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十大精銳部隊之北府兵

公元377年,前秦在其君主苻堅的治理下日漸強盛,並且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然後苻堅的目標開始轉向了偏安的東晉,晉軍在與前秦的交戰中一直處於下風。

面對苻堅吞併南方的野心,東晉朝廷上下倍感壓力。彼時執掌朝政的謝安不顧他人非議,極力推舉自己的侄子謝玄在廣陵挑兵選將,組建軍隊,以鎮御北方、對峙前秦,是為北府兵。

我國曆史十大精銳部隊之北府兵

北府兵雖然迫於戰事匆忙建立,且無精良裝備,亦未正規訓練,但其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將領治軍有方、能征善戰,士兵驍勇非凡、兇悍無比。

這是因為北府兵的人員組成主要是北方逃難而來的流民,當時中原漢人十之八九命喪五胡之手,活下來的人居無定所,隨時都要面對北方蠻夷的屠殺。

從北方到兩淮再到江南的漫漫遷徙路上,他們自發的組成一些軍事團體,在流民帥的率領下與北方異族時時作戰,被迫練成了強悍的戰鬥力。劉牢之、何謙、孫無終等名將皆出於此。

我國曆史十大精銳部隊之北府兵

謝玄受命到達廣陵後,經過對這些一盤散沙的、半武裝的流民組織收編和整合,使其戰鬥力更為強勁。這些人都是漢人剩下的最後的精華戰士,他們是江南最後的希望,是民族最後的希望。

面對北方的蠻夷,他們都有著血海深仇,每個人都恨不能把敵人生吞活剝,每個人都把光復河山作為己任。再有著名戰略家謝安,著名將領謝玄、劉牢之、劉裕、檀道濟等人的加成,使北府兵的戰鬥力更為恐怖。

我國曆史十大精銳部隊之北府兵

組建之初,北府兵對前秦便五戰全勝,從此聲威大震。至淝水一戰更是創下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軍事神話,以8萬北府兵破80萬秦軍,功勳彪炳史冊。

使得偏安南方的漢人政權得以穩固,漢人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保住了中華文化的核心並使之從五胡亂華後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

淝水之戰以後,北府兵在將領劉裕的帶領下戰鬥力達到了最大化。劉裕率領北府兵北伐從京口出發,自徐州北下進入山東滅了南燕慕容氏,順黃河而上破了拓拔一族,然後西攻潼關,進駐長安。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長安、洛陽兩都,使黃河以南盡入南朝版圖,江淮流域得到保障。

我國曆史十大精銳部隊之北府兵

北府兵的軍事實力使它成為各政治集團爭奪的對象,北府將領也成為左右朝局的重要力量,可以說誰得到了這支隊伍,誰就掌握了南朝的局勢,它將直接引起王朝的覆滅與再造。

可謂得北府者得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