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的人

唐朝名将: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的人

唐朝名将: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的人

李勣,就是那位用皇帝胡须做药引子的人。他是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勣,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人,生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来,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早年跟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功勋卓著。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李勣于隋朝末年迁居到滑州卫南县。李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其父徐盖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勣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组织的军队。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有钱就不会缺人,不久兵众大振。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李勣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李勣与王伯当知道李密为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隋朝令王世充讨伐李密,李世勣多次拒战,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天饿死数万人。李勣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李勣带五千人从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的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二十多万士兵。

一年多后,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在东京洛阳即位,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隋廷又授李勣右武侯大将军,命他们一同讨伐宇文化及。李勣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式危急,李勣从城中向外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解围而去。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聚集余兵归顺唐朝。李密原来管辖的地盘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现在仍被李勣占据,没有归属,李勣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已经归附大唐,如今这里的人民土地,原是属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献出它们,就是借主人的失败得利,自己为自己邀功,用来求取富贵,我认为这样做是耻辱的。现在,应当清楚记录州县的名称数量和军民的户口,全部报告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

于是派使者报告李密。使者刚到朝廷,李渊听说李勣没有奏表,只有信给李密,非常奇怪。使者把李勣的本意上奏给李渊,李渊听后非常高兴地说:“徐世勣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一个纯厚的臣子。”由是,下诏封徐世勣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不久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封其父李盖为济阴王,李盖坚决辞去王爵,改封为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遂命令李勣统领河南、山东的军队抵抗王世充。等到李密反叛朝廷被杀,李渊因为李勣过去曾经追随李密,便遣使告诉李密反叛朝廷的情况。

李勣上表请求收葬李密,李渊下诏同意。李勣披麻带孝,和李密原来的僚属将士一起,把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坟高五丈,丧期过了才散去,朝廷、民间都认为李勣讲义气。

不久,窦建德在魏县捉住了宇文化及,又进军攻打李勣,李勣力竭投降了窦建德。建德逮捕了他的父亲,放在军中当作人质,仍让李勣镇守黎阳。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勣自己抽身回到京师长安。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跟从李世民在东都讨伐王世充,屡次交战都获大胜。又向东夺取土地到虎牢关,郑国州司兵沈悦,请求献出虎牢关反正,李勣夜间埋伏军队接应,占领了虎牢关,抓获了郑国州的刺史荆王王行本。

李勣又跟从李世民平定窦建德,降伏王世充,整顿军队回朝。论功行赏,李世民为上将,李勣为下将,李勣和李世民一起穿着金甲,乘着兵车到太庙去报捷。李勣的父亲从铭州和裴矩一起入朝,李渊见到他们后非常高兴,恢复了李盖的官职爵位。李勣又跟从李世民打败刘黑闼、徐圆朗,连续升迁为左监门大将军。不久,徐圆朗又占据兖州造反,朝廷封授李勣为河南大总管去讨伐徐圆朗,不久抓获徐圆朗,斩下他的首级献给朝廷,兖州就平定了。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高祖下诏命李勣与赵郡王李孝恭一起讨伐辅公祏,孝恭率领水师沿长江而下,李勣率领步兵一万渡过淮水,攻取了辅公祏占据的寿阳,到了峡石。公祏的将领陈正通率兵十万屯驻在梁山,又派他的大将冯惠亮统帅水师十万。用锁链连接大战船,用来阻断长江的航路,还在长江西岸构筑堡垒,分守水陆两路,以此抵御官军。李勣攻击筑在长江西岸的堡垒,不久就攻下了它,惠亮单独乘小船而逃。李勣乘胜追逼,正通的军队败散瓦解,正通带着十多名骑兵奔逃到丹阳。辅公祏弃城夜逃,李勣纵马追击,在武康杀了他,江南都平定了。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突厥侵犯并州(今山西太原),朝廷命李勣为行军总管,在太谷攻击突厥,驱走了突厥军队。李世民即位,拜李勣为并州都督,赐封邑九百户。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勣任通汉道行军总管,到云中(今山西大同),与突厥颉利可汗的军队相遇,在白道大战。突厥战败,在沙漠的入口处扎营,派使者请求讲和。朝廷下诏,命鸿胪卿唐俭前去赦免突厥。李勣当时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的军队会合,他与李靖商议说:“颉利虽然战败,人马还多,如果走过沙漠,得到九姓铁勒的庇护,道路遥远险阻,就很难追上他们了。如今下诏,派唐俭到那里去,突厥必定放松戒备,我们随后去袭击,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平定贼寇了。”李靖高兴地说:“这就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啊。”于是,两人一起定下计谋。李靖率兵连夜出发,李勣带兵续后前进。

李靖的军队到了碛口,贼寇溃散奔逃,颉利带领一万多人想逃过沙漠。李勣在沙漠路口驻兵,颉利逃到那里,无法越过沙漠,他的大酋长率领自己的部落一起投降李勣,李勣俘虏五万多人而归。

当时,李治为晋王,遥领并州大都督,授李勣为光禄大夫,代理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后因父丧离职,不久,又起用恢复旧职。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封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当时世袭刺史都不到州郡就任,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的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李勣在并州共十六年,令行禁止,颇为称职。李世民对侍臣说:“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的人才,安抚边境,只知道筑长城来防备突厥,因为对世情认识糊涂,因此才垮台。朕现在委任李勣在并州,就使突厥畏惧他的威名逃走,边塞安静,难道不是远远地胜过筑长城吗?”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李勣被调入朝,任兵部尚书。还未启程,正遇上薛延陀派他的儿子大度设率骑兵八万,南侵李思摩部落。朝廷命李勣为朔州行军总管,率轻骑三千在青山追上薛延陀的骑兵,进击并大破其军,杀死王一人,俘获其首领和士兵五万多,因为立功,封李勣的一个儿子为县公。

李勣得了急病,验方说,要用胡须烧的灰做药引治疗此病,李世民就自己剪下胡须,为他作药引。李勣叩头见血,哭泣着诚恳地感谢李世民,李世民说:“我是为国家考虑,不必麻烦你深切地感谢。”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