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上,她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並列第四名,是獲獎的熱門人選。

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第一反應是問:“她是誰?”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也許殘雪在國內很小眾,但在國外,她是被翻譯出版最多的女作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突圍表演》《黃泥街》等。

美國知名作家蘇珊⋅桑塔格對她的評價是:“如果要我說出誰是中國最好的作家,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殘雪’。雖然,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的中國人聽說過她。”

對於自己的入選,殘雪顯得雲淡風輕。她說,只是入圍,不必都來找我。

諾貝爾文學獎也於昨晚揭曉,今年是雙黃蛋,獲獎者是兩位國外作家,殘雪落選。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殘雪就像是少林寺的“掃地僧”,面對突如其來的曝光度,依舊保持低調淡然。

這位並不為大眾熟知的作家,一直以自己的節奏生活,活得肆意豐盛。


成功的關鍵,是體內不息的衝動

殘雪原名鄧小華,生於1953年,很小的時候她的父親被安排在郊區勞教,一家八口人擠在簡陋的房子裡,雖然過得苦一點,但她的記憶裡,還是愉快的。

從小她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上幼兒園時父母要她表演一個節目,她死活不願意跳舞,憋到大哭,掃了全家人的興。

上學之後,她也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學生,尤其不愛發言,如果被老師叫到了,就會漲紅了臉,聲音細如蚊蠅。

唯一擅長的事情是閱讀。為了從熟人那裡借到一本小說,她可以一天跑30里路。上午看完,下午去還書。一本好書反覆閱讀、抄寫,甚至可以蒙著透明紙把插畫描摹起來。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對書痴迷如此,她回憶自己是:

一本好書可以使我連續一個月生活在白日夢當中。那種夢就如同電視連續劇的回放,就連角色對話的語氣之精微都能全盤保留,當然也被濃濃的自我的色彩所浸透。

十六歲那年,她的父親挨批鬥,母親被下放,兄弟姐妹也被下放到農村,只剩她一個人留在城裡。

之後,殘雪進入一家街道工廠當銑工,做了整整八年,在底層社會的磨礪,成了她文學上的一份養料。

她的哥哥鄧曉芒說:

那八年時間對她來說恐怕既是不堪回首的地獄,但同時也是洋溢著生命之光的天堂……她的文學靈感有很多源於八年街辦工廠對她的薰陶。”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26歲,因為結婚生子失了業,做了幾年的全職母親,生活苦悶。她決定和丈夫一起自學縫紉,養家餬口。

和丈夫熬夜幾個月琢磨縫紉技巧,在家裡的舊縫紉機上反覆練習,終於慢慢接到了第一單生意,然後帶了幾個徒弟,日子慢慢好過了。

殘雪心裡仍放不下自己酷愛的文學,代表作《黃泥街》就是在做裁縫時寫下的。

白天量體裁衣,帶小孩,有靈感時就隨手記下,晚上點燈,整理好白天的思路,一點點擴充文章。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兜兜轉轉,她還是拾起了內心最熱愛的事情,這讓人想起了餘華,做了幾年牙醫,還是熄不掉內心想創作的慾望。

殘雪在博客裡寫道:

我成功了,並不完全是俗話說的’有志者,事競成’。關鍵的關鍵是你體內那不息的衝動,以及頑強的意志力。

一個人如果能始終忠實於自己的衝動,不為外界的蠅頭小利所動搖,他總會達到某種自由的境界。”

好的生活,是按自己的方式過一生

哥哥鄧曉芒曾對年輕時的殘雪痴迷學英語頗為不解,每天邊帶孩子,還邊聽英語廣播。

直到殘雪發表了論卡夫卡的書《靈魂的城堡》,才發現殘雪的功夫沒有白下,她對外國文學的鑽研領悟頗深。

多年來,殘雪一直堅持閱讀大量外語原版書,與外國人對話毫無障礙,可以與國外文學評論家自如地討論文學問題。

殘雪曾經有一次受邀參加赴美的學術活動,在和國外頂尖文學評論家交流後,她發現自己在哲學上的匱乏,回國後“惡補”哲學,一年多的時間裡,竟看完了400多萬字艱深的哲學書籍。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如果說成為作家需要一點點天賦的話,入了作家這個門,比的就是誰付出的心力更多。

文學需要靈感的迸發,而背後是長久不斷的積蓄和堅持。

如今的殘雪過著非常清簡的生活。66歲的她住在西雙版納,過著深居淺出的生活,每天花固定的時間寫作、閱讀、跑步,保持簡單的社交。

早在十幾年,她就想清楚了自己此生要過的生活。三十歲開始寫作,寫作是為了內心的認可,而非外界的承認。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我當然也同常人一樣喜歡出名,但我一定要以我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式出名。

時至今日,只有寫作是最適合我的方式。任何別的方式我都認為毫無意義。”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30歲之後的人生,變成了無限重複過往的自己。

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其實是一生的事業。只有很少數的幸運兒,在年輕時就明確了一生的目標,為之不斷努力。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大多數人都是走著、看著、摸索著、觀望著,在一次次躊躇不定和選擇中調整自己的方向。

沒關係,邊走邊看,邊嘗試邊選擇,當你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時,就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自主性。

在你的人生舞臺上,盡情展現著獨屬於自己的生命力。


生活沒辦法比較,更無需競爭

前陣子在《小歡喜》裡飾演劉靜的詠梅,終於火了一把。49歲,是一個女演員非常尷尬的年齡,詠梅卻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影后。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曾經,她有四年沒有接下任何工作,周圍人都替她著急,但她不急。

《地久天長》的本子寄到家中,讀完後她推掉其他一切劇本,堅定地選擇這部電影。

她等到了屬於自己的角色,也獲得了作為演員能獲得的最高榮耀。

中國女作家殘雪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很多事情急不得,對自己耐心一點,也對生活耐心一點,人生的每一件事其實都取決於自己的時間。

並不是每一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都能夠被算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節奏生活。像殘雪、像詠梅一樣,追尋自己的人生,只要是適合自己的,都是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