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已逝,相忘江湖

2018年的十月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十月,小编还没从李咏在美国逝世的痛惜中回过神来,今天,2018年10月30日,一条重磅炸弹又把小编炸蒙了:“香港01”10月30日消息,一代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笔名金庸)病逝,终年94岁。

金庸逝世了,江湖上的那个大侠真的相忘于江湖。​


金庸已逝,相忘江湖

金庸,原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查良镛于19世纪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笔名“金庸”著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如《射鵰英雄传》、《神鵰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雪山飞狐》《鹿鼎记》等,其作品更屡被翻拍电影。


金庸已逝,相忘江湖

20世纪50年代,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风靡香港,正当其时的处于香港文化气候变化的氛围中。1949年前后的香港,大批商人、文化人、政治家和他们的财富一起涌入香港,改变了香港的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香港当时流行三种语言,普通话——有些还用文言文、广东话和英语,主要是广东话和英语。除了南来香港的,很多人不怎么懂普通话。金庸的文字是纯粹的汉语,实际上既继承了明末清初的文学传统,又吸收了汉语现代文学的词汇和语法,很通透。金庸小说的空间非常辽阔,从蒙古草原至回疆戈壁,从江南风光至中原江湖,从帝都至大理,想象驰骋万里江山,大大慰藉了香港移民“北望神州”的文化乡愁,也拓展了香港本地人的兴趣。对当时的香港来说,突然看到那么规范的文字,“非常新鲜”,又“特别吸引人”。


金庸已逝,相忘江湖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获颁荣衔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是一代杰出报人、是学者、是华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见证了上世纪中国无数重大历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笔;1989年,《明报》创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长职务;90年代,金庸将《明报》集团卖给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

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真是相忘于江湖了。

再见,大侠;再见,江湖。

金庸已逝,相忘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