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对外的称谓上区别还是非常大的,最开始和其他国家开始接触是在汉朝时期,当时和匈奴在和谈的时候,我们就称呼自己为大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我国使者在出使西域和中亚各国的时候沿用了汉朝初期对外的称谓,称呼自己为大汉,我们称呼其他国家也会加一个大字,比如大月氏。后来到了唐朝时期,凭借“贞观之治”创造的强大国力,唐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时和日本、安息等国家在接触的时候,我们称呼自己为“大唐”,因此其他国家称呼我们为唐人,这就是世界上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的原因。

但是到了元朝时期,我们称呼自己则是“中国”,明朝时期则是使用“大明”的称谓,清朝时期就又变成了“中国”,我们现在说起来都清朝怎么怎么样,但是对外的称谓可不是这么随意。在1689年的时候,我国和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其中就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我国在与外国交流的时候用的称谓就是中国。当然了历朝历代的称谓都有所不同,但是就算不是“中国”,也会使用当时朝代的国号,在这个国号前面加一个“大”字,所谓的大汉、大唐、大明就是这么来的,唐朝之前我们称呼其他的国家也会加一个大字,但是唐朝之后就只在自己国号前面加大字来,彰显我国万国来朝的地位。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


1636年4月皇太极开始使用清朝第一个皇帝的尊号,把我国的国名从大明朝变成了大清朝,这里用的是变成而不是更改,这就是表明清朝是在明朝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所以我们在清朝史书上将皇太极称为大清朝的第一任皇帝,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错误的。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民族的名字,我们从这儿就可以看出他的雄心壮志。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


后来到了近代时期,因为对外战争的屡次失利,导致清政府开始和外国侵略者频繁地签订不平等条约,在《南京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中,清朝使用的国号是“大清”,但是因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个明显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有些不合适了,于是在1844年的时候,清政府第一次在条约中将称谓改成了“中华大清国”,从这个“正式名称”的改变我们就能知道,当时中国的状况已经不容乐观了。在后来清朝的自我称谓就没有多大的改变了,但是当时外国侵略者的名字,在我们眼中就有些讽刺的意味了,

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


比方说比利时、荷兰这些国家,我们称呼他们叫做“大比、大荷”,这样和我们国家“大清”的称呼差不多,能给国民一种和世界强国平起平坐的味道。其实这不过是清朝政府自欺欺人的手段罢了,我们能从名字上假装自己和这些世界大国平起平坐,但是实际上的处境没有一点改变,依然是被其他强国碾压的状态,仗打输了签订赔款条约的时候,给比利时、荷兰的赔款倒是一分不少,国家的强盛不是口头叫出来的,只有真的强盛,无论我们的国号社会什么,其他国家都会尊重你。清朝的“正式名称”是什么?在不平等条约中,清朝这样称呼自己。各位网友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