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股權槓桿:用少量的自有資金控制大量的外部資金,以小博大


金字塔股權槓桿:用少量的自有資金控制大量的外部資金,以小博大

什麼是金字塔股權架構?

金字塔持股結構指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間接持股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控制鏈實現對該公司的控制。股權結構像一個金字塔一樣,呈現為多層次、多鏈條的集團控制結構。結構中,最上面的是實際控制人,中間的是持股公司,最下面的是目標經營公司。

從塔尖開始,通過控制中間持股公司向下發散,控制處於鏈條末端的經營公司。

金字塔股權結構形式

根據控制鏈條的不同,金字塔股權結構可分為單鏈條控制結構多鏈條控制結構。根據控制層級的不同,可分為雙層或多層控制結構

金字塔股權槓桿:用少量的自有資金控制大量的外部資金,以小博大

金字塔股權架構圖

實現“錢權分離”

在控制鏈中,有兩個概念:現金流權和控制權。

最終控制權:即話語權,單鏈條控制結構中為這條控制鏈中所持有股份最小值;多鏈條控制結構中為所有控制鏈中最小的投票權比例之和。

最終現金流權:是指對目標經營公司的財產權,單鏈條控制結構中為其持有這條控制鏈上的所有股份的乘積;多鏈條控制結構中為所有控制鏈的現金流之和。

控制權和現金流權的分離度=最終控制權➗最終現金流權,分離度越大表明便表明“錢”和“權”分離得越大。

例如,實際控制人甲的最終控制權為51%,最終現金流權為26%(=51%x51%),分離度≈1.96。

例如,實際控制人乙的最終控制權為25%(=15%+10%),最終現金流權為5.385%(=60%x40%x15%+51%x35%x10%),分離度≈4.64。

多鏈條和多層級的金字塔組成了立體金字塔控制結構。隨著控制鏈條和控制層級的增多,現金流權和控制權將進一步分離。控制的資金金額越大,結構就越複雜。

金字塔股權槓桿:用少量的自有資金控制大量的外部資金,以小博大

復興國際上市前的股權架構圖

金字塔股權架構的特點

1、槓桿原理,以小博大

從金字塔架構中可以發現,實際控制人甲在A公司只出資25.5萬,但通過間接控股,便可以擁有對目標經營公司51%的話語權,同時也控制了其他股東73.5萬(=50*49%+100*49%)的出資。金字塔結構頂端的控股股東可以用少量的自有資金控制大量的外部資金,金字塔的鏈條越長,控股股東用同樣財富控制的資產規模就會越大,從而實現以小博大。

金字塔股權槓桿:用少量的自有資金控制大量的外部資金,以小博大

2、實現高效融資

正因為金字塔結構的槓桿原理,實際控制人可以用少量資金控制大量外部資金,因此金字塔結構也成為一種高效的融資工具,通過金字塔集團層層控股,可以以最少資金控制儘量多的資源。我國有不少企業集團通過複雜的金字塔結構,以幾億或幾十億的資金,控制著數百億的資金。

從理論上講,只要層級足夠大,終極控制股東為了能夠控制處於底端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所擁有的終極現金流權比例可以降至足夠小。

3、股份公司“錢權分離”

按照一股一票原則,控制權與現金流權本應一一對應。但終極控制股東藉助金字塔持股,以少量現金流權獲取了更大的控制權,實現了持股比例和分紅比例不一致。也因為《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後,股份公司股東無權在公司章程中約定分紅比例,無法做到同股不同權,所以金字塔架構多用於控制上市公司。


點贊、收藏、轉發都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