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米格-31“捕狐犬”

1976年9月6日前苏联飞行员别连科开着米格-25叛逃日本,整个西方才如梦初醒,这就是一架用不锈钢做的战机。同样的双三战机,米格-25由于成本低廉,性价比高生产了1200架,而SR-71黑鸟仅仅才生产了32架。由于别连科的叛逃,“硅-2”敌我识别系统部件和机载雷达瞄准仪技术资料泄露,苏军被迫紧急研制换装新型瞄准仪,更换“口令”敌我识别系统。别连科还透露出一个重磅消息,苏联正在研制“狐蝠”的先进改型,这就是1981年开始服役的米格-31,北约代号“猎狐犬”(Foxhound)。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四架地面停放的米格-31和波音737对比

米格-31“猎狐犬-A”重型截击机,其最高速度为2.83马赫(巡航速度为2.35马赫),超音速航程约1300千米,亚音速航程约3000千米。该机的独特之处有以下两点:一是挂载的数枚射程高达约200千米的重型空对空导弹;二是该机具备在有或没有地面控制拦截(GCI)系统支持的情况下自主作战的能力。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减速伞弹出的瞬间

米格-31通过全面提升加工水平和应用更先进的冶金工艺,在保障材料耐热性能基本不变,飞机最大飞行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扩大了轻质合金在机体结构材料中的使用比例,大大减轻了相对米格-25的结构重量。不锈钢使用比例下降到了50%左右,轻质合金提升到33%,但是由于苏联始终无法突破钛合金焊接和机加工工艺,因此仍然无法使钛合金使用比例超过17%。由于机体延长、设备和乘员增加,米格-31原型机空重相对米格-25PD仍然增加近2吨。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米格-31头部特写,可以看到视野很差的雷达操作手后舱

和米格-25相比,米格-31的主要改进是更换涡扇发动机和航电。涡扇发动机降低了巡航油耗,增加了航程,但是降低了最大速度。安装相控阵雷达,具备多目标能力,增加下视能力以拦截巡航导弹。采用双人座舱适应航电系统的改进,具备飞机之间数据链通讯能力,实现协同作战。修改气动外形,改善低空低速飞行性能。但是“猎狐犬”完全不适合做任何空战机动,该机在低空做垂直和水平机动时的过载被限制在5g,在17000米高度以上进行超过2.2马赫超音速飞行时,过载降低为3g,和”狐蝠“一样这只是一款截击机。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米格-31的半自主编组任务

“猎狐犬”最大的改进来自于其可以可以完全摆脱对地面控制截击站(GCI)或预警机(AEW&C)的依赖,即所谓的半自主编组任务。这种编组战术在雷达覆盖不全面或根本没有任何地面雷达覆盖的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非常实用,也可以说这是一架飞行的“雷达”。一个米格-31四机横向编队可以扫荡一片广阔空域,每架米格都能覆盖140度扇区宽200公里的正面空域。在4机的雷达都设置在协同搜索模式后,这个编队可以扫描宽800-900公里的空域,搜索从贴地飞行到25000米高空的任何目标。“猎狐犬”长机负责指挥,可用保密APD-518数据链从其他三架飞机接收目标信息。这种战术在对抗敌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的大规模袭击非常有用,可以不依赖地面雷达就能对目标进行探测和攻击。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米格-31的扫荡任务

凭借米格-31的先进数据链,编队指挥官在扫荡任务中也可以把目标数据发送给处于最佳进攻位置的飞机,或命令编队向威胁最大的目标发射导弹。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挂载了长约8米,“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视屏截图

在苏联解体后新时期的俄罗斯防空作战要领中,强调多用途性能、机动空战性能的歼击机逐渐占据了主要角色,不仅其作战样式更符合现代战争需要,而且其运营和维护成本与用途相对单一的大型截击机相比也更占优势。为了生存,米格设计局甚至在米格-31BM上整合了Kh-31P、Kh-58这样的高速空地导弹,使米格-31转变成高速战术轰炸机。但是由于米格-31的高空巡航速度高达2.35马赫,因此除了作为标准的截击机使用外,它还是测试各种武器系统的有用平台。2018年3月1日,在俄罗斯议会联合会议大厅,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发表国情演说期间披露了俄正在发展的新型战略武器的情况,期间穿插着视频展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两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几周之后,俄罗斯便举行了总统大选,3月23日,普京以极高的得票率获胜,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七届总统。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配着“匕首”的“捕狐犬”

有消息称“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由陆基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发展而来,飞行速度可达10马赫,是标准的高超音速武器,主要用于用于摧毁陆上和海上目标,也包括美国的航母。这种导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高超音速和高命中精度,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就是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均无法拦截。该导弹从2017年年12月1日起已在俄罗斯南部军区机场进入试验战备值班状态,并陆续参加一些实弹发射演习。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匕首”机动突破反导系统

普京在演讲中表示,对“匕首”的评估工作已经完成。普京还透露,导弹“以高超音速飞行,比声速快十倍,在整个飞行阶段均可做出机动动作,这使其能够确保突破所有现有的——以及我认为也包括未来的——防空和反导防御系统,并将核战斗部和常规战斗部投掷到2000多千米以外的目标上”。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匕首”避开宙斯盾防空系统攻击航母

展示的视频中,一架米格-31起飞升空,导弹挂载在机腹中线上。导弹与飞机分离后,整流罩被抛掉,火箭发动机启动。导弹一路爬升到了平流层之上,且飞行方向发生了若干次变化。接下来是一段显示导弹击中目标的动画,包括一艘形似宙斯盾导弹巡洋舰的军舰和一艘航母。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米格-31

“匕首”发射视屏截图

“匕首”的服役,使得米格-31这种单纯的截击机具备了新的技能。就像李白的《侠客行》中说的一样“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捕狐犬”华丽的转身成为,能千里取上将首级的“刺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