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祕背後真相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傳奇,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做過乞丐、當過和尚,最後成為明朝開國皇帝,若不是心狠手辣、工於心計,如何能排除萬難,成為皇帝?但以老朱這樣的人,為何會忍受驕縱跋扈的宰相胡惟庸長達七年?

這七年胡惟庸不斷挑戰朱元璋的皇權,最終才有了胡惟庸案的發生;不過,胡惟庸謀反的疑點眾多,很多史學家認為,這根本是朱元璋一手策劃,而在朱元璋精心佈局下,他終於做到以前帝王不敢做的事!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傳奇

古代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宰相扮演著輔佐皇帝的角色,但某種層面來說,也制約著皇帝的決定,有制衡的意味;然而朱元璋是一位君權至上的人,怎能容忍有人可以挑戰皇權,為了防止官員權力過大以至於威脅到皇權,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的廢除宰相制度。

所以,朱元璋開始慢慢“培養”胡惟庸,任他胡作非為、結黨營私,只要他為害越大,就可以更顯出宰相制度的缺失,屆時便可以一舉扳倒流傳千年的宰相制度。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胡惟庸是由淮西開國集團的領袖李善長推薦而當上丞相的,洪武十年(1377年)九月,胡惟庸升任左丞相。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胡惟庸為李善長牽馬墜蹬

胡惟庸做了七年丞相,任期內在朝中遍植朋黨,不遺餘力地打擊異己,使得淮西集團的勢力不斷膨脹。

不過,胡惟庸犯的最大錯誤不是排除異己,而是在於很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他往往不向朱元璋請示,就擅自加以處理,這自然讓權力慾極強的朱元璋,深感宰相專權、皇權旁落的危機。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朱元璋發動了!當時胡惟庸稱其舊宅井裡湧出醴泉,此為祥瑞,並藉此邀請朱元璋前來觀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華門時,太監雲奇緊拉住韁繩,急得說不出話卻拼命指向胡家。

朱元璋覺得有異,立即返回登上宮城時,發現胡惟庸家上空塵土飛揚,牆道都藏有士兵。隨即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處死胡惟庸、陳寧等,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勳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胡惟庸案牽連致死者多達三萬餘人!


然而經歷史學家考證,並沒有太監拉韁繩從而阻止朱元璋進入胡家這回事。

雲奇這個人物也僅僅是正史捏造出來的;明代史籍中關於胡惟庸案的記載多有矛盾,因此關於其是否確實謀反,當時便有人懷疑,明代史學家鄭曉、王世貞等皆持否定態度;

也有學者指出,所謂的胡惟庸案只是一個藉口,目的就在於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結果是徹底廢除了宰相制度,大大加強了皇帝專制集權。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因此,很多學者認為,朱元璋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讓胡惟庸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設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徹底廢除宰相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