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發展(中)

上期我們介紹了從遠古時代到三國時期的中醫發展

下面我們將展現隋唐時期之後,金元時期以前的中醫狀況

隋朝 (公元 581~618 年)

巢元方

中醫發展(中)

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唐朝政府重視醫療,臨床醫學成為主流,且日趨專科化。另外頻繁地與外來文化交流,也豐富了中醫學內容 。當時已有較完善的教育機構。

太醫署

皇室醫學院

藥園

同時期在京城還設有藥園,招收青年充當學習生,學習種植及製作藥材,以培養藥學人材。

中醫發展(中)考試

這個時期的太醫署非常重視考試,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每月、季及年都有考試,以評核成績,並規定學習九年仍不合格者,即令退學。中國是世界上最先設立考試製度的國家。公元931年,阿拉伯也開始要求醫生通過考核來確定資格。直到公元1140年,西方國家羅馬才立法,要求設定考試以評定醫生資格。

第一部國家藥典

《新修本草》 - 世界上第一部國家頒行的藥典

中醫發展(中)

中醫發展(中)

先前曾提及《神農本草經》是最早的藥典參考,大概是公元前一和二世紀的作品。之後被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校訂並重新命名為《神農本草經集註》。也是中醫本草的重要文獻。唐朝首創由政府委任組織編撰藥典頒行全國。在公元 657~659 年間,唐政府命令蘇敬等20位同業專家集體編撰,同時又詔令在全國各地徵集道地藥材,繪成藥圖。終於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政府頒行的藥典 《新修本草》。比歐洲最早的政府藥典要早多個世紀。

藥王- 孫思邈

宋代

宋朝很多新思想湧現了,對醫學有一定的影響。儒學思想亦再次復活,哲學家稱之為新儒學。宋朝廷內的改革派及守舊派時有鬥爭,北宋首相王安石(公元1021-1068年)就是改革派的表表者,他致力推行著名的"新法"改革,促使醫療體系及有關機構改進,例如設立御藥院以及其他保健或慈善機構等。中醫發展(中)中醫發展(中)

印刷術使醫籍普及

在公元1040年,篳升將之改良為活字印刷技術,使印刷術跨進一大步。此後醫學及科學的著作大量出版,促進醫學知識的普及和提高。

宋代還專設"校正醫書局",集中了一批著名醫學家及其他學者,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蒐集、整理、考證、校勘。此外對著名醫籍又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例如《黃帝內經》、《傷寒論》等註釋也相繼出版,對當時醫學發展非常重要。

中醫發展(中)宋政府和醫家編著了大批書籍。宋廷曾多次向全國徵集資料,編成統一醫籍發行全國。

另外,宋廷又設立"尚藥局",廣泛地收集宋代以前之方劑及民間驗方,編成大型方書。宋代名醫既多,亦都編撰各自的驗方傳世。

醫學教育

宋政府把醫藥行政及醫學教育分立起來。設立"翰林醫官院"負責醫之政令和醫療事務。王安石變法後,學校體制及教學內容又有改進。"太醫局"是專為醫學教育設立的機構,已擴充成為皇家醫學院。醫學校的社會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學醫,儒醫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醫學發展的原因。之後各州鎮府均仿照"太醫局"開辦地方醫學校, 使中醫更加普及。

中醫發展(中)翰林醫官尚藥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製了兩具與成年男子體形相等的"銅人",並且奉御總結針灸名著,撰成《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病因病機學發展

公元1174年陳言提出了新的病因學理論。他的著作《三因極--病證方論》,將複雜的病因歸為三類:內因、外因及不內外因。這種分類雖與漢代張仲景所述略同,但內容有所發展,即對各類病因概括得更具體,其範圍亦較全面,更符合臨床應用。三因分類的原則,一直為後世醫家遵循。

金元時期 (公元1115~1368年 )

蒙古統治者嚴格控制醫療事業的執行,並立法禁止某些毒藥的使用。

中醫發展(中)以《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藥學經典著作為基礎,結合臨證實踐,中醫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醫家們開始自成一說,闡述自己的獨到見解,出現不同的學派。以下是金元時期的重要醫學家及他們的學說。

劉完素 - 火熱論

張從正 - 攻邪論

張元素 - 臟腑辨證論

李杲 - 脾胃論

朱震亨 - 相火論

跌打創傷科

中醫食療

另外"跌打創傷科"、"中醫食療"在這時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