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作为一个麻麻,总免不了陪娃刷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系列就是我从今年过年到现在陪娃刷的最多的,从3到2再到1的顺序来回刷,反复了大概有二三十遍吧!科普文章讲,小孩子的这种反复刷片行为,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其实吧,对于大人来说,刷那么多次,也会刷出点新赶脚来。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新时代

1995是个疯狂电影年,电影诞辰100周年的当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一大批的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刺激1995》(《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七宗罪》、《勇敢者的游戏》、《阳光灿烂的日子》、《少女小渔》、《堕落天使》、《云中漫步》……都是在那一年涌现的好片,《玩具总动员》则开创了动画片的一个新时代。

那之前的动画片都是二维的,而《玩具总动员》则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出现,令人耳目一新。虽然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TS1的动画、特效都有点“渣”,但要知道,那是上个世纪的1995年。在技术上,《玩具总动员》甩开了同年迪士尼的《狮子王》好几条街,那时候的皮克斯还没有被迪士尼收购。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恶搞黑色经典

在故事设计上,《玩具总动员》也很有意思,表面看起来好像是玩具和孩子的故事,但其实里面被放进了很多其他电影的元素,很多黑色经典和B级片彩蛋。“巴斯光年”被处理成一个被玩具制造商灌输为一名拯救银河系的宇宙英雄的记忆,却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一个玩具。像这样的人物设定,在类似的科幻影片《第六日》、《宇宙威龙》、《银翼杀手》都能够找到对应。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当伍迪和巴斯闯进虐待玩具的小孩——阿薛的房间的时候,那个满头是刺的大头baby简直就是Q版的《养鬼吃人》;盒子中的绿色大手向前爬行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玩鬼》中也有这样相同的一幕;把玩具的各个部位畸形的拼接在一起的这个创意会让人想到《活跳尸》;当伍迪警告阿薛小朋友不要伤害玩具时,头部360度旋转明显是仿效《驱魔人》中经典的镜头。还有,阿薛家的地毯和《闪灵》一样……麻麻们,你们给娃看《玩具总动员》的时候,没想到在给娃看一部恐怖片集锦吧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而在TS2和TS3里,这种对经典电影的仿效和恶搞得到了传承,TS2恶搞《星战》的桥段,我看到那里总会嘿嘿笑,越看越好笑,越想越好笑。“I am your father!"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童心传承

《玩具总动员》系列有一个可以称之为绝妙的表现手法,那就是让玩具世界既存在于人的世界,但是又和人的世界没有基于任何手段的直接交流,两个平行世界各自审视又相对无言,唯一的区别在于从视觉角度去看人的世界是被动的,而玩具的世界是主动的。正是玩具们对人欲言又止的无奈造成了两个世界近在咫尺又远隔天涯的奇特感觉,这正暗合了现实生命和过往岁月永远不能相交的唯物状态,而这种状态是充满了忧伤的。玩具们的所有行为都在诉说着同一个话题——追寻旧日欢乐时光——而这也是每个人的心理诉求。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每个人都有童年,那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懵懂时光恐怕是一生之福,因为无知而无畏,因为无畏而无忧,在人们的回忆中童年连眼泪都是快乐的。但是长大成人的时光也是飞快的,快的让人来不及思考一刻和停留一天,特别是当这种成长经历了疼痛、忧伤和无奈之后,怀旧在很多情况下成为了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

看同一部电影20遍是什么感受?

作为《玩具总动员》三部曲的终结篇,TS3为安迪和玩具们安排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结局。玩具对儿童来说,不仅仅代表着一种生活乐趣和精神依赖,更成为漫漫人生路中不可磨灭的生命坐标,也许我们不能像安迪一样经历与玩具之间那么戏剧化的聚散依依,但至少影片会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度过寂寞童年的玩具们,对大多数人来讲,恐怕也没有机会像安迪一样为这些昔日的灵魂伴侣安排一个至少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归宿的,它们不知所踪的命运是否会在《玩具3》的感召下撩拨你的心弦,是考验你的童心和情怀的试金石。安迪和小女孩邦妮的对话实际寓意着童心的传递和延续,仅凭《玩具3》这最后20分钟,就足以让这部影片不朽,这也是皮克斯动画真正的价值所在。

皮克斯准确地把握了人们成长的心灵轨迹,把一种惆怅的怀旧情怀巧妙地掩藏在看似轻松搞笑的剧情和令人愉悦的色彩之中,这种匠心独运几乎做到了大小通吃,润物无声而又直击要害,让人不禁感慨原来似水流年皆是情。

————————分割线————————

据说,4月26日迪士尼二期玩具总动员区要开了,嗯~我的皮夹子又在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