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新“四萬億”

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推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這一攬子計劃,初步匡算約需投資4萬億元,媒體和經濟界人士遂將其直接命名為“四萬億計劃”。


如今,新基建的發展,或將是新的“四萬億”。


傳統基建一般以打造基礎性生產和生活條件的設施建設為基本點,其內容包含有鐵路(鐵軌建設、車輛配件、物流運輸等)、公路(線路建設、道路養護、物流運輸等)、機場(機場建設、運營設備等)、房建等。


與傳統基建不同,新基建發力點在於發展科技端,主要包含在內涵上具有新一代技術特徵和社會特徵的基礎設施項目。


政策強勁支持,“新基建”或成投資重點。2018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新基建”概念,主要強調加快5G商用、發展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發展。2019年,兩會明確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和IPv6規模部署,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融合應用”。


隨後2020年1月,開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國家需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2020年2月到3月期間,國家持續督導部署新基建相關工作。新基建方面,國家政策支持強勁。


此外,各類新興產業在疫情期間初步進入市場,新基建作為其背後的必要支持,有望成為未來投資重點。


新基建產業鏈長,帶動性大


“新基建”以科技發展為核心,包含七大領域,分別為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1)5G基站


從產業鏈拆解來看,5G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器件、芯片、光模塊、設備、傳輸、網絡以及電信運營等細分領域。


上游:元器件配套提供商,直接受益於行業投資規模提升,上升週期彈性較大。


中游:通信設備行業集中度及話語權逐步提升,是新基建中核心受益的部分。


下游:運營商,是整個5G產業鏈中最核心的參與者,在產業鏈中具有最大的話語權。運營商作為產業鏈中的水龍頭,其資本開支決定了產業鏈上游和中游的市場空間。


5G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大約為2-2.5萬億之間,將給上下游產業鏈帶來直接拉動,5G基建將是5G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在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5G建設節奏將加速。


2)特高壓


近期,國家電網公司已研究編制了《2020 年特高壓和跨省 50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項目前期工作計劃》,明確將加速“5 交 5 直”特高壓工程年內核准以及前期預可研工作。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特高壓加速建設主要在於逆週期調節的需求,預計特高壓領域投資力度的持續加強。


特高壓相關設備的盈利水平通常較高,根據過往上市公司發佈的公告來看,特高壓輸電系統的換流變、換流閥、控制保護、直流開關等核心產品淨利率基本都10-20%之間。


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壓在新能源消納、煤炭基地外運、緩解中東部用能緊張、減少大氣汙染等方面能夠起到實實在在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特高壓、配網建設將加速,招投標可能加快特/超高壓等重大工程是近幾年刺激的主要方向。


3)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


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產業鏈,上游包含有基礎建築(水泥、絕緣材料、減震材料、軌道交通項目承接商、挖掘機、泵車等工程機械)等,中游包含有軌道交通機械設備(機車地鐵車輛製造商、輔助設備提供商)等,下游包括運營維護。其發展將推動工程機械進一步發展。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高鐵軌交投資規模的加大將成為託底經濟的有力手段之一。根據對線路的統計預測,2020年擬通車線路共14條,其中專線250和專線350各7條,通車有望為3696公里,對應投資規模為6207億元。


4)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充電樁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整體行業將加速增長。2019年全國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約51.3萬根,相比新能源汽車約381萬輛的保有量仍有較大缺口。充電樁建設的大規模重啟,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持續快速發展。


從產業鏈來看,目前運營市場集中度繼續保持高位。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 年底,國內公共充電樁主要由前 3-5 家企業所運營,CR3約69%,行業集中度比較高。


裝備領域,充電模組與充電樁都處於微利狀態,紅海競爭中可能逐步形成差異化充電樁市場高度分散,模組市場稍好一些。


從充電樁盈利能力的測算可以看出,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的充電服務盈利尤其突出,且在充電運營市場中所佔的比例較大。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快速增長,對充電設施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國政府已經要求地方將新能源汽車補貼轉向補助充電設施,往後,政策端扶持可能加強,行業發展可能加速。


5)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中心產業鏈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分別為上游基礎設施、中游 IDC 服務、雲服務及相關解決方案提供商和下游用戶組成。


其中,上游基礎設施主要分為硬件提供商,如IT設備領域的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光模塊等,電源設備和運營商等。


中游IDC服務商分為運營商數據中心和第三方數據中心。IDC上游基礎設施項目主要包括土地建設及配套工程(水電、辦公等),電機組、電力用戶站,電源設備(UPS、電池等),服務器等主要項目。我國2019年IDC行業規模為1600億元,同比增長約25%。


雲服務及相關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基礎電信運營商和雲計算廠商。運營商提供互聯網帶寬資源和機房資源,雲計算通過租用或自建數據中心的方式來提供IaaS/SaaS 等雲服務。


下游最終用戶包含互聯網企業、銀行、政府機關、製造業等。


據招商證券報告測算,從2020年至2024年,中國數據中心的新增投資規模超過1100億元。


6)人工智能


從人工智能細分產業鏈來看,主要分為底層硬件和通用AI技術及平臺。其中,底層硬件主要為AI芯片和視覺傳感器,通用AI技術及平臺主要為計算機視覺和雲平臺/OS/大數據服務等。


近年來,各類勢力均在發力AI芯片,參與者包括傳統芯片設計、IT 廠商、技術公司、互聯網以及初創企業等;


傳感器方面,未來人工智能最大應用領域之一是智能駕駛。智能駕駛是傳感器領域,智能駕駛的實現需要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自動駕駛攝像頭、MEMS 傳感器等相關傳感器的配合。


7)工業互聯網


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了4677億元,預計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3.3%。隨著產業政策逐漸落點,市場空間將有望加速,並預測在2023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工業互聯網包括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從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看,主要集中在網絡和平臺層,網絡層的建設主要是數據中心、網絡傳輸以及雲計算建設。因此,就工業互聯網本身來看,未來建設主要方向集中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層PaaS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