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相信大家都喜歡聽歌

今天小編就講一位著名歌唱家劉老師的故事

他是華語樂壇大師級的人物

留下過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深受人們喜愛

可一次突發意外

差點帶走了劉老師的生命

事情是這樣的

當時劉老師正在錄製歌曲

突然臉色變白,呼吸困難,坐地不起

這是典型的“心臟病突發”症狀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醫生介紹:如果心臟病突發
沒有正確處置
一旦心跳停止人就再也回不來了

18秒後~腦缺氧

30秒後~昏迷

60秒後~腦細胞開始死亡

6分鐘後~腦細胞幾乎全部死亡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
劉老師掏出了“速效救心丸”

在手抖的情況下趕緊服下

關鍵時刻救了自己一命

事後醫生說劉老師自救的關鍵是
“隨身攜帶了速效救心丸”

一方面是做到了隨身攜帶

另一方面是帶對了藥

這讓劉老師在死神面前逃過一劫

——

可迪拜王子卻沒那麼好運了

世界上最帥、最多金的王子走了
今年才34歲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謝赫·拉希德出生於1981年11月12日,

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副總統

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的長子

曾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熱門年輕皇室成員之一

可他卻因為突發心臟病離世

不禁讓人唏噓

他熱愛攝影

喜歡小動物

可疾病卻帶走了他的生命

——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不是100米衝刺

沒有健康縱然腰纏萬貫又有何用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像這樣的事蹟不勝枚舉

疾病是無情的

疾病面前人人平等

它不管你的財富、地位

只有你不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

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疾病就會找到你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雖然從總體上看來

心臟病發病率已經在下降

但不是所有的年齡組都是如此

根據一項新研究

在一個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能的年齡組中

心臟病的發病率反而在增加

那就是20至39歲的成人

研究還發現,儘管他們年紀相對年輕

20多歲和30多歲的成人在突發心臟病後

和年長他們10歲左右的成人有著相同的不良結果率

包括死亡在內

——


為什麼心臟病會找上年輕人呢?

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體力勞動減少

有些年輕人出門乘車

上下班電梯久

坐於電腦前


體力勞動大大減少

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患者越來越多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2、暴飲暴食

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腸轉移
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

從而加重了心肌缺血

增加了心臟負擔

如果吃的過於油膩

攝入太多脂肪

還可能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促進血栓形成

引發心肌梗死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3、過度勞累

中青年心肌梗死的發病人群主要是腦力勞動者

有的人工作起來幾天都不休息

這種沒有規律、過於勞累的生活

非常容易導致冠狀痙攣

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4、壓力過大

生活節奏快
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往往會集中到一起

人在緊張的時候

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

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

血壓上升交感神經興奮

這很容易引起心肌梗死發作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心臟病發病年輕化已成為一個趨勢

年輕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
但心血管健康也是要引起重視

想要一個健康的身體,關“心”攻略必不可少

1、控制“三高”

心肌梗塞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

一些中老年人可能因其他疾病而患有心肌梗塞

如許多老年人出現“三高”現象

而三高可誘發其他疾病

長期服用各種激素藥物可能最終導致心肌梗塞


2、避免過度的體力勞動

身體虛弱的人千萬不要做過多的體力活動

讓身體處於持續的緊張和疲勞狀態

這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如果冠心病患者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處於勞累狀態時會導致血管迅速擴張

心肌短時間內缺血

在嚴重的情況下

會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我們應該避免過度工作

減少生活中的壓力

3、避免暴飲暴食

30%的心肌梗死是在暴飲暴食後發生的

如果患者吃進大量的高熱量或者高脂肪的食物

他們會血糖濃度會暴增

導致血液粘度增加和血小板聚集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患者平時應定期定量進食

並採取少食多餐的原則
4、保證充足睡眠

那些因心肌梗塞而去世的年輕人

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長期

不注意休息而導致猝死

突發心臟病,關鍵時刻的一個舉動可救一命

人們必須保證每天7到8小時的睡眠

太少會影響身體各功能的運作

世界上只有身體是自己的

其它金錢地位榮譽都是身外之物

縱有家財萬貫,江山社稷

唯有健康才能享受這一切

多關心自己的身體,愛護它

才能幸福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