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否真的是“暴君”?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否真的是“暴君”?

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因為秦始皇推行“嚴刑峻法”的法家學說,而其後中國曆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如賈誼的《過秦論》等。秦始皇被很多文學家修飾成暴君,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秦始皇好大喜功,修長城,靈渠,秦直道,阿房宮,遠征百越,秦始皇陵,無一不是耗費人力物力的巨大工程,所以說秦始皇是暴君一點也不為過。

但歷史上的秦始皇真的如史學家說的那樣不堪嗎?非也,至少我個人認為不是。春秋戰國持續幾百年,幾百年間,發生無數戰爭,死傷無數生靈。春秋戰國無義戰,所有的戰爭都是為了利益。到秦始皇時,經過秦國數代先祖的努力,秦國已經具備了統一天下的野心和實力。而長期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也都盼望著天下一統,不再受戰亂之苦。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就是以戰爭阻止發生戰爭的過程。

秦始皇修建長城,是為了有效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一方面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以利國家的統一,從而全部拆毀了內地的諸侯互防長城.另一方面,出於抵抗匈奴,加強國防的需要,不僅沒有拆毀邊地長,而且在上述秦趙燕王國邊地長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大規模地加以修葺,連接和增築,遂出現了我國曆史上聞名古今中外的秦代萬里長城.。秦代之所以大修萬里長城,並不是因為國力虛弱,秦軍怯戰,敵不過匈奴的強大,而是由於古代中原農業經濟民族同北方遊牧經濟民族的矛盾特殊性所致.農業生產需要和平統一安定的環境,以利耕耘收穫,發展經濟和文化.而遊牧民族則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處於向奴隸制轉化階段的匈奴,其統治集團富有侵擾性和掠奪性.中原以大軍出擊,匈奴則遠走他遁,大軍一撤,擾掠如故。這就是自戰國中期以來秦趙燕大修邊地長城的根本原因。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否真的是“暴君”?

長城

靈渠的鑿通,溝通了湘江、灕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為秦王朝統一嶺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大批糧草經水路運往嶺南,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秦軍在百越戰場上兵鋒凌厲、勢如破竹。公元前214年,即靈渠鑿成通航的當年,秦兵就攻克嶺南,隨即設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將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閩中郡,使秦朝郡級建置達到40個,形成了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的國家。 靈渠連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佈華東華南的水運網。自秦以來,對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來,都起到了積極作用。靈渠雖經歷代修整,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否真的是“暴君”?

靈渠


秦直道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高速公 路”,是“天下第一道”。秦始皇下令修建這條道路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為了抗擊匈奴。這條路從咸陽所控的甘泉 宮(今陝西省淳化縣)開始,一路向北,直通 邊塞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市麻池古城),全長 700多千米。多年前,秦朝的軍隊在這條平均寬 度30米的寬闊大道上,只需三天三夜時間,就 能從咸陽疾馳到河套前線。由於有了這條“高 速公路”,很長一段時間,匈奴“人不敢南下牧 馬,士不敢張弓抱怨”。

而被人詬病的秦始皇陵墓,則成為了世界第八大奇蹟。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國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輝煌的一頁,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榮華富貴全部帶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宮殿是陵墓建築的核心部分,位於封土堆之下。《史記》記載:“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異怪徙藏滿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否真的是“暴君”?

秦始皇陵兵馬俑


至於“焚書坑儒”這件事,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儒生”(讀書人)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稱讚過去的而議論現在政策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這種措施引起許多讀書人的不滿。第二年,許多方士(修煉功法煉丹的人)、儒生攻擊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調查,將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歷史上稱這些事情為“焚書坑儒”。“焚書坑儒”根本原因在於: 秦始皇吞併六國後,需要全國一個聲音以維護國家的統一。 這與漢以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一個道理,都是大革“文化之命”。只不過一個是硬暴力、一個是軟暴力罷了。

總之,秦始皇並不是大家以為的暴君,那麼為什麼他一直被許多人視為暴君呢?這裡面有許多歷史原因,因為歷史上向來有成王敗寇論,你失敗了,大家就可以隨便罵你。漢朝的學者賈誼,他為了表明漢朝政權的合法性當然要強烈貶秦朝了,他在他的著名的政論文《過秦論》裡第一次定論“暴秦”,把秦始皇定位為暴君,但漢承秦制,不可否認。他說秦始皇“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之首”“仁義不施,以暴虐為天下始”等等。簡直比司馬遷對秦始皇的定性嚴重多了。這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我個人則認為。秦始皇開天闢地,統一華夏大地無愧為上下五千年來華夏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