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課筆記|金岩石:舊經濟“屍橫遍野”,新經濟“遍地黃金”

雲課筆記|金岩石:舊經濟“屍橫遍野”,新經濟“遍地黃金”

“新冠疫情本就是階段性的,終會結束,產業創新的時代即將拉開帷幕。”

隨著新生態的到來,企業如何洞察未來發展的底層邏輯?如何深刻理解這一片改變商業的“雲”?如何鍛造與之匹配的企業戰略?這些挑戰,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並做出實踐。

近期,易居沃頓特邀獨立經濟學家金岩石博士,在線解析疫情後的產業升級機會。課程期間,金岩石博士幽默風趣,金句頻出,博得滿堂喝彩。

雲課筆記|金岩石:舊經濟“屍橫遍野”,新經濟“遍地黃金”

金岩石 博士 獨立經濟學家

新冠疫情拐點已經出現了,人們開始面對現實,我們的機會在哪裡?


01 提升經濟免疫力

如果簡單分析第一季度的經濟,尤其是餐飲、旅遊、文化、娛樂等現代服務業,會看到2/3的業務蒙受毀滅性打擊,1/3的中小企業或將一蹶不振。如果僅僅將這次疫情作為一次性事件,我們就沒有得到教訓。

四五十年前的中國醫療生態還是以江湖郎中和“赤腳醫生”為主體的,醫院的前身主要是戰地醫院。在這個階段,既沒有公共衛生,也沒有健康免疫。而得益於光學顯微鏡我們才看到了新冠的樣子,而顯微鏡也就百年年曆史。

直到威廉·哈維解開血液之謎,我們才真正走進現代醫療體系,逐步建立起公共衛生體系,才認識到病毒的生態遠比人類更古老。而我們今天能夠識別的病毒,僅僅是全球範圍內已知病毒的千分之一,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病毒。

因此,

真正帶我們走出疫情的唯一道路,就是提升免疫力,這不僅意味著提升生理的免疫力,更意味著要提高經濟的免疫力。

所謂經濟免疫力,就是我們要先能活著。對於企業,活下來就是要有充足的的現金流。現在很多企業現金流三個月就斷了,都活不下來,何談免疫?

隨著新冠疫情階段性的結束,我們將會面對產業創新的新時代。

那麼新冠疫情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呢?大規模生產,集群式娛樂和人際關係的交往方式都會加速升級,促使我們接受一種新的生態,就是人與人手拉手不見面。

如果說非典成就了電商,那麼新冠疫情或將成就“雲商”,雲商背後是新的資源體系,也可以稱其為“數字經濟”——以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新經濟體。

這樣的新的生態會創造出新的機會,同時會消滅一些產業。所以從某種意義而言,舊經濟“屍橫遍野”,新經濟“遍地黃金”。

在過去,爺爺的爺爺輩是以農業為生,財富的創造有限,可供開發利用的絕大部分都是地表資源。工業化加殖民地,在全球範圍內去開發地下資源,我們的爺爺輩是依賴於地下資源生存的。從農業化步入工業化,然後經歷城鎮化,各個時期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佔比不同,也意味著發展階段的不同。

美國作為全球最成熟的經濟體,第一產業僅佔GDP的0.9%,第二產業佔19%,80%都是第三產業,包括信息產業、消費產業、大健康產業、交通運輸產業。中國目前GDP中的40%來自現代服務業,這是城市化進程給我們帶來的財富機會。

每一次災難都會促使經濟向新經濟轉型、升級、提速。因此新冠疫情的經濟後果就是兩個關鍵詞,淘汰,升級。淘汰舊經濟,轉型升級開創新經濟。

在這樣一個思想創造財富的時代,從互聯網到大數據到智能化再到區塊鏈,將我們帶進一個全新的完整的資源體系。

如果說,爺爺的爺爺的時代,大家依賴地表資源;爺爺的時代,大家依賴的是地下資源;而今天這個屬於我們的時代,則依賴的是雲端資源。

新經濟的基礎資源是從地表、地下升級到雲端資源的開發利用。互聯網到區塊鏈是新經濟的底層技術服務體系。雲商就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資源體系中,人與人手拉手不見面,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態。


02 倡導波段價值投資

隨著新生態的誕生,我們會看到一個是產業創新,就是證券化市場上的一級市場;另一個是二級市場,就是證券化產業鏈上的新金融。

通過超額貨幣驅動房地產驅動城市化的階段結束了,但是現在我們仍然離不開貨幣,我們用超額貨幣驅動產業創新走進一個新時代,我稱之為“證券化的時代”。證券化的一級市場驅動產業創新,這裡邊有很多機會。

然而很多沒有那麼多錢和時間的人會選擇走進二級市場。 二級市場相比一級市場具有更高的流動性。這時就要明確“價值投資”的概念,理解價值投資就要清楚用28定律。

80%的人,通過地表資源、地下資源創造的財富和財富機會只有20%,這就是80%的人分享20%的財富機會。

而20%的人,通過雲端資源,創造社會財富的80%,參與這個資源體系中的的財富分配與再分配。

這個定律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貧富分化,是我們不得不面對也不得不接受的趨勢。20%的人參與的財富會越來越多,會達到80%甚至更高,這就是趨勢。那麼順應這個趨勢,才有了面向未來的“價值投資”。

接受這個趨勢的時候,就會發現企業也在變化。中小企業做生意追求利潤,大企業做生態創造價值,而創造價值在哪裡呢?一級市場體現為產業創新,將思想財富轉變為現實財富;二級市場體現為把錢投資給自己,做學習型投資者,做波段價值投資。

今天中國的M2是2000年的14.5倍,這意味著如果投資者無法將2000年的一萬元人民幣增值14.5倍,那麼財富不僅在沉睡,更在縮水。

那麼如何能夠在新的生態圈裡追求財富,創造價值,不讓財富縮水?就是要把錢投給自己,追求可變現的自由現金流,提前實現財務自由。

我們倡導現金流導向的價值投資,追求成長性溢價(趨勢價值)和波動性溢價(波段價值)兩種投資回報的機會即波段價值投資,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能夠捕捉市場中的投資機會,追求可隨機變現的自由現金流。


03 看好兩大主題價值

成熟市場是“牛長熊短”長期成長,適合做長期價值投資。但是當你走進新興市場,它的特點是“牛短熊長”長期震盪,更應該做波段價值投資。

新冠疫情,驅動著中產階層選擇的同時,無疑驅動了社會轉型和產業創新。如果具體到股票市場,在被戲稱“國家發票票,百姓吹泡泡”的當下,老中產和新中產在資產配置上存在較大差異。

在中國,老中產的家庭財富主流是房地產,而新中產的家庭財富主流是證券化資產,新中產目前僅佔1.6億股票投資人的5-6%,股票賬戶資產100-300萬的約4%,300-1000萬的約1.5%。

如果簡單對比中國和美國會發現,中國家庭財富總量76%是房地產,美國家庭財富總量70%以上是證券化資產,當家庭財富70%以上是證券化資產的時候,就驅動了美國2011年的股市大牛市。

中國今天正處在這樣一個轉折點,也就是房地產財富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大拐點是2022年人口增長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家庭財富的證券化,家庭財富的證券化率將不斷提升。

未來新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中,房產佔比會從現在的平均76%逐漸下降到50%-40%,而金融資產佔比會從現在的10-12%逐漸提升到40%甚至更高。

未來我們可能要和病毒長期共生於同一個空間,那麼我們應該想如何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從疫情的恐慌中走出來,轉變、放平心態,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工作入生活,讓財富融入快樂。不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被動式的生活中,嘗試改變這種生活方式。

在這樣的概念下,投資就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長期投資的能力,可以投資於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如果沒有長期投資的能力和偏好,就轉向二級市場,逐漸提升中產家庭的證券化率,走出老中產的生態。

而當下什麼最值得關注?首先看大科技板塊。特斯拉在近日美股暴跌前,股價曾衝擊至900美元是符合市場預期的。特斯拉超級工廠被列入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同時根據協議,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將達到70%以上,短時間內進入量產的消息增強了市場對特斯拉的信心。

因此,近兩年有兩大主題價值值得關注,其一是以特斯拉供應鏈為主導的全球儲能產業,其二是以抗病毒醫療醫藥為主導的新健康產業。

每個人要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追求財富,分享快樂。平臺創造用戶,用戶創造價值,思想創造財富,快樂源於分享。不要去猜測政府要做什麼,而是應該去創造能夠給我們帶來財富和快樂的新生活。


Q&A

Q:如何評估未來市場?哪些行業會有新的爆發?

A:2018年底我曾預言過牛市,中國的二級市場不僅是“牛短熊長”,而且還有“牛二熊五”的特點,牛市一來兩三年,熊市一來就是四五年,所以2020、2021年大概率是牛市。

滬指三千魔咒的背後是舊實體經濟,創業板疊創新高的背後新實體經濟。是所以我認為,今年創業板將挑戰3000點,所以還是聚焦“大科技”,跟上中國的“科技牛”,因為只有高科技,才能夠讓經濟提升免疫力。

去年關注的是大消費、大科技、大健康、新金融四大牛群。但是消費這一次被重創,將重點不再關注大消費。

我們現在聚焦的是大科技、大健康、新金融。大科技中,聚焦特斯拉供應鏈;大健康中,聚焦抗病毒產業鏈;新金融中,聚焦區塊鏈科技金融。


Q:疫情之後,企業主該如何把握產業升級的機會?

A:給大家最好的建議就是兩個字,放下。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如果你的利潤大部分依然來自於榨取員工的剩餘價值,現在就應該把生意關掉。很多企業企業沒有融入新經濟,沒有平臺、沒有數據,仍然按照傳統方式去經營,而將來則是“雲商”的新生態,很多時候人與人手拉手不見面。

所以看清方向,學會放下。

如果企業真的有創新能力,那是沒有問題的。疫情正式推動著新舊經濟交替,如果真正搭上了新經濟的快車,數錢都忙不過來。新經濟的特點就是輕資產、高成長,平臺快速擴張,如果你仍然是重資產,靠勞動力賺錢,那還是儘快結束吧。


Q:5G概念的熱度是否還會維持?

A:5G才剛剛開始。

我們的財富一半是1995年之後才創造的,那時很多人還沒有接受互聯網。移動互聯是2012、2013年才開始的,把我們帶進了智能化的時代,走進現在的新捷徑。

從這個意義上講,財富就在我們身邊,而我們之所以視而不見,就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未來。

新經濟從廣義而言是數字經濟、從狹義講是互聯網經濟。我們未來的生活和我們留給後代的選擇,就是三樣東西——手上一隻“機”(智能手機),頭頂一片“雲”(雲端資源),中間一條“鏈”(區塊鏈),這就是新經濟最簡單的圖像。


分享 | 金岩石 編輯 | 唐高文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