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大榮《四書韻對》完整版(上、下卷)

《四書韻對》[清·張大榮]張大榮,字錦堂,清咸豐年間廩生,大定(今大方)六龍人,著《困學稿》一卷,並輯《四書韻對》。

清·張大榮《四書韻對》完整版(上、下卷)

上卷

一東

恆對豫,擴對充,綽綽對空空。離婁對泰伯,孔子對周公。仁無敵,敏有功,化雨對流風。君子修己敬,仁者與人忠。為君為臣為父子,

自南自北自西東。無所用心終身由之而不察,能竭其力一旦豁然而貫通。

凰對鳳,虎對龍,創業對成功。伯夷對孫叔,閔損對逢蒙。王勿異,卿不同,治賦對即戎。小人無忌憚,君子而時中。正己不求則無怨,

教人以善謂之忠。古聖未能乃所願學孔子,吾衷久甚不復夢見周公。

二 冬

琴對瑟,鼓對鍾,千駟對萬鍾。雞豚對狗彘,虎豹對蛟龍。庭舞佾,堂歌雍,西伯對南容。請勿弗敢見,以是為不恭。欲與之言趨而闢,

不失其親亦可宗。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我之大賢於人何所不容?

爭對讓,侮對恭,后稷對神農。皋陶對傅說,孟子對高宗。臨大節,擇中庸,鳴鼓對釁鐘。臧文仲居蔡,夏后氏以松。強恕而行仁莫近,

無徵不信民弗從。天大無窮長系星辰兼日月,水深不測廣生魚鱉與蛟龍。

三 江

沂對汝,漢對江,率土對他邦。為都對定國,浚井對成槓。不千里,之一邦,悻悻對悾悾。遂收其田裡,以御於家邦。莫不有文武之道,

何必去父母之邦。距詖行放淫辭以承夫聖,訣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

山對水,海對江,新國對舊邦。旅酬對師命,闢地對居邦。徵言正,洪水洚,假館對徒槓。樊遲請學稼,顏淵問為邦。高因陵而下因澤,

暴以陽而濯以江。丹之治水也為壑遂行於鄰國,赤子適齊也問人再拜於他邦。

四 支

師對益,履對隨,長息對孺悲。農商對射御,梓匠對巫醫。居移氣,寢不屍,後覺對先知。遇丈人以杖,為長者折枝。是由惡醉而強酒,

闢如登高而自卑。若夫潤哇之在君與子,必有後啟者捨我其誰。

慳對踐,衍對儀,冉有對樊遲。思忠對主敬,立禮對興詩。兼所愛,止於慈,遠邇對高卑。生則惡可已,退則肖其私。樂其有麋鹿魚鱉,

禱爾於上下神祗。道本諸身君子未有不如此,犯而不校吾友嘗從事於斯。

五 微

安對定,是對非,衣錦對乘肥。從心對尚志,相若對庶幾。為其母,愛厥妃,歲富對年飢。子張問十世,管氐有三歸。會子養志元養口,

庶子以補士以旗。大學修身正其身而誠其意,君子慎獨見乎隱而顯乎微。

授對繪,溺對飢,若此對幾希。互鄉對闕黨,州里對邦畿。浮於海,浴於沂,朝服對錦衣。有人此有土,不重則不威。坐於塗炭望然去,

風乎舞雩詠而歸。人皆悅之虎豹馳而犀象遠,聖之至也麒麟走而鳳凰飛。

六 魚

弓對矢,馬對車,桀溺對長沮。公孫對子叔,荷蕢對接輿。補不足,棄其餘,安才對廣居。司敗揖巫馬,陳亢問伯魚。富而好禮貧而樂,

為之者疾用之舒。或紾其兄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乃無為佞丘何為是棲棲者與。

盈對約,實對虛,儲子對宰予。上官對平陸,司馬對央魚。不處也,盍去諸,入室對居廬。而皆去其藉,則不如無書。苟不圖聰明睿知,

子何尊梓匠輪輿。王順長息則事我者也,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七 虞

鍾對釜,庾對觚,隱几對乘桴。奕秋對叔夏,宰我對夷吾。得一善,反三隅,陽虎對錦駒。必自小人矣,況無君子乎。相率而為偽者也,

亦可以弗畔矣夫。願為聖人氓陳相與弟,無道桓文事仲尼之徒。

燕對趙,越對吳,子夏對充虞。芻蕘對菽粟,樲棘對蒲盧。獻子友,仲尼徒,千里對半途。夫我則不暇,於予與何誅。大孝終身慕父母,

一家和翕樂妻孥。無為而成知北之生物不測,凶歲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

八 齊

鳶對雁,象對犀,士女對旄倪。岑樓對巨室,藻梲對榱題。潤對露,望對霓,沽酒對乞醯。紫之對朱也,素以對絢兮。人跡熟不欲富貴,

水性無分於東西。今亡已夫乘有借人之馬,斯速已矣日攘其鄰之雞。

螬對蚓,犬對雞,熊掌對獸蹄。周霄對原址,徐闢對貉稽。累其子,樂爾妻,去魯對之齊。未足與議也,終不可諠兮。平地欲為方覆簣,

大車不可使無輗。民亦類也如泰山之於邱垤,王往徵之若大旱之望雲霓。

九 佳

嘗對禘,祭對齊,虎豹對狼豺。公孫對仲叔,季路對高柴。亂則退,卷而懷,當路對及階。校人烹以食,仲子出而哇。集義所生非襲取,

修生為本壹是皆。后稷教民五穀同稱為稼穡,禹王治水九河先導以江淮。

蠅對蚋,虎對豺,閉戶對升階。為臺對掘井,瀹濟對江淮。童子見,少者懷,追遠對慎齊。野戰惟季路,愚也是高柴。大學無欺先自謙,

古人同樂與民偕。好謀而成子行三軍則誰與,嘗聞其略公侯百里地方皆。

十 灰

迎對送,往對來,閔損對顏回。央魚對王豹,公冶對澹臺。無禮善,好貨財,時雨對迅雷。雖存乎人者,何有於我哉。敏而好學孔文子,

吾斯未信漆雕開。正己無求下不尤兮上不怨,因材而篤傾者覆之栽者培。

卿對士,皿對杯,成德對達材。修身對克己,好貨對生財。率土地,闢草萊,王豹對桓魋。行險以徼倖,臨喪而不哀。是皆穿窬之類也,

則與禽獸奚擇哉。交不憚煩陶冶以械器易粟,經始勿亟文王以民力為臺。

十一 真

冠對帶,袂對紳,景醜對陳辛。在齊對去魯,適魏對之秦。輕千里,舉百鈞,叔夏對景春。革車三百輛,童子六七人。興詩立禮成於樂,

志道據德依於仁。孟子至齊臣聞郊關之內,伯夷闢紂身居北海之濱。

終對始,屈對信,徙義對當仁。操心對忍性,擇裡對交鄰。二三子,千萬人,舊習對日新。因徐闢求見,使子路問津。輔世長民莫如德,

令聞廣譽於施身。未可與權子莫執中猶執一,篤信好學君子憂道不憂貧。

十二 文

戈對戚,斧對斤,侃侃對誾誾。去兵對棄甲,誄曰對詩云。終身飽,四體勤,萬乘對三軍。未有學養子,雖曰不要君。敏則有功公則說,

淡而不厭簡而文。當仁不讓師仁心仁聞仁天下,無友不如己友直友諒友多聞。

行對坐,見對聞,玉毀對廄焚。殷人對夏後,天吏對賢君。耰對輟,杖對芸,四國對三分,及其知之一,是以謂之文。昏莫叩人門戶,富

貴於我如浮雲。性與人殊犬馬惡得同其類,天下有道鳥獸不可與同群。

十三 元

麟對鳳,鱉對黿,孝子對赤孫。其諸對必也,女畫對吾惛。草木暢,禽獸繁,詳說對早言。勿以賤害貴,將使卑逾尊。亡親戚君臣上下,

無諸侯幣帛饔飧。七十去秦知虞公之不可諫,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

攘對竊,勝對奔,省察對操存。公侯對百子,長幼對卑尊。不擇被,故推恩,烏獲對孟賁。衛靈公問陳,段幹木逾垣。持其志勿暴其氣,

敏於事而慎於言。周道如砥惟君子能由是路,此篇獨賴而初學入德之門。

十四 寒

鸇對獺,鯀對驩,身潤對體胖。秋陽對夏日,望雨對觀瀾。息邪說,攻異端,水溢對旱乾。此謂知之至,其餘不足觀。任人必先苦心志,

視己如見其肺肝。交以道接以禮何為不受,食夫稻衣夫錦敢問所安。

隨對損,赤對丹,去殺對勝殘。比干對師曠,費惠對齊桓。三年學,十日寒,酒肉對衣冠。吾日有三省,我叩其兩端。有勞當為弟子服,

何修可比先王觀。將廢將行命之所存何關愬,寡尤寡悔祿在其中不必幹。

十五 刪

孤對獨,寡對鰥,矢直對弓彎。折枝對荷蓧,為市對抱關。使畢戰,友顏般,立儒對廉頑。曾皙嗜羊棗,孟子美半山。床琴不意舜宮在,

爵祿嘗聞周室班。去殺勝殘為邦必百年之久,造次顛沛君子無終食之間。

人對物,地對山,閔冉對曾顏。登高對致遠,擊柝對為關。戰則克,攻已環,沼土對蹊間。小子當灑掃,大德不逾閒。見而不忍牛觳觫,

知其所止鳥綿蠻。其為文王乎武王周公能達孝,則學孔子也伯夷伊尹亦是班。

《四書韻對》下卷

一 先

鄒對魯,越對燕,富歲對凶年。馮河對掘井,入海對臨淵。一服八,萬取千,配地對參天。上士信中士,小賢役大賢。不行先王之道也,是以後世無傳焉。孟子守先,入則孝而出則悌;顏回好學,過不貳而怒不遷。

倉對廩,俎對籩,平直對方圓。恨心對掩鼻,摩頂對及肩。伯夷隘,太甲賢,同井對分田。胡不慥慥爾,何為紛紛然。使有菽粟如水火,猶有杞柳為桮棬。其盛矣乎,聽弗聞而視弗見;末由也已,仰彌高而鑽彌堅。

二 蕭

湯對禹,舜對堯,叔夜對周霄。及門對當路,始作對終條。生子墊,公孫朝,歸樂對聞韶。兼金何可愛,朽木豈能雕?侍側子由形行行,燕居孔子色夭夭。孟子設科,往不追而來不拒;賜不受命,貧無諂而富無驕。

盤對劍,繪對雕,許甑對顏瓢。先生對後進,有禮對無驕。玉孫賈,公伯寮,惡莠對芸苗。吾自衛返魯,子在齊聞韶。思挫一毫若撻市,既入其苙又從招。又何難焉,一羽舉而輿薪見;是不能也,泰山挾而北海超。

三 餚

龍對鳳,虎對蛟,鑽穴對遠庖。楊朱對墨翟,高叟對曹交。顙有泚,心賽茅,禹稷對微膠。小人長慼慼,狂者志謬謬。伊尹居辛耕自野,景公出國舍於郊。王如施仁,刑罰兼輕夫稅斂;今之從政,器量更小於斗筲。

門對戶,野對郊,潤屋對肥庖。箕山對篳郢,象虎對鼉蛟。風偃草,晝於茅,築室對為巢。周興資望散,殷久賴微膠。乘千三年誇季路,九尺四寸笑曹交。目無見,耳無聞,憊矣於陵徒有李;涅不緇,磨不磷,大哉孔子豈為匏。

四 豪

善對惡,舍對操,望散對伊皋。從心對引領,攘羊對拔毛。欲熊掌,序燕毛,管仲對琴牢。曾參養曾皙,子路使子羔。湯三使往聘以幣,王速出令反其旄。是何傷哉,匡章偶爾嘉陳仲;徒餔啜也,樂正須臾從子敖。

耕對釣,冶對陶,鳴鼓對播鼗。登山對激水,膚撓對目逃。棄敝屣,衣褐袍,菉竹對夭桃。水應從夏飲,明足察秋毫。景公縱使稱千駟,楊子何曾拔一毛?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莞爾而笑,割雞焉用牛刀。

五 歌

封對放,琢對磨,巫馬對祝鮀。升階對及席,邋等對盈科。樂其鹿,殺是鵝,不可對如何。太師為我作,孔子與人歌。爾何曾比於管仲,君奚為不見孟軻。德在自明,身修家齊國治;戰而必勝,天時地利人和。

麋對鹿,鱉對鼉,猗猗對濯濯。江淮對溱洧,北海對南河。沂水詠,滄浪歌,異地對同科。居簡而行簡,執柯以伐柯。百官牛羊倉廩備,園囿汙池沛澤多。教亦多術矣,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時習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六 麻

城對邑,國對家,胡齕對易牙。亥唐對子夏,布帛對絲麻。樂正子,公西華,有道對無邪。太王事獯鬻,孟子謂蚍蛙。仲尼過宋遭司馬,八士興周有季騧。聞詩乎,聞禮乎,陳亢退而喜;既庶矣,既富矣,冉有請何加。

同對異,美對差,陽虎對季騧。巖牆對達巷,朽木對匏瓜。名不正,思無邪,公綽對子華。人不足以適,吾亦欲不加。志士不忘在溝壑,小人之使為國家。狡矣校人,圉圉之魚烹以食,傷哉士x,xx之肉出而哇。

七 陽

強對弱,欲對剛,逐虎對攘羊。饑年對樂歲,地利對天殃。超北海,有南陽,無臭對有光。先進於禮樂,夫子之文章。魯欲使樂正子為政,虞不用百里奚而亡。孔子傳心,曾子子思孟子;武王纘緒,大王王季文王。

休對晝,費對匡,隱兒對逾牆。明堂對幽谷,墨翟對朱張。見季子,使王良,子柳對申長。何以為孔子,莫若師文王。聖人吾不得而見,君子可欺以其方。悅在屋廬,儲子得之平陸;歌傳齊右,綿居處於高唐。

八 庚

菹對沛,蓋對贏,蔬食對菜羹。臧文對寧武,叔夜對彭更。貧而樂,仁則榮,有訟對無情。諱名不諱姓,事死不事生。媚灶不學王孫賈,居室當如公子荊。聖人之心,老安少懷朋友信;大學之道,家齊國治天下平。

宗對祖,父對兄,獨善對同盟。思齊對欲達,其知對必明。觀其色,發於聲,好學對成名。季康子患盜,齊宣王問卿。見其禮而知其政,言不順則事不成。天下歸仁焉,一日克己;苟有用我者,三年有成。

九 青

書對史,訓對銘,禮樂對政刑。山林對草野,宗廟對朝廷。費而隱,誠則形,三日對眾星。夫志氣之帥,蓋人心之靈。地制公候方百里,天下國家有九經。保我子孫,實容亦須人有技;祭從先祖,孰薦不忘君賜腥。

霜對露,月對星,小子對大丁。省耕對學圃,沽酒對薦腥。求諸己,踐必形,夏諺對湯銘。三年築其室,八佾舞於庭。踐其位而行其禮,道以政而齊以刑。君子無自欺,屋以潤而身以潤;文王以民力,臺曰靈而沼曰靈。

十 蒸

師對履,困對升,眾惡對屢憎。季隨對伯益,不豫對無恆。呼垤譯,居於陵,過宋對之騰。見善如不及,其言足以興。周公嘗驅乎虎豹,獻子不察於雞豚。誦其詩,讀其書,是尚有也;博以文,約以禮,欲罷不能。

飢對渴,露對冰,戰戰對兢兢。尤人對絕物,摩頂對曲肱。乘肥馬,饋蒸豚,大愛對不承。義亦我所欲,聖則吾不能。心官則思思則得,文獻能足足能徵。我固有之,若夫不善非才罪;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

十一 尤

興對廢,扣對抽,多怨對寡尤。拖紳對束帶,豹鞹對狐裘。如伋去,為王留,膰肉對束脩。周公豈欺我,夫子何哂由。正己無求則無怨,內省不疚則不憂。高宗諒陰,百官以聽冢宰;桓公為盛,葵邱之會諸侯。

商對偃,賜對求,畎畝對田疇。伐燕對侵衛,則魯對雖周。聞詩禮,作春秋,巧笑對善謳。人而不如鳥,吾何愛一牛。禮樂征伐天子出,流連荒亡諸侯憂。一鉤之金,豈謂重於輿羽;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

十二 侵

徵對伐,戰對侵,棺廓對衣衾。武丁對外丙,太甲對仲壬。難為水,去其金,六律對八音。飯疏食飲水,被袗衣鼓琴。簞食豆羹見於色,仁義禮知根於心。同養公田,八家皆私百畝;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禽。

鄒對魯,薜對任,抽矢對衽金。羽木對車馬,鐘鼓對瑟琴。齊語冶,鄭聲淫,履薄對臨深。必先利其器,然後快於心。飢餓能不出門戶,斧斤以時入山林。若聖與仁正,唯弟子不能學;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

十三 覃

驕對泰,欲對貪,二女對九男。鄙戰對率爾,已甚對不堪。人之患,吾甚慚,海北對河南。孔子曰道二,諸侯之寶三。聽其言而觀其行,樂不樂而旨不甘。同流合汙,而不可與堯舜入;至誠無息,則可以與天地參。

侯對伯,子對男,粥啜對湯探。身修對物格,共北對自南。仲子蚓,夫人蠶,達五對尊三。坐而言不應,立則見其參。知和而和不以禮,欲仁得仁又焉貪。從者其陵乎,牖上求之弗得;良人所之也,國中無以立談。

十四 鹽

賈對裕,慎對嚴,眸佛對飛廉。雞鳴對犬吠,鹿伏對魚潛。東西決,前後襜,玉璞對金簾。趙孟之所貴,仲子惡能廉。無或乎其一日暴,未嘗有所三年淹。歌穆穆之,文王緝熙敬止,詠赫赫之,師尹民具爾瞻。

居對寢,視對瞻,必慎對其嚴。用心對恆足,黻美對衣襜。惠不費,取傷廉,請禱對不佔。求魚雖不得,樂酒竟不厭。十亂五臣皆欲有,三王四事必須兼。養志事親,會子必有乎酒肉;勞筋餓體,膠鬲亦舉於魚鹽。

十五 鹹

戈對刃,矢對函,陳善對去饞。晉強對梁辱,夏伐對殷監。肺肝見,指視嚴,岌岌對嚴嚴。欣欣然相告,睊睊乃胥讒。三子出而曾皙後,四罪服而天下鹹。貸益而稱,治地莫不善於貢;為仁由己,待文而後興者凡。

榮對辱,佞對讒,夫略對為凡。賢尊對善舉,不懼對無嚴。且羞比,無缺鹹,相似對故凡。子荊世居衛,邱蒙姓譜鹹。學者亦必志於彀,矢人豈不仁於函。民無能名,巍巍不殊於蕩蕩;闢則為僇,赫赫先興而巖巖。

清·張大榮《四書韻對》完整版(上、下卷)

歡迎關注 ,讓思想充實生活。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我們注重於分享,如有侵權聯繫必刪並致歉。

清·張大榮《四書韻對》完整版(上、下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