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學經典《四書》的地位和影響

《四書》是儒家的重要經典,也是中華文化的寶典。《論語》在漢代即是婦孺必讀的書,《四書》自宋代以來是中國人必讀的書,作為當時人們的基本信仰與信念,成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傳戶誦之學,哪怕是鄉間識字不多甚至不識字的勞動者,也是通過口耳相傳,蒙學讀物與民間文藝,接受並自覺實踐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愛”“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格言,不僅是中國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類文明中最光輝、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儒家核心價值,《四書》的主要內容,又通過私塾鄉校、教書先生,通過唱戲的、說書的,從各種渠道流向社會,影響世道人心。

《四書》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四書》裡很多內容告訴人們做人的尊嚴,人格的力量,,人生的價值與意義。宋代張載(橫渠)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文化理想,也是他對儒學精義的概括。按梁啟超先生的說法,《論語》《孟子》等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臺灣著名心理學家楊國樞認為,以儒家文化為基底的中國文化其實是形塑中國人的心理和行為的非常重要的精神資源。

《四書》蘊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是儒學認識論和方法的集中體現,記載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體現出早期儒學形成的嬗遞軌跡。其在中國思想史上產有深遠的影響。在二十一世紀讀來,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啟迪價值,堪稱為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精華。

四書影響深遠,後來成為封建教育的教科書,使儒家思想成為全面控制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其幾與耶教有聖經、伊教有古蘭經相似。如果說今日學子不知四書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人們只要談到中國傳統文化,必然得提到它。《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載體,更是中國歷史文化古籍中的寶典。儒家經典《四書》包含內容極其廣泛、深刻,它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極高的地位。

《四書》翔實的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實資料及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學思想。歷代科舉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時至今日,《四書》所載內容及哲學思想仍對我們現代人具有積極的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價值。《四書》在社會規範、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其影響播於海內外,福廕子孫萬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