耗,紅細胞破壞,並繼發腎功能損傷。


病房與時間賽跑,在最短時間內為患者進行了包括糖皮質激素衝擊、人免疫球蛋白輸注等在內的一系列積極治療措施;同時在血源極其緊張的形勢下,不斷聯繫血庫,為患者爭取到血小板輸注。經過兩週的治療與護理,患者的病情終於逐漸穩定,脫離了病危狀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他患者的需求同樣要給予重視。病人有需要,協和必回應。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永遠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事。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在任何時期,醫務人員都要以解除患者病痛為己任。

——陸培培

一位66歲反覆腦梗的患者,在疫情暴發後居家隔離期間,突然在3月初發作急性膽囊炎。出於對新冠肺炎的恐懼,他不敢去醫院就醫,而是選擇繼續居家隔離,直至發熱後才去附近社區醫院開抗生素對症治療。因膽囊炎發作,進食飲水相應減少,疼痛更是讓他忘記服用預防腦梗發作的阿司匹林,再次發作急性腦梗死。看到患者病情如此嚴重,家人這才將他送至協和急診治療。


急性腦梗死治療需要每天輸液,但患者因病活動不便,每天往返急診治療有困難,同時也擔心長期在急診治療會增加新冠肺炎感染風險,多次懇求急診醫生聯繫病房收入院治療。科室瞭解到該患者的病情及困難後,立即聯繫醫院相關部門協調病房如何收治病人,並制定了疫情期間收治病人流程,經過多部門共同協商後,最終該患者順利入院。


患者及家屬得知可以住院治療這一消息後,激動得就像黑暗中看到一絲光亮、暗夜航行中看到一座燈塔,明顯增強了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入院後患者病情迅速好轉,治療3天后便能自主下床活動。看到恢復如此迅速,患者及家屬都非常感謝科室給予的幫助和關懷,作為管床醫生的我更是感到無比自豪與開心。


在此次疫情期間,我目睹了該患者入院及診治全過程,看到協和人為解除病人痛苦所做的不懈努力,更是深刻理解了作為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提醒自己在任何時期,醫務人員都要以解除病人病痛為己任,真正做到用心守護患者健康!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負責到底,是我們作為醫者能夠給患者最好的交代。

——於曉晨

我主管的是一位和善、不願麻煩別人的60歲阿姨,在春節假期前夕因為發熱、水腫收入病房,全身影像學檢查提示多發淋巴結腫大,因此一入院我們就鎖定了主要的診斷方向——淋巴瘤,計劃7天春節假期後做淋巴結活檢明確診斷。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活檢變得遙遙無期。就在這段時間,阿姨出現嚴重的心衰、反覆發作的快速型心房顫動,以及耐藥菌肺部感染,她住院時尚能緩慢行走,現在已經虛弱到臥床不起。但阿姨一直樂觀堅強,對我們十分信任和理解,積極配合治療,每次看到我們都會微笑著說“辛苦了”“麻煩了”“謝謝你們”。


在反覆的床旁溝通後,我們卻逐漸發現,阿姨的微笑面具下掩藏著面對疾病的消極悲觀。阿姨的老伴一直在醫院24小時陪護照料,孩子因特殊原因未在身邊,而目前家庭經濟狀況十分拮据。說著說著,阿姨不禁哽咽起來。面對這樣的情形,我與上級醫生黃程錦都感到心疼萬分、焦急萬分,希望儘快幫阿姨想到辦法。


經過反覆與皮膚科、基本外科、醫務處溝通,病房創造條件為阿姨施行了創傷較小的床旁皮膚、肌肉活檢,病理結果考慮血管炎。按照血管炎激素治療後,阿姨的病情逐漸穩定,發熱好轉,淋巴結也明顯縮小。但我們仍然堅信自己最初的判斷,希望有機會完成淋巴結活檢,給阿姨最好的治療。


然而經過前一段時間的激素治療,此時阿姨的淋巴結已幾乎不可觸及,活檢面臨失敗的風險,阿姨心中開始猶疑。是選擇規避風險,還是追求確認病情?在反覆的解釋和溝通後,阿姨再次選擇了相信病房最初的判斷,勇敢地躺上了手術檯,而技藝高超的乳腺外科醫生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取得了兩粒寶貴的淋巴結。兩週後,病理結果回報為罕見的血管免疫母T細胞淋巴瘤。就這樣,阿姨在入院60天時終於明確了診斷,轉入血液內科繼續後續治療。


轉科之時,阿姨對我們付出的努力一再表示感謝,其實我們何嘗不該感謝她的信任和勇敢呢?對她而言,患上淋巴瘤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患者的信任和醫生的堅持,最終共同促成了診斷的明確,以及治療的推進。疫情期間,排除萬難,對患者負責到底,是我們作為醫者能夠給患者最好的交代。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隔離了病毒,但是我們和病人之間的愛從未隔離。

——王季諾

一名70歲老爺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春節前2天因梗阻性黃疸、壺腹部佔位收入院。患者腹腔內的巨大佔位壓迫小腸,使得即使進食稀飯對他而言都成了奢望。進食困難使得患者在住院前短短1個月的時間內體重下降了20斤,伴隨而來的是體力和精神的雙重衰弱。


入院後經過對患者病史和輔助檢查的仔細分析,考慮患者壺腹部惡性腫瘤可能性大。此時已臨近春節假期,同時新冠病情也有愈演愈烈之勢。病房快速反應,積極聯繫臨床營養科、放射科、基本外科會診,在短短2天時間完成了PICC置入、PTCD引流管及空腸營養管置入等操作及腹部影像學評估。經過一系列積極處理,患者腹部症狀明顯緩解,營養情況明顯好轉,體力一天天恢復。


由於疫情期間取消住院患者常規探視,醫護人員對老爺爺採取了多種關心支持方式,鼓勵他和家裡人視頻通話,多在病房活動,每日多去床邊和他聊天,漸漸地他的精神狀態明顯好轉,對於疾病的焦慮也逐漸減輕。


經過兩個月的漫長支持,隨著疫情的好轉,在包括基本外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手術室和醫務處的共同協調下,在玉蘭花盛放的初春,患者終於接受了手術治療,目前已開始術後恢復。在手術前患者也如願見到了家屬,漫長分離的思念和對大手術的恐懼在親人的團聚中得到了撫慰。疫情使得讓他和家人短暫隔離,但是我們和病人之間的愛從未隔離。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心懷仁民愛物的思想,仁術仁心,善始善終。

——李宜瑤

春節假期前兩週,我收了自己在全科醫學科(普通內科)的第一例發熱原因待查的病人。半年來患者下肢的水腫情況逐漸加重,並出現了難以解釋的發熱以及外周血異常增多的淋巴細胞。門診醫生看到她血常規的檢驗結果時急切地安排了住院事宜,入院後我們一致認為診斷首先需考慮血液系統疾病,很有可能不是良性的疾病。


與此同時,為了明確診斷的系列檢查也在緊張進行,入院後我們第一時間完成了骨髓穿刺,在疫情前積極聯繫皮膚科活檢,來除外或證實我們對原發病的判斷。疫情期間,我們與時間拔河,積極與皮膚病理、血液內科實驗室的老師溝通。


而患者自己,她自接到門診電話的那一刻起,心就懸了起來,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住院期間還曾因為飲食入量過少發生了急性腎功能損傷。每次張冰清主治醫師查房時,總能與她聊很久,我們常在床旁與她溝通我們的診斷考慮,但更多的還是安撫患者緊張不安的情緒,關注她床頭櫃上的食物,叮囑上廁所一定有人攙扶防跌倒。在科室全體醫護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情緒、進食等方面逐漸好轉。


我深刻體會到,良好的醫患溝通,可以增加患者對醫療技術侷限性和高風險性的瞭解,疏導患者的社會心理問題,爭取患者的信任和合作,是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的條件。皮膚科醫生對患者胸背四肢皮膚仔細檢查,促使我們選擇了後背正中的一顆血管痣做了活檢,並最終證實了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轉入血液內科進一步治療。目前經過一程治療,患者下肢水腫的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好轉,體溫也恢復了正常。


心懷仁民愛物的思想,仁術仁心,善始善終。我們雖然無法超越未知,卻深知人類的渺小而對生命充滿敬畏。普通內科,並不普通。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致謝:感謝全科醫學科(普通內科)全體醫護團隊,感謝血液內科、腎內科、皮膚科、基本外科、乳腺外科、臨床營養科、輸血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

患者至上 | 疫情之下的“普通”醫患故事

文字/全科醫學科(普通內科)提供

圖片/李梅 王鵬飛

監製/張抒揚 主編/陳明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