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又到了一年一度不想起床的季節,清晨,被子外的空氣爭先恐後的湧入四肢百骸全身穴位,一瞬間拒絕起床成為大人小孩兒 的標配。

天氣一場冷過一場,秋膘一層貼過一層,有的城市都下雪了……卻還等不來暖氣,盼不回豔陽,被子外已經變成每天早上人們不想去的遠方了。

每到這時候,小瓣就想起古人秋冬的禦寒方式,真的又暖又美,高雅端莊,完全不似我清晨的狼狽和日常的瑟縮,那才是凍出來的文化,也更是優雅的生活。

1

椒房

椒房,西漢未央宮皇后所居殿名。以椒和泥塗壁,使房間溫暖、芳香,並象徵多子。

自漢代起,宮中設有溫室殿,以花椒為泥塗室做保溫材料, 再掛上錦繡壁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以花椒為保溫層的方法,亦為後人效仿。

《世說新語》載,西晉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南朝庾信《夢入堂內詩》中也有“香壁本泥椒”。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2

火牆

火牆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簡單的說就是牆體中空,和灶爐相連,熱空氣上升原理,灶爐產生的熱量被帶入牆體的中空層,而牆體材料熱阻值相對較低,整個牆體向室內輻射熱量。

古時的宮廷建築師們,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俗稱“火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簷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為使熱力循環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臺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魚鱗片封火牆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3

手爐

手爐,多為銅製,爐內裝有炭火取暖。中國宮廷和民間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可以捧在手上,籠進袖內,所以又名“捧爐”、“袖爐”。

相比普通百姓,文人雅士禦寒取暖,就比較講究情調了。比如李清照《醉花陰》: “瑞腦銷金獸”,瑞腦燻燃時不僅香氣濃郁,而且煙氣甚小,既保暖又好聞。

唐朝時有所謂“到處熱紅爐,週迴下羅幕”。人在屋裡坐著,周圍一堆紅爐,加羅幕圍著。感覺一瞬間的詩詞歌賦都有了活色生香的味道。

清代的李漁,不但用暖爐取暖,他還是古代文人中少見的善於工技的人物。在李漁的《閒情偶記》裡,專門講了他如何設計暖椅的經歷,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炭爐,這樣一來全身都不冷了。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4

棉衣與裘袍

上古三代人們已普遍開始穿棉袍;唐代開始出現比襦長比袍短的“襦襖”。古代的棉褲都是開襠的叫“袴”;漢代才開始提倡穿合襠褲“褌”……

在宋末元初時候,海南島才開始廣泛種植棉花,並且種植技術較為成熟了,還擁有棉紡織技術,他們開始用棉花做衣服抵禦風寒。

後來黃道婆大幅革新棉紡織技術,使得棉紡織技術更進一步,慢慢地在廣大南方地區推廣開來,但此內陸地區仍未接觸到棉花的種植和紡織技術。

明朝,朱元璋意識到棉花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用強制的方法讓棉花的種植在全國逐漸普及。

除了棉製品,古人還會用動物的毛皮製成衣服,裹在身上,保暖性非常好。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5

火鍋

火鍋一般是指以鍋為器具,以熱源燒鍋,以水或湯燒開來涮煮各類食物的烹調方式,同時亦可指這種烹調方式所用的鍋具。其特色為邊煮邊吃,或是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湯物合一。

古人講究飲食進補,在外部技術尚不發達的時候,改變飲食也能夠從個人自身為冬季禦寒起到重要作用。包括《食珍錄》、《食經》在內的各類古代膳食書籍,皆提及“冬膳”的重要性,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紅棗、山藥、枸杞、糯米等雜糧,都是冬季調理體質、禦寒溫補的好食材,而條件稍好的家庭則會開始進食高熱量的肉類,如羊肉、牛肉、狗肉、鹿肉等。

在《紅樓夢》第四十九回中,有一段關於賈府冬季家宴的描寫。第一道菜“牛乳蒸羊羔”被賈母戲稱為“有了年紀的人吃的藥”,實際上,這道菜是冬季補身精品,因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可補充元氣,但因熱性較大,一般不適於年輕人食用。那麼,賈寶玉這些小輩又吃什麼呢?答案是——烤鹿肉!可見,鹿肉這種甘溫補虛、能調節血液循環的野味,在當時已經普遍成為大戶人家冬季進補的桌上餐了。

凍出來的文化——古人取暖大合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