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走西口”與今日內蒙古漢族佔據多數的歷史成因分析】


作者:陳利文,出生於內蒙古武川縣,祖籍山西,文字工作者。


作為與“闖關東”“下南洋”一起聞名於世的“走西口”,共同構築成了中國近現代移民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哥哥走西口,妹妹也難留。止不住的傷心淚,一道一道往下流”。在我們內蒙古,只要人們提起這首流傳幾百年的《走西口》民歌,幾乎人人都能哼唱上幾句,不論婦孺。

電視劇《走西口》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走西口”這麼一個歷史創舉,但事實是:當年山西人走西口去經商做生意的人只佔很小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是去開荒種地的農民,這是由中國曆來是個農業大國決定的,電視劇會有種都是過去做生意的錯覺。


走西口不同於一般的到西口外,它多是迫於無奈,背井離鄉出走的,而且人數多、範圍廣、影響大,屬於一種重大的移民現象,同時從時間上來說,大體是起於17世紀中葉,止於20世紀中葉,歷時近300年。


“走西口”具體是從何時真正開始的,其實更早的漢代移民不能算進去,真正形成大規模人口移民的,是從明末算起:明末山西一部分白蓮教民眾收到政府打壓,為了尋找一條活路,在白蓮教首領的帶領下,到達了今天呼和浩特的土默川平原(土左旗、和林縣、土右旗、清河縣等),開始開荒種田。


據呼和浩特原歸化城先農壇石碑記載,漢族人到口外種地,始於康熙三十一年,即1692年,又據河曲縣記載,在康熙三十六年,即1697年,皇帝批准鄂爾多斯部的請求,在“河保營”開闢漢蒙交易,又“準漢民墾蒙古地,歲與租籽”。


清朝早期,是封閉蒙境的,咸豐年間,“開放蒙境”政策實施後,以山西人為主的“走西口”移民開始大規模興盛。


那時候從山西、陝西到口外墾荒的漢族人多達幾十萬,到達現在的集寧、呼市、包頭、河套一線。在今天的呼市,有些地名就是當年走西口留下來的,如“岱洲營”,這是由山西代州(現在的代縣)人聚焦而形成的,比如我的老家武川縣,有條“晉商貿易道”,留下了關帝廟、武聖關帝村、侯馬村等地方,與蒙語起的地名形成了顯著的“山西”特徵。


● 由於篇幅所限,這篇先寫到這裡,下面為八條當年“走西口”的線路:


口裡的人走西口外,有多種多樣的走法,其中所走的線路也是很多的。近代以來,有不少的學者沿著走西口者的足跡進行了追尋,歸納出了一些走西口的路線。從大的走向來說,走西口可分為三條,即西線,陝北線;中線,晉西北線;東線,雁北線。細分則有很多,據《中國二人臺藝術通典》記載,走西口共有八條路線,從西向東依次是:


1)、花馬池線

花馬池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本地人出走口外,向北越過萬里長城,順著黃河東岸到達陶樂,在黃河向北流經的沖積平原上墾荒,或向東進入鄂爾多斯諸旗。


2)、神府線

陝西省榆林、橫山、靖邊、神木、府谷一帶人走西口,須北出長城,走大路途經大柳塔、納林,途經毛烏素沙漠,進入鄂爾多斯地區。若到包頭或後套,則須穿高原、跨黃河。


3)、河保線

即山西省河曲縣與保德縣,這裡的人走西口,在河曲西門外的黃河古渡口上船,渡過黃河後,進入十里長灘,而後北上。或於鄂爾多斯地區沿途定居,或再渡黃河,繼續北上,到達包頭、後套等地。因而在《走西口》劇中,有“坐船你要坐船艙”的唱段,則是走西口人的真實生活寫照。


4)、偏右線

即山西省偏關、平魯、右玉、左雲等相鄰各縣走西口的路線。這一帶人北上經過殺虎口,北出蠻漢山到達內蒙古的清水河、和林格爾、涼城、托克托縣等,繼而北上過大青山,到達武川、固陽等地落腳。


5)、雁門關線

山西省忻縣、定襄縣、寧武縣、崞縣、代縣等人走西口,北上雁門關,有大道可通行。一般經商者多經此路,有驛站可通郵,系兵家必爭之地。


6)、大同線

從大同北出,經過豐鎮縣,進入察哈爾草原,其人多在豐鎮、卓資山、商都、集寧等地落腳。


7)、馬市口線

河北省懷安縣、陽原縣,山西省天鎮縣及桑乾河南岸等地的人走口外,均北上馬市口,穿過長城抵達興和縣,繼而到達察哈爾右翼前旗、中旗、後旗以及河北省尚義縣等地。


8)、張家口線

這是走西口的最東線。過大鏡門,繼而北出壩上,抵達察哈爾草原,在今河北省張北縣、尚義縣、康保縣以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諸旗和赤峰市等地落腳。


作者認為,在從花馬池到張家口長達2000裡的長城線上,走西口的路線不可能僅此八條,而是很多的。真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據史載,僅河曲就有20多個口子,如石梯隘口、鎮河口、司河口、水門口等。可見人們當年走西口,儘管有長城阻礙,但口子還是很多的。

歷史|“走西口”與今日內蒙古漢族佔據多數的歷史成因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