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演义》十大谋士

整部《三国演义》,除了那些冲锋陷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外,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们,也像黑暗的天空出突然出现的群星,一起用他们的智慧着凉了汉末三国的天空。今天我们简单聊下演义中的十大谋士。

第一、诸葛亮。严格意义上来说,诸葛亮不是纯粹的谋士,刘备死后他是集蜀汉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统帅,但其出山之后,直到刘备去世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刘备的谋士出现的。他能排第一的原因很简单,是他的出现,将四海飘零、寄人篱下的刘备,在当时天下大势几乎确定的情况下,在曹操和孙权的夹缝中,打出了三分天下之一。没有诸葛亮之前的刘备,虽然具备枭雄之志,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也是曹操承认的除自己之外唯一的英雄。但却一直没有一个稳固的地盘,先后依附于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备的起点实在是太低了,虽然有关羽、张飞、赵云的生死相随,确一直没有一个可以谋定全局的战略家,而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而遇到诸葛亮之后,一切都解决了。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制度了一个完善的发展路径,取荆州为家,夺益州为根据地,依靠荆州、益州发展实力,等到天下有变,从汉中出兵取关中,从荆州北伐取宛洛。这一切都是从前的刘备不曾想过的,而刘备的后半生也一直沿着这条路在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诸葛亮对于刘备的意义,对于蜀汉集团的建立,其作用是远远大于荀彧、贾诩、郭嘉、荀攸对曹魏、周瑜、鲁肃对东吴的。

浅谈《三国演义》十大谋士

诸葛亮

第二、荀彧。王佐之才,曹操成为吾之子房。在曹操发展的过程中,荀彧的贡献是其手下五大谋士中最大的。荀彧是当时顶级的战略家,内政高手。协助曹操制定统一北方的策略,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每次曹操出征的时候,荀彧坐镇后方,筹运粮草,又发挥这萧何的作用。可以说集张良萧何的作用于一身。在投奔曹操后,为曹操举荐了郭嘉,荀攸,钟繇,程昱,司马懿等。荀彧的大局观,深谋远略在当时在曹操集团是无可替代的。只是后来因为政治理念的分歧,最终身死,可悲,可叹荀文若。

第三、贾诩。此人的真实能力,可以说一点不熟诸葛亮、荀彧。但其比诸葛亮、荀彧更为可怕的是他没有诸葛亮、荀彧那种匡扶天下、鞠躬尽瘁的理想追求,所以被称为“毒士”终其一身,一直在追求努力自保,很少出谋划策,但是一旦出谋,则必能影响天下局势。起先是在张济账下,张济死后建议张绣进军宛城,在宛城一战中对曹操军的反击布置堪称经典。官渡之战时以天下局势分析,劝张绣投降曹操。投降曹操后,曹操对贾诩信任备至,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唯一一次不听,是曹操读取荆州后,想进军江东,贾诩觉得时机未到,曹操不听,结果赤壁惨败。曹丕即位后,位列三公,曹丕对其也是信任备至。观整部演义,贾诩从董卓之乱出场,一直到曹丕时代,始终活跃在三国的政治舞台,贾诩对局势的把控和自身处世的哲学,使他称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浅谈《三国演义》十大谋士

庞统祠

第四、庞统。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能跟诸葛亮齐名的人,其实力可想而知。庞统登场于赤壁之战,孤身入曹营献连环计全身而退。以白身参与了这场惊世大战。后来因长相丑陋,不为孙权所喜,在鲁肃、诸葛亮的推荐下投奔刘备。不愿意靠他人举荐而被重要,因此隐姓埋名,后被分配为县令。一百多天下来天天饮酒作乐,后来被张飞发现,准备处罚,庞统在半天之内处理完了全县一百多天的事物,张飞惊为天人,刘备得知身份后马上重要,军事中郎将,仅次于诸葛亮。入川之后,被刘备待在身边出谋划策,后为刘备献上中下三策,刘备取中,在分兵之时因为骑了的卢马被误认为刘备被射杀,死于落凤坡。后来刘备时长因为庞统早死而痛哭。

其实以庞统的才能他本可以取得更多的成绩,只是天妒英才,早早里去。而庞统的离去也注定刘备统一的可能性有少了一份,也因庞统身亡,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留关羽守荆州,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关羽的悲剧。

第五、鲁肃。演义中的鲁肃被无限弱化了,如果按照正史他可以排的更高。鲁肃主要的贡献如下,早年即为孙权制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早于诸葛亮隆中对),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在东吴一片投降声之下,及力主站,为孙权树立了信心。后和诸葛亮一起促成了孙刘联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周瑜死后,作为东吴大都督,一直致力于维护脆弱的孙刘联盟,是东吴群臣中唯一的有战略眼光的人。孙刘联盟在,则曹操不敢南下。后来吕蒙偷袭荆州,鼠目寸光,为了一城一地得失,直接和刘备结下大仇,刘备伐吴,曹丕利用这个空隙马上稳定内部。孙刘也失去了唯一一次可以进攻曹操的机会。

第六、郭嘉。天生郭奉孝,被称为鬼才。或许很多人觉得郭嘉的排名有些低了,但比起前面几位,郭嘉虽然智计百出,且及善于把控时局,对人性的分析更是如火纯情。但郭嘉的缺点有以下几个,他是一个出色的参谋长,却从来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执行者,他更善于对大局的把控而不能够完善细节的运作。这一点,落后于诸葛亮、荀彧、贾诩、庞统。为人处世,放荡不羁,所制定的计谋,大多数是剑走偏锋,这样的风格可以作为助手,却不能成为谋主。因此只能委屈郭嘉排在第六了。

浅谈《三国演义》十大谋士

第七、法正。庞统死后,法正即为刘备最为倚重的军事助手,法正也从未让刘备失望,在进取汉中过程中,出谋划策,为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在这之前,和张松一起迎接刘备入川,直接帮助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可以说当时的法正是刘备的第一谋士,只可惜又一次天妒英才,刘备进汉中王后,第二年病逝。刘备一生遇到四位顶级谋士,徐庶被曹操骗走,庞统法正早逝,只剩下一个诸葛亮独称大局,后人或许经常会想,如果庞统法正不死,刘备是不是能够统一三国尼?

第八、荀攸。相比于曹操的其他谋士,荀攸或许是战术能力最为出色的一个,叔叔荀彧是个出色的战略家,政治家,而荀攸确是天才的战术家。先后为曹操献计12条,曹操临阵之际非常倚重荀攸。其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

第九、第十。田丰、沮授。如果颜良文丑是顶级武将里最可惜的人,那么田丰、沮授就是顶级谋士里最可惜的两人,他们的可惜不是像颜良文丑一样为被主角光芒灭了,而是跟错了主子。二人都是顶级战略家,沮授是第一个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人,无奈曹操不听。袁绍如果多听二人几句话,或许就不会那么惨了。

候补队员、程昱(人肉干那个让我实在接受不了),李儒(贾诩一类的谋士,跟错了主子)陈宫(田丰一个水平的,跟错了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