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扇面的書寫形式與創作手法

我們上古時代沒有電器,文人們人手一把扇,所以扇作為一種文化流傳下來,其內涵也多種多種樣,深為各階層人們喜歡。而更多的書家也把寫好扇面作為一種愛好得以發揚光大 。

扇面書法有摺扇、團扇兩種。團扇扇面一般為圓形,書寫時應隨開佈局。摺扇扇面上寬下窄成幅射狀,書寫時一般為一行字數多,一行字數少,以求參差疏密。這裡主要介紹一下摺扇扇面創作形式。

再談扇面的書寫形式與創作手法


由於扇面上寬下窄的形狀,使得折紋與拆紋之間也是上寬下窄。這種獨特的樣式,就要求我們在創作時,做出恰當地安排。 摺扇扇面常見的形式有三種。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這種格式以每行寫兩字為宜,從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寫在正文的左側。款宜長些,款字寫一行至數行不等,印章宜小於正文。

再談扇面的書寫形式與創作手法


(2)寫少數字,利用扇面的寬度由右向左,橫排書寫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寫數行小字,與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書寫,下端隔行書寫,形成長短錯落的格局。 這樣則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擁擠的情形,達到通篇的和諧。這種格式,先寫長行,以五字左右為宜,短行以一、二字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寫在正文後面,一行或數行均可。即章宜小於落款的字。並奉上一首適合此書法紙的詩。

再談扇面的書寫形式與創作手法


(4)根據字數確定書寫格式,摺扇形的緊湊或鬆散是可以根據內容來選擇的。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也:行書書寫在摺扇上,偏偏又須騎行書寫,困難很大。

再談扇面的書寫形式與創作手法


(5)凸痕與凹痕對軟軟的毛筆反應也不一樣,不經實踐很難體會其中的滋味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語而百物生:圓形紙書以對聯狀崆,醒目大方。 隸書的橫勢,對團扇左右之空檔起到彌補的作用董小宛其小楷工整清秀,毫端盡得古書家精髓;細品詩境,感懷傷秋,可感受到在封建禮教重重束縛下一個弱冠女子追求自由的心聲。

再談扇面的書寫形式與創作手法


下篇蒐集些有關適合用來寫扇面的詩詞,名句。以供書友們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