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為什麼要先讀《大學》?——大人之學的七個層次

宋代大儒朱熹將《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中庸》合併成四書。

四書的順序,朱熹也做了說明,應該按照《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次序來讀。


“四書”為什麼要先讀《大學》?——大人之學的七個層次

為什麼按照這個順序去讀四書呢?

先讀《大學》,以立其規模;

《大學》,就是“大人之學”,學《大學》是為最後成就大人的。那麼大人是什麼樣子呢?

大人的目標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成為大人是十分苛刻的,要達到三個層次的目標。

第一,個人層次的目標是“明明德”

也就是不斷的發展個人的德行,最終使得個人的德行,如同太陽一樣,光照大地。所以《周易·彖》的乾卦講“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一方面指的就是聖人出,眾人仰慕的樣子。

第二,群體層面的目標要“親民”

“親”就是“新”,是民眾“新”。也就是,個人德行如同太陽一樣照耀大地,教化萬民,使得所有百姓的德行也不斷提高,人人都成為一個自由的、高尚的人。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己立立人”。

第三,社會層面的目標是“止於至善”

全社會都達到一個“理想國”的境地,也就是做學問的最終目的,是引領全社會走向一個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讓世外桃源,不再世外,就在當下,在這個社會里,人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大家團結和睦等等。


“四書”為什麼要先讀《大學》?——大人之學的七個層次

成為大人的目標滿足三個要求,那麼怎麼去做到呢?《大學》揭示了“七個層次”

當代佛家居士、國學大師南懷瑾在其《大學微言》中指出,大學的七個修證層次,也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拆分出來就是“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個層次。

1.知

儒家說“知之為知之”;佛家菏澤神會禪師(慧能的徒弟)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光一個知字,便已奠定了大人之學的層次之高。首先一定是要有“知”,知什麼呢?要知“道”,從知己到知人,到知天知地,最後要“知道”


“四書”為什麼要先讀《大學》?——大人之學的七個層次

知字的大篆


《說文解字》說,知,從口,從矢。古人告誡我們“知”的過程中,要避免“攻擊性”。知多的人,容易心生好辯之心,口出利言,傷人不利己。同時,知多的人,容易有好惡之心,容易評判對錯善惡,這都並不是知的最後目的。知之後要“止”。止什麼?

2.止

止就是停止。止的是人的妄想、貪念和慾望。人的思緒時時刻刻都如洪水猛獸,一刻不停留。如同那黃河瀑布一般,止便是停止這些無休無止的念想。所以有些人會選擇“止觀”的方式。

3.定

洪水猛獸的思緒被止住了,如果源頭不被遏制,那麼如同平地起大壩,如果大壩不能止住這洪水猛獸,水越來越高,最後成滅城之勢。所以做到了“止”還不夠。一定要“定”。如果你無法體會,就試著冥想看看,看看你閉上眼睛,腦海裡、眼睛裡的圖像、聲音是什麼樣子,你就知道“定”這個字何其難了。


“四書”為什麼要先讀《大學》?——大人之學的七個層次

4.靜

定之後,才能讓人達到靜的狀態。何為靜呢?從外觀上看,永遠沒有靜的狀態,就算你冥想靜坐,渾身細胞依然在運動中,你的生命依然在運動。沒有參考系,永遠找不到靜的狀態。所以,此處的靜絕對不是生理的、外在的、形體的“靜”,而是心靜,如同大學所講“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5.安

我們常說“安靜”,但是《大學》卻說“靜而後能安”。安這個字,我們喜歡說“安全”“平安”“安靜”“公安”,這一些列組詞,我們可以看到在個人層面、家庭層面、社會層面,一個“安”字,是多麼高的寄語和真摯的祝願,這個“安”的意味,只能是靜而後才能得到。

6.慮

慮字將心藏在了底下,所以“慮”是完成了前面幾個步驟,降服了個人的“欲心”之後,初見“道心”的狀態。小篆中,將慮的心去掉,換上了兩個人,就是“虛”。道家講的“虛極靜篤”,同樣是降服個人的慾望,內心清澈靜到極點的樣子。


“四書”為什麼要先讀《大學》?——大人之學的七個層次

“虛”“慮”的小賺

7.得

能做到上述六個步驟,才能最後有所“得”,得到的是什麼呢?筆者層次太低,還未能體驗到那個層次,是在難以言說。“德著,得也”,最後得到的那個東西,必將是人一輩子的財富和寶藏,必將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所以說,先讀《大學》是建立一個成為“大人”這樣一個學問的框架,告訴我們成為大人的三個重要的目標和幾個重要的階段;而後的《論語》《孟子》則分別告訴我們這幾個階段如何去做。或者說,是朱熹通過《論語》和《孟子》發現了成就“大人”的具體的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