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喜報!

喜報!

龍巖地質公園

正式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龍巖市申園辦傳來好消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秘書處公佈了全球22處2020年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候選名單,中國的福建龍巖地質公園和貴州興義地質公園名列其中。

世界地質公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出的世界級品牌,目前全球共有世界地質公園147個,其中我國佔有39個。

龍巖地質公園

我市申報的世界地質公園主要由冠豸山、梅花山(含中國虎園、古田會議會址群)、紫金山、新羅江山黃連盂等4個景點組成,範圍2175平方公里。

龍巖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資源豐富,以梅花山大型複式花崗岩體、冠豸山巨厚紅層沉積和丹霞地貌以及紫金山超大型斑岩——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為主要特色。

特殊的構造位置和複雜的演化歷史在龍巖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山水地貌,孕育了以梅花山為主體的天然森林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群落,並保留了當地客家人與地質遺蹟相融合過程中沉澱的培田山水圍屋、四堡書坊等獨特的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國際地學意義和科普美學價值。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

龍巖地質公園的多彩風姿

01

自然地理

★梅花山複式花崗岩體——華南多時代花崗岩的縮影


花崗岩是大陸地殼的重要岩石組成,是理解大陸地殼形成和大陸構造的鑰匙。華南多時代、大面積分佈的花崗岩是華南最顯著的地質特徵,具有悠久的研究歷史。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廟金山

★紫金山高硫化淺成低溫熱液銅金礦床——世界級超大型銅金礦床


紫金山銅金礦床是中國首例發現的環太平洋火山-岩漿帶中典型的高硫化淺成低溫熱液金屬礦床。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紫金山銅金礦床


★冠豸山巨厚紅層沉積和丹霞地貌——中國東南部晚白堊世伸展構造的記錄


晚白堊世,古太平洋板塊俯衝方式由早期前進式俯衝轉換為晚期後撤式俯衝,在中國華南形成了長期伸展拉張的構造環境。


▼水中丹霞峰叢(手機橫著看更美)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石英砂岩地貌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黃連盂石英砂岩崖壁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黃連盂江山睡美人(石英砂岩峰叢地貌)

★千姿百態 賴源溶洞


賴源溶洞曲折幽森,洞裡地下河水流潺潺,晶瑩剔透、五彩繽紛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瀑布、石盾、石花、鵝管、邊石壩、鈣化池琳琅滿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賴源溶洞


02

生物多樣性


龍巖地質公園擁有閩西最集中的天然林,大面積分佈的花崗岩、火山岩風化殼為植被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龍巖地質公園被譽為“北迴歸線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生物物種基因庫”,這裡不僅是世界瀕危動物華南虎的故鄉,還是金斑喙鳳蝶等國家級保護動物以及鍾萼木、南方紅豆杉、傘花木和桫欏等珍稀植物的共同家園。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華南虎


03

歷史與文化


龍巖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發祥地,客家人遷徙、客居的過程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寫照。以培田山水圍屋、四堡書坊、冠豸山書院群、竹貫古村落和雲龍橋等為代表的古建築,和以閩西元宵節慶習俗(遊大龍、走古事、賞花燈、燒炮)、雕版印刷技藝、龍巖採茶燈等為代表的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於客家人認識自然、融入自然的智慧,它們共同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培田古村落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姑田遊大龍


申創世園歷程


2016年我市整合冠豸山、梅花山、紫金山等優勢資源,啟動開展“龍巖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工作。


2017年12月,龍巖地質公園順利通過國土資源部的第十批世界地質公園專家推薦評審會。2018年1月被正式確定為2020年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送的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單位。


獲得申報資格後,今年4月我市向省林業局報送了申報意向書,9月由省政府向國家林草局提交申報材料,再由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正式申請材料。


今年12月,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名單。


明年5-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派專家來龍巖進行實地考察評估。


好消息!龍巖地質公園入列“世界地質公園”候選地


預祝

龍巖成功

創建世界地質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