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無論哪裡,只要存在著自卑感,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充分理由。哪兒一定有某種卑劣的東西,儘管我們尚無法確知詳情。——〔瑞士〕榮格《談話錄》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心理

一,要強,虛榮,自負都只是表象。很多人至今不明白,自卑心理可能是原生家庭的造成的,

以下這些場景你經歷過嗎?

1,父母認為你不行,你就真的不行嗎?

人和人不一樣。從基因的密碼不一樣開始,每個個體就有了自己的性格和特殊的天分。

很多小孩在成長過程中被教育什麼事簡單,什麼事很難。其實這些只是長輩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的,對你不一定適用。

然而,時代不一樣,所處環境不一樣,人的天性不一樣,或許那些在前輩看來不可能不可思議的事情,換一個人換一個時代就會是簡單的。

既要認清什麼限制是天然存在的,比如人不能像魚一樣生活在水裡還悠然自得,盲目模仿魚的生活方式只會讓你嗆到斷氣。

也要相信自己的潛力,比如,你可以學習游泳,人類可以通過觀察實驗發現並使用電,火等等。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心理


2,因為貧困就不能覬覦富裕的生活嗎?

也許童年小夥伴在攀比玩具的時候,你的母親一次一次無情的拒絕你買玩具的願望,“我們買不起,那是有錢人的玩具。”“別看了,我沒錢給你買。”漸漸的在你心裡形成了自己很窮,被人看不起,被人取笑,被人排擠的陰影,你甚至開始逃離人群。

3,因為來自單親家庭而擔心朋友看不起你嗎?因為父母身體有缺陷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抬不起頭嗎?因為父母之間的吵架和暴力行為對婚姻感到恐懼嗎?

不要把別人的過錯當成是自己的責任。父母是人不是神,他們也會犯錯。但那不是你的錯,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那樣的人生。

你只是不幸出生在那樣的環境裡,她們的責任只是把你養大。但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把自己變成期望的樣子,努力獲得自己幸福美滿的人生。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孤獨


二,一個自卑女孩的故事。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自卑的女孩,母親殘疾,父親年邁,長的還算漂亮,但她內心認為自己屬於下等人。

幾年前,她找到一個比自己大近20歲的男人談戀愛,對方工作不穩定,月收入3000左右,假期偶爾帶著她出去旅遊,她於是非常感動。

父母阻止她們的戀愛,但她的答覆卻是:“我知道我們家很窮,能找到這樣一個看得起我的人,我已經覺得很知足了。”漸漸的她開始遠離家庭,但常常回家偷生活費。衣食住行也越來越依賴那個男人。

我從她父親那裡聽說了她的事。她父親說:“一個大學畢業的人了,工作也找不到,她已經不好意思回家,不好意思見父老鄉親了。”

那時候微商很火爆。我建議她到公司做銷售,由於她比較內向,剛開始我建議她用微信和客戶溝通,鍛鍊溝通能力。培訓的時候她很用心,看得出她有改變自己現狀的願望。

然而第二天她母親到公司找到我,像對騙子一樣對我咆哮:“不許讓我女兒從事與網絡相關的任何工作,她也沒有那個本事吃那口飯。”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心理

我希望能給這個單純善良女孩子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然而,無論我如何虎口婆心地和她母親解釋:互聯網是多麼便利;她女兒是如何需要通過這樣一份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建立她的自信,克服自卑,早日獨立養活自己等等厲害關係。

她的母親完全不聽我的解釋,依舊堅持我行我素,氣憤的甩了10幾次狠話“反正就是不許我的女兒從事與網絡相關的任何工作!我要讓她當老師,穩穩的有飯吃。”(其實她女兒是中專學歷,已經考了3年專升本沒考上)

她走後急忙打電話要挾她女兒,以死相逼讓她停止從事網絡相關工作,她也只好作罷。我很無奈,幫人不過盡人事,聽天命。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心理# #情緒#

她事後和我說:“ 感覺我就是被父母從小綁在身邊,哪兒也不能去,什麼都不能做,還不能違逆他們,要不然就來道德綁架那套 ”。

“表面看著很民主,其實我們就是他們的私有物品,讓我們去完成他們那一輩的遺憾”。

我這才明白,她的自卑原來是父母各種限制下的產物。父母沒文化,又給他灌輸了家裡窮被人看不起,讀完大學就一定要多麼風光才能見人這樣的思想。

其實很多陰影不過是自己製造的心魔罷了。

大學畢業又如何,不管過的好不好,不偷不搶不影響別人就好。畢竟你窮,取笑你的人不會接濟你,你富,也沒有義務分給懶人。人真正該做的不是活在別人的眼裡,而是踏實的活好自己。

至於貧窮還是富裕,自己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的,不是嗎?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情緒


三,如果想逃離自卑心理的控制,你必須認清自卑來源,與本性或者本能進行一場深度較量。

潛移默化的力量巨大,抗爭本能,醜小鴨才能變回白天鵝。

勇敢正視原生家庭造成的自卑心理,掩耳盜鈴只是欺騙自己。

旁觀者清,自己回家當一次旁觀者,去父母身上找自己的影子,去成功者身上找正確的思維。

無需指責父母的錯誤,他們和你一樣矇在鼓裡,甚至因為沒有你的經驗和見識,他們是無法理解你所說的道理的。


心理學:脫離原生家庭的自卑心理,是你成為更好自己的開始

家長

一個沒有見過大海的人,你和他說水是藍的,他一定當你是騙子。你要是膽敢和一群只見過小溪的人說水是藍的,你被當成神經病才是合理的結局。

必要的話,你可以借外出上學或者打工的名義遠離自己的原生家庭,重新梳理和打造自己。

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財富自由,獲得實力派安全感。等你擁有了金錢和時間,你就有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往世界各地的旅行,會讓你有更寬闊的視野和高雅的靈魂。

你無需輕視自己,因為你可以選擇變成更好的自己。成長充滿痛苦,但也不乏樂趣,也許這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每天分享古人真理,探索理性與感性的平衡點。#心理健康# #自卑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