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大家好,我是刘桦。

如何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这是我们每个做父母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批评?指错?讲道理?,好像这些都带不来理想的效果。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老子的《道德经》主张:“行不言之教”。也就是不言而教。

为什么呢?

教育家布贝尔对此做出了解释:“孩子不愿听任自己被别人教育,更确切的说,他们不喜欢别人想要教育他们的意图。”

所以,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父母或老师要做到“无痕”,使孩子愿意接受。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什么样的教育是不言而教

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陶行知先生的一个故事:

在陶行知先生担任育才小学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女生在数学考试中少写了一个小数点,被扣了分。试卷发下去后,她偷偷的添上了那个漏掉的小数点,接着去找陶先生要分。

陶先生虽然从墨迹上看出了问题,但没说什么,他满足了她的愿望。不过,他给那个小数点重重地画了一个圈,那个女生明白老师的意思,惭愧不已。

女生本来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找老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却没有给她难堪,这使她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陶先生用行动暗示批评和鼓励,保护了学生可贵的自尊心。

那位女生长大后仍对这件事难以忘怀,她说:“那件事情之后,我才真正下决心用功学习,才下决心做一个诚实的人。”

这就是不言的教诲,一句话都不说,一个小小的行动,却带来了教育的效果。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不言而教,是教育中的大智慧

“不言而教”让孩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不知不觉的受到影响,得到教益。孩子在这种教育中,不但不会感觉压抑和抵触,反而能充满信心的自觉去体验和感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

。”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刘冰,从小家境贫寒,住在某个县城,家里的物质条件很差。他的父母都是工厂里的工人。但是,刘冰的父亲每天在劳累疲倦之余,晚上坚持在灯下看书学习。

从小学的算术,到初中的代数、几何,他边学边做习题。父亲的行为自然而然的影响了刘冰,他也学父亲的样子捧书阅读。

在父亲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爱看书、爱学习的好习惯。最后,刘冰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比大声训斥、讲大道理、讽刺挖苦等方式高明的多了。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

教育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育人”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

一个孩子世界观、人生观的逐渐形成,是需要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可以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往往十分深远。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如何实现不言而教

1、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老师,应该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影响孩子,而不是靠空洞的说教。

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绝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任何不允许孩子做的,父母首先自己要不做。

任何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自己得先做到。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2、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所犯过的错误

与其跟孩子讲一些,他没有经历过,没办法体会的大道理,不如跟他分享你自己的故事。并且和他一起分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醒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重蹈覆辙。

故事比道理好听多了。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3、多向孩子请教

“教就是最好的学”。父母要多向孩子请教,让孩子做你的小老师,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能让孩子有成就感。

但,这里要注意的,父母请教的态度一定要认真,不能让孩子觉得你是在“演戏”。

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你一定要认真听,时不时的说几句“噢”、“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思考”、“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给到孩子满满的成就感。

你也可以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他第二天去学校我问老师。这样,慢慢地,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入。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作者:刘桦,一位积极向上、有点儿叛逆、努力修行的80后单亲妈妈。同时,也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少儿咨询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专注做以爱为底色的家庭教育、父母课堂;分享养育干货、做睿智妈妈、过幸福人生!

如果你有困惑,欢迎随时私信我,交流有助于解惑!

教育最好的状态:“不言而教”,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