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千古詩仙",但卻存在一大硬傷,至今無解

一、李白成詩仙的三點原因

一提詩仙,幾乎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這是在說唐朝的大詩人李白。但多問一句,李白是如何得到"詩仙"這個稱號的?筆者看來,恐怕不會脫離下面這三點原因!

第一,李白詩歌的特點,那是天馬行空,超凡脫俗,即可讓"天門中斷楚江開",也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更可"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這等瑰麗多變,完全就一個狂放於凡塵中的"楚狂人",故而只能用一個"仙"來概括。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第二,這個要重點說下了,那就是李白身上的道家色彩。李白毫無疑問是位有道家思想的詩人,但卻並非道家中人!他的詩歌中多處流露出道家的意境,比如自稱"十五歲遊神仙,仙遊未曾歇",當然還有其自詡為:青蓮居士謫仙人。什麼是謫仙人?所謂的謫仙,最初是指那些來到在人間的仙人,至於如何跑到人間來的,這就有多種說法了,比如被貶下界,當然還有自己下凡,或是其他原因。後來就被引申為人間狂人了,比如東方朔就曾得到謫仙稱號。

二、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但當李白橫空出世後,謫仙就成了他的專屬名詞一般了。而後世的許多小說中不但給予承認,且還都採用了這個說法,比如明朝馮夢龍所寫的《三言》中的《警世通言》中,便有一個《李謫仙醉草嚇蠻書》的故事。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話說一天,有個外邦番使來到大唐遞交了國書,可全部都是番文,滿朝上下沒一個認識的,裡面寫的啥,唐玄宗也就不知道了。氣的唐玄宗大罵文武百官:這要是讓番使知道了,還不小看我大唐?

這事恰好被在賀知章家做客的李白知道了,頓時冷笑不已,表示自己認識!賀知章急忙上奏唐玄宗。就這樣李白被召入皇宮內,瞅完那番使國書後李白告訴唐玄宗,這是外邦番朝的老大(渤海國可汗)嚇唬咱大唐呢,言稱大唐佔了高麗,讓他很不爽,叫大唐讓出高句麗的一百七十六座城池給他,不然就興兵來攻打大唐……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唐玄宗問群臣:都說說怎麼辦?賀知章上奏:既然李白能翻譯出番國的國書,那他就必然有辦法。樣唐玄宗讓李白回信。李白說:這個簡單,我還能用番國的文字回信,讓他們知道我大唐藏龍臥虎!

於是李白一封書信寫好,當場朗讀給所有人,那真是寫得氣勢磅礴,言辭犀利而又有理有據。嚇得那番使冷汗直流,連忙問這位叫李白的人是何方神聖,咋能用我國文字回信?有人告訴他,這是李白,乃天上神仙下凡!番使回國後對老大一說這事,嚇得那番國國主大叫:"大唐有神仙在,咱惹不起。"從此稱臣納貢。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但真正的高潮,卻是出現在結尾,後來李白厭倦了宦海沉浮,辭官乘船離去卻是:忽然江中風浪大作,有鯨魚數丈,奮孟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施節,到李白面前,口稱:"上帝奉迎星主還位。"就這樣李白飛昇而去了……

三、一大硬傷,至今無解

第三,就是李白跟李隆基和楊貴妃之間的那些經典故事了,什麼給貴妃寫詩時高力士還要伺候著,敢不搭理皇上李隆基的招呼,因為我李白喝醉了,是酒中仙……而皇帝卻還不怪罪他。當然還有其他詩人對李白的讚譽,紛紛把李白跟詩仙掛鉤等就不細說了。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但不知有人發現沒有,李白成詩仙之路存在著一大硬傷,至今無解,這就是李白從未被帝王追封為詩仙!皆知關羽成武聖,就是在帝王的追封中完成的。也就是說帝王的追封是最具權威的。而李白卻遺憾地沒有得到。也許有人會反擊說,帝王追封關羽,是表彰關羽的忠義,想讓臣子也對帝王忠義,可李白是詩人,帝王追封他幹啥?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這句話沒錯!但問題是同樣在唐朝,就有一位著名大詩人,得到了帝王追封其為"詩仙"了,這位詩人便是白居易!在白居易去世後,素有"小太宗"之稱的唐宣宗,便親自寫詩悼念,並完成了冊封白居易為"詩仙",原文叫《吊白居易》如下: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意思就是說,白居易的詩歌如璀璨如珠玉寫了六十年,如今這位讓我敬仰的詩仙去世了,浮雲不能遮擋住"居易"這個名字,命運也無法摧折他(白居易字樂天)——這兩句其實就是表達出,唐宣宗在懷念白居易,咋就留不住你啊。後面的長恨曲和琵琶篇,是說白居易的名篇《長恨歌》和《琵琶行》的影響有多大……就不一一再解讀了。

李白因三點原因被譽為

很明顯,唐宣宗公開封白居易為"詩仙"了!要說明的是,筆者無意比較李白和白居易到底誰更有資格當詩仙,因為筆者不配,沒這資格。但就算有這樣的硬傷,又能如何?李白,依然是千古詩仙!所謂圓滿其實是一種追求,人間萬物從來就沒有圓滿的,這反而把詩仙李白,永遠留在了人間……

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感興趣,不妨關注一下,有好意見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小編溝通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