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杭州”輪:輸入風險24小時排除記

“馬士基杭州”輪:輸入風險24小時排除記

4月6日上午,天津港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泊位。

總載重15萬噸的新加坡籍“馬士基杭州”輪,有序裝卸作業,一切如常。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中,一場沒有硝煙的“海上防疫戰”悄然打響。

“過去15日內,停靠過疫情防控重點國家馬來西亞港口,船上有6人體溫曾超過37.3℃。”4月3日一早,天津濱海新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收到這條信息的一刻起,“外防輸入”任務重重落在肩頭。

在國內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天津港作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是國內外貨品進出最為重要的海上通道,一旦船上確認出現疫情,不僅涉及天津一地的安全,風險有可能波及其他地區。

事關重大,刻不容緩!天津濱海新區聯防聯控機制成員們的神經瞬間繃緊,匯聚成一個堅定信念:用專業規程和敬業精神,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海上戰線,不能有絲毫疏漏。

濱海新區立即召開專題部署會,港航、海關、海事、邊檢、天津港集團、公安、新區防疫指揮部等聯防聯控機制成員單位悉數到齊,通報信息、查擺問題、拿出對策,啟動應急響應。

“根據當天天氣、各碼頭現場預作業情況,這艘貨輪安排停靠在哪裡?”“海關登船檢疫各環節有無問題?”“一旦出現確診病例,人員、船舶隔離各環節如何銜接?”“如何將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不影響港口正常運行?”……

大家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充分分析研判,每一個問題都拿出詳細、專業的應對策略,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細化舉措,無縫對接,確保萬無一失,高效、快速、安全做好“馬士基杭州”輪風險處置。

根據研判,該貨輪為有風險船舶,靠泊天津港太平洋國際碼頭處置。天津港集團全面封閉管理貨輪靠泊區域,除引航員、登臨檢疫人員等必需人員外,一律不得登船。對重點人員、重點部位啟動高風險防控標準,提高引航員等個人防護等級。天津邊防部門在該區域全時段巡邏,做到實時、全面把控。

4月5日上午9時許,“馬士基杭州”輪收到從錨地靠港指令,於上午11時停靠天津港太平洋國際碼頭泊位,全船停止作業,接受採樣檢測,等待檢測結果。

5名海關工作人員穿戴防護裝備登船,對24名船員逐一監測體溫,開展流行病學調查、醫學排查和樣本採集送檢。

在登臨檢疫中,發現6名船員發熱,即刻由天津濱海新區衛生健康委提前安排調度的負壓救護車,分批運送至濱海新區泰達醫院進一步檢查。

哪怕只有萬分之一風險,也要做百分之百防備。在等待檢測結果的時間裡,港航、海關、海事、邊檢、公安等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再次根據現場情況,覆盤、倒查、確認方案中各流程、各方面執行到位無疏漏。

5日晚23時41分,6名發熱船員體溫、CT、血常規等檢測結果出爐,其中1人體溫37.5度,其餘體溫正常。結合核酸檢測結果,經醫院專家會診,6人均排除新冠肺炎, 其中2人考慮為上呼吸道感染,其餘4人健康。據此診斷,安排將6人送回“馬士基杭州”輪。

6日凌晨1時33分,其餘18位船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可以正常裝卸作業。

這一刻,現場工作人員心中壓著的大石頭終於落地。至此,天津濱海新區聯防聯控機制成功處理入境國際船舶疫情防控突發事件,為全力防止境外疫情由水路輸入,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海上戰線積累了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