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論說”句為《論語》“學而篇”裡的一句經典名句: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通過對這句話的學習和理解,我們可以學會“察人之道”,就是說可以從一個人的語言和形態上來觀察他的品性、為人。
雖說古話講“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我們也還是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言語、形態等“微表情”,發現一些端倪,觀察出這個人的內心動態,從而判斷出他是否真誠、善意。
曾國藩有一本書叫《冰鑑》,是一部縱橫中外的“人才學”教科書。這本書分“上編”和“下編”兩部分。上編講“識人之道”;下編講“相人之法”。它一本關於識人、相人的經典書籍,是曾國藩總結自身識人、用人心得的一部傳世奇書。
曾國藩被後世稱為
“半個聖人”,與孔子、王陽明齊名並論,可見他的學問與品德之優秀,雖然也有被人詬病之處,但他體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訣,卻也是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鑑性的,因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和喜愛。《冰鑑》這本書講了如何識才、求才、衡才、養才、用才的方法;還講了如何選將、將德、能戰、軍心、評將的策略。相人之法裡包括了神骨、剛柔、容貌、五官、聲音、情態等等方面。可謂是“明察秋毫”、“細緻入微”。
回到正題上來,孔子講“巧言令色,鮮矣仁”,這也是“由表入裡的一種剖析方法。
什麼是“巧言”?簡而言之就是“好其言語”,會說好聽的話,又或者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什麼又是“令色”呢?就是“善其顏色”。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善於“察言觀色”。
有人就要懷疑了?這樣的人難道“不好”嗎?這樣的人不正是那種“會來事”的人嗎?用現代的話來講,叫“善於社交”,難道這也不對嗎?在古代,這些人都是善於“縱橫捭闔”之人,比如蘇秦、張儀之類的“策士”,這些人真的很難用“仁”來形容他們。
這不能用“對錯”來判斷,孔子的這句話是講“鮮矣仁”,是說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心”。
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對方“喜悅”,或者“舒服”,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背離了“仁心”,而專攻於“利慾”,以達到滿足別人與自已“私心”的目的,這就是“鮮矣仁”的原由。
宋代大學者朱熹曾解讀過這句話,他說:
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慾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廣老師評析:致力於“外在”之人,必為博取別人之歡心而掩飾自身的不足,所以說“人慾”氾濫,而“仁德”丟失。
大學者程頤也說:
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
用《道德經》裡的話講,就是:“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知道自已不知道,是有“上德”之人;而不知道自已不知道的人,就像一個明明生了病卻不知道自已生病的人。真的是極富哲理啊!!!
總而言之,古代各聖賢,都是極其注重“內心”的修養,而非致力於外表的修飾與偽裝。這一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深有體會,我不作多說,各自體會與感悟。
是與非、好與壞、對與錯、進與退,各憑本心,自作主張。
最後,廣老師希望每一位有緣的讀者,都能通過這篇文章,發現自已的本心,並去除掉一些“雜念”,恢復一絲“清明”,將“仁”之本心顯現出來。也希望諸位讀者從“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句話當中感悟到自已日後的行為準則,提升自身品德修養的高度,做一位“仁者”。
希望通過此講,能讓大家感受我們傳統國學內容的深邃,更喜歡漢字。歡迎大家點贊、轉發與收藏。
歡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評論,因水平有限,難免訛誤,還望大家不吝賜教,共同進步。
閱讀更多 廣老師講國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