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北京城门,侵略者的脸上洋溢着毫不遮掩的张扬和欲望。城中的百姓们看着这些金发碧眼的暴虐之徒,如惊弓之鸟,慌忙四窜。此时帝国的捍卫者——曾经康熙爷引以为傲的神机营和各路靖难之师共计六七万之众,竟然"皆已散灭无踪",放任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城,就这样被洋人所肆意蹂躏!

就在百姓们惶恐不安、不知何从之际,一支肃穆的军队从他们之中迎着敌人的方向,逆向涌去,其队伍秩序井然,将士们虽满脸肃容,却不见半分怯惧之色。他们的军服之上,那妖冶的血迹平添几分魅惑的美感,无声地诉说着他们才经历了一场血战。这支军队正是晚清武卫新军之中的后军,其前身乃保家卫国的英勇之军——甘军!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甲午中日海战之后,教训太过惨痛,这使得慈禧太后深深意识到拥有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是多么的重要,故她任命当时的大臣荣禄组建一支能够抵御外国侵略者的新军,于是武卫军便由此建立。

很快,武卫军之中的前军、中军、左军、右军皆以找齐,而后军该由哪支军队补充却成了难题。一番深思熟虑以后,军机大臣荣禄最终选择将甘军编入武卫后军。就这样,一支以"忠勇"为魂的旧式军队摇身一变,成了新军。

如果您没听说过武卫军,对它感兴趣,请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武卫军”,即可获得许多由文史大V创作的相关文章进行解读,这里就不详述了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说回正题。为何清廷会对甘军如此青睐呢?显然这必定有甘军为人所道的战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宗棠公临危奉命,平乱西北,当时入主西北后,左宗棠便成功招抚了董福祥领导的当地流民武装,至此,人们以甘肃之甘字来指代这支军队。在左宗棠的治理之下,董福祥所率领的甘军作战勇猛、屡建奇功,这支军队的传奇也让当地不少流民武装纷纷投靠。于是,甘军成为了稳定西北安宁的主要武装。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1875年,甘军迎来了他们留名青史的机遇,在左宗棠率领之下,甘军跟随着主将董福祥千里单骑,急行军翻越天山120多里,直取达坂城,随后又以风卷残云之势肃清了南疆,还新疆一片安宁。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随后为了破灭沙俄对新疆的幻想,甘军守疆戍边19年。19年的风餐露宿、饮马瀚海让甘军不改丝毫英雄本色,未曾向莽莽黄沙低下过他们高昂的头颅。而与此同时,曾经力挽狂澜,拯救大清于危亡的湘军、淮军等却早已腐朽不堪,甘军因此最终得以成功入主京城,守卫京都重地。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在八国联军侵华之际,武卫新军之中真正可靠的并非是作为主力部队的前军和中军,也并非是以精锐著称的袁世凯右军,大清真正的凭靠是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左军和后军。可是左军早已在戍守天津之时,因无后援而溃败,京城大难临头之际,作为中军的乌合之众也纷纷作鸟兽飞散,此时能够拯救大清危亡的仅剩下武卫后军。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虽说当时甘军已经成了武卫后军,但是历史却未曾给它太多的时间完成蜕变,其战力之来源并非是所谓的新式装备,而是他们不屈的忠勇军魂!可是怎奈寡不敌众,还有内敌拆墙,甘军终究无法改变历史的潮流。公元1900年,甘军见已然难挡八国联军,紧急受命护卫太后、皇上"西狩",北京城最终沦陷。

甘军虽然战败,但他们却在将领董福祥的带领之下殊死抵抗,他们终究是不负皇恩重托,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若要说这支军队最大的错事,只能怪他们守卫错了对象,而最终他们也被反噬。因为慈禧终究是屈服于洋人的淫威之下,裁撤了甘军统帅董福祥,而甘军也因没有董福祥的统率,最终被肢解消亡于历史,真是可悲可叹!

八国联军侵华时,这支军队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在战后被慈禧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