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颗行星叫“金庸”

天上有颗行星叫“金庸”

天上有颗行星叫“金庸”

天上有颗行星叫“金庸”

金庸的小说屡次被翻拍成影视作品,这是部分影视作品剧照。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1924年出生的金庸著有《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其小说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除了武侠小说的成就外,金庸还是知名报人、社会活动家。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将一颗由北京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2017年,香港文化博物馆开设常设展馆“金庸馆”。

金庸的突然离世引起极大反响,很多武侠迷、影迷发文悼念,有网友称“大师陨落,从此世间再无江湖”。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求学时曾遭两次开除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1948年移居香港,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

而金庸族谱旁系姻亲关系中,也有很多大家熟悉的名字,比如:徐志摩——金庸的表哥;蒋百里——金庸的姑父;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

在书香环境的熏陶下,金庸度过了安逸的童年时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没有在战乱的颠簸流离中颓丧。

15岁的时候,金庸和两位同学一起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这个书做得很成功,让他们赚了很多的钱。

有人说,金庸是最会赚钱的文人侠客,这一点,金庸在中学时候就已颇显锋芒。而看起来温和宽厚的金庸,年少时性格也有十分狷狂的一面。上高中期间,因不满学校的某些行为,他写文讽刺过训导主任,因而被勒令退学;在大学时,他也与训导长争辩过,结果便是遭遇了平生第二次开除。

从查良镛到金庸,创造一个个经典侠义江湖

求学期间的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外交官。但因历史原因,他跟外交官的梦想擦肩而过。

命运把他带进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1946年秋天,《大公报》刊登启事: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三名国际电讯编辑。金庸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千里挑一,进入上海《大公报》。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查良镛被派到香港工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开始武侠小说的创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

1955年,《大公报》下一个晚报有个武侠小说写得很成功的年轻人,和金庸是同事,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即将完结,而他的创作又到了疲惫期,于是,报纸总编辑邀请金庸将武侠小说继续写下去。

虽然此前从未写过小说,但凭借他对武侠小说的了解与喜爱,金庸还是答应接替梁羽生的任务。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镛字拆开,做了一个笔名,《书剑恩仇录》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侠作品,作品一炮而红。

此书成功之后,金庸又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碧血剑》、《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等作品,一时间风靡全港。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80年代初,广州一家杂志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金庸的武侠小说正式进入内地,并受到极大欢迎。时至今日,即便你不曾看过他的原著,由其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部经典影视剧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长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读者遍及全球,被喻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时,不少读者为之遗憾。

杰出报人

“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武侠小说大家或许是金庸享誉最盛的身份,但报人的标签在金庸的一生中也不可磨灭。

1948年,《大公报》将其派入香港时,金庸只有24岁。当时的香港与上海相比,并不发达,但金庸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

作家李敖曾在节目中批评金庸武侠小说“那写的什么玩意”,他说侠义部分金庸自己没一样做得到,“不讲真话、不做真事”。但作为报人的金庸,似乎并不是李敖所说的那般。

1959年,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便是看不惯《大公报》所报道的“虚假事实”。他说:“我办《明报》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他的社评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侠小说,几乎也是以日更的节奏推进,数十年间无间断。

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1972年封笔;1989年卸任《明报》社长职务;90年代将《明报》集团卖给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在完成了一次次谢幕后,这次,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

再见,金庸;再见,江湖。 ■据新华社、北京青年报等

晚年

81岁再当学生

金庸写了十几部武侠小说,部部经典。虽然他的名气响彻中外,历史、政治等知识信手拈来,但他依然觉得自己学问不够。因此即使是在获得剑桥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后,金庸坚持选择作为普通学生申请就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那时的他已经是81岁高龄。

在剑桥读书时,金庸同普通学生一样。背着双肩包,里面放满了课本。有一段时间金庸还会骑着车上课,但因为太太担心会发生危险而就此作罢。

在剑桥上学,金庸又变成了那个别人不太关注的查先生。不再有知名作家光环、不再是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他做的一切都“不为学位,只为学问”。

有学生想找金庸拍照、签名。金庸说:“我现在是学生,不是作家。等我不是学生的时候,我再和你坐下来一起吃饭、喝茶。”

名言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

悄然离去

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会好奇,金庸到底跟他笔下的哪个人物比较像。是机灵圆滑的韦小宝?老实憨厚的郭靖?还是优柔寡断的张无忌?

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而被称为“查大侠”,但是金庸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朱蛤神功好像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斗酒时却大派用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段誉博学多才、善良固执,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老先生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延伸

金庸作品中的经典之句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射雕英雄传》

●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笑傲江湖》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

——《天龙八部》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天龙八部》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倚天屠龙记》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书剑恩仇录》

●做人要能瞎蒙,就瞎蒙,生活尽量放轻松。

——《鹿鼎记》

●你有苦说不出,那才是真的苦!——《天龙八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