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三十章戰爭是保衛自己的盾牌,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章戰爭是保衛自己的盾牌,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

【感悟】


這一章,老子告誡統治者,不要輕易發動戰爭,無論最終勝敗,戰爭必定會使百姓受苦,戰爭之後,必有災年荒年,一定會有災難性後果。


當然如果是為了保家護國,不得不參與戰爭,那就要掌握“度”,達到目的後就適可而止,不逞強自傲,不窮追痛打,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過度,過度就會走向反面。


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假如你曾經受到別人欺侮,你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終於有朝一日出人頭地,你會怎麼做呢?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還是時過境遷,一笑而過?


有人會記在心頭,從此形同陌路,惹不起,躲得起;有人會釋然,讓時間消磨一切;也有少數人會上升到“感謝敵人”的境界:正因為有了他的“激勵”,才努力奮鬥,獲取現在的成就,當然,還有極少數人,會想方設法去報“一箭之仇”。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章戰爭是保衛自己的盾牌,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


有些事情,不是我們強求就能得到的,即使通過努力千方百計得到了,那也要懂得適可而止、珍惜感恩,而不要想著得寸進尺,一件事物如果過於強大,就會違背自然規律,違背了“道”,反而加速走向衰落、消亡。


一件事情如此,一個人一個國家,都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章戰爭是保衛自己的盾牌,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


美國“一家獨大”了二三十年,在這場疫情裡,他們的表現卻讓全球“震驚”,據實時數據,全球感染人數113萬,美國高居榜首確診超過30萬例,死亡6萬多例,僅僅一個紐約州,已經確診11萬多例;反觀中國,15億人口,一共才確診8萬多例,死亡3000多例,不過兩個月時間,通過各方努力,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現今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是新冠肆虐下最有安全感的國家。


同樣是一個國家,當權者、執政者對廣大普通百姓生命的重視和珍惜,對比一目瞭然。


總結: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勿強”,老子要給我們闡述的,不要輕易發動戰爭,即使不得已加入戰爭,達到目的後也不要逞強、不要窮追猛打。


做人也一樣,對於曾經不善待自己的人,即使有朝一日,有機會“報仇雪恨”,也要記得“得饒人處且饒人”,給別人留後路,也是給自己留後路。


做人就是在修行,在修行的路上,要保證自己不落後捱打是必需的;自己強大了,不欺侮別人,那也是必要的。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章戰爭是保衛自己的盾牌,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按照“道”的原則輔佐君王的人,不依靠兵力來稱霸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不僅不會帶來好處,反而會很快遭到報應。軍隊到過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過後,必定會有荒年。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救濟危難的目的就算了,不會以兵力強大來耀武揚威。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自尊自大;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誇耀;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因此而驕傲;即使達到了目的,也認為是不得已而為之;即使達到了目的,也不逞強。事物壯大了,就會走向衰亡,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會很快走向敗亡。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章戰爭是保衛自己的盾牌,不是攻擊別人的武器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品讀道德經,一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