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古今誰才是真正的藥王?扁鵲、市訊、還是孫思邈?

古人對名醫十分景仰,並將其神化供奉在廟宇當中,賦予其主掌醫藥的職能,稱之為藥王。但藥王究竟是誰,眾說紛紜。有人認為神農氏是藥王,因為《辭海》中說:"首創醫藥,世稱藥王,後遂以藥王稱為頌神醫之稱。"也有的人認為藥王是佛經中所說的藥王菩薩。關於藥王的故事不盡相同,但主要有三種說法。

縱觀古今誰才是真正的藥王?扁鵲、市訊、還是孫思邈?

說法一是扁鵲。扁鵲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鄭州人,戰國時期的醫學家。他技藝高超,尤善診脈。傳說因為他飲用了長桑君的上池之水,並盡得其禁方,所以能夠看見人五臟病症之所在,遂聞名於當世。他遍遊各地懸壺濟世,在齊地被稱為盧醫,在趙地則被稱為扁鵲。扁鵲是一個全科醫生,後因遭到秦太醫令李醯的妒忌,慘遭殺害,後世尊稱其為脈學的祖師。《漢書·藝文志》中說扁鵲著有《扁鵲內經》和《扁鵲外經》兩本書,已佚。現存《黃帝八十一難經》七卷,是後人託名扁鵲的偽作。清代高士奇《扈從目錄》中記載:"滄州城在(東)北有藥王莊,為扁裡。藥王廟專祀扁鵲。

縱觀古今誰才是真正的藥王?扁鵲、市訊、還是孫思邈?

說法二是市訊。《中國醫學大辭典》中有記載:"藥王,韋訊道之別名。"韋訊道其實是韋訊道人,也就是韋訊。他是唐代京兆人,自幼家貧,後來出家,道號為慈藏。武則天時期被封為御醫,官至光祿卿。有趣的是,韋訊在施藥救人的時候身邊常常帶著一條黑狗。後來,唐玄宗繼位想重用他。他拒絕了唐玄宗的請求,無心於仕途,受到後人的敬佩。

縱觀古今誰才是真正的藥王?扁鵲、市訊、還是孫思邈?

說法三是孫思邈。孫思邈,京兆華原人,約生於隋開皇元年,卒於唐永淳元年,活了一百零二歲。人們尊稱他為"藥王"孫思邈從小勤奮好學,七歲開始讀書,每天可以背誦一千字,被稱為聖童"。到了二十歲的時候,他精通諸子百家學說,學問十分淵博。隋唐兩代皇帝都想請他做官,他都一辭謝了。原來他立志要學醫。孫思邈有這樣的理想是源於他切身的感受。

他小的時候,體弱多病,經常請醫生來看病。看病需要花許多錢,他的家庭可以負擔起這沉重的醫藥費。可是還有許多貧苦的百姓,因為沒有錢,有病的時候只能硬挺著,有的竟悲慘地死去。這沉重的現實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歲開始就立志學醫,並下了很大的苦功。經過長期刻苦的努力和鑽研,他有了很深的醫學造詣,成為隋唐時期醫藥界的佼佼者。

縱觀古今誰才是真正的藥王?扁鵲、市訊、還是孫思邈?

一次,孫思邈在路上看到一群送葬的人抬著一口棺材,從棺材裡滲出幾滴鮮血,滴在了路邊。這時,走在旁邊的老婆婆抹著眼淚說道我可憐的兒呀,你怎麼死得這麼慘。腹中的嬰兒還沒出生,你怎麼就死了呢?老婆婆說的話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上前問道:"老婆婆,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哭得如此悲傷?"老婆婆說自己的獨生女剛剛難產死了。孫思邈聽完老婆婆的哭訴,說道:"你的女兒並沒有死,我還能把她救活。"

縱觀古今誰才是真正的藥王?扁鵲、市訊、還是孫思邈?

老婆婆一聽,趕忙握住了孫思邈的手,求他救救自己的女兒。孫思邈讓人把棺材打開,將裡面的產婦抱出來。他將產婦放在平坦的地上,只見產婦臉色蠟黃,沒有一絲血色,跟死人一模一樣,但還有微許的脈搏。孫思邈找好穴位,紮了一針。不一會,產婦就甦醒過來,胎兒也順利地生了出來。母子得救了,大家十分都感激孫思邈。全國各地供奉扁鵲、孫思邈的地方多,奉祀韋訊的很少。河北、河南等地多供奉扁鵲,陝西、山西等地多祭祀孫思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