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焦慮:人生的起跑線是望子成龍?還是望子成人?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中國很多家長很焦慮,都想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因為這句話,我們的家長和社會強烈的感覺到了一種如同長跑一般的競爭的氛圍。順著這句駭人聽聞的話,我們自覺地看到了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條充滿荊棘的險象環生的學習之路和光環之路。就是因為這句話,家庭透支了精力,就是這句話綁架了中國的教育,綁架了中國的靈魂。讓整個家庭整個社會都在急急忙忙的跳進一個焦灼的氛圍中,只為了未來某一天和別人進行競爭和比較。當孩子出現社會性格的問題時,家長迷糊了,孩子從小跳舞,鋼琴,外語都很優秀,問什麼會這樣?孩子成為家長的煩惱,家長為自己的培養不甘心,可孩子的成長不可逆,時光不再。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新東方俞敏洪在《開學第一課》說:關於具有人性的教育?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會去想什麼叫具有人性的人。

我覺得一個具有人性的人,需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孝敬自己的父母,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學會感恩,能夠理解世界上什麼叫真正的真善美,並且在任何危險和誘惑前面都能夠堅持自己的底線。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東方智慧,已經無數次證明,孩子成長的正確軌跡: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幼兒是品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需要更慎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傳承,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美德,有著不可替代的教育內涵,是幼兒園孩子最好的教育材料。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國家倡導幼兒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意見》指出:傳統文化要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優秀傳統文化進學校、進課堂、進社區,就是將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繫起來,在生活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幼兒是學習國學的最佳時期


研究表明,兒童智力的發展和性格形成在0~3歲間就完成了60%, 3~6歲間完成了80%,這幾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亦是學習的最佳時期。

古人講“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幼兒養性”指的是用聖賢智慧陶冶孩子的情操。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古詩詞、《三字經》、《弟子規》和《千字文》等作為國學中經典之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其行文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內容豐富,包含天文、地理、修身、道德、倫理等方面的知識,幼兒每天誦讀國學經典,不僅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感,還可培養對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的興趣,提高其認知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同時,幼兒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還能在無意識中記憶經典中的漢字,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新國學讓幼兒愛上經典寶藏


幼兒新國學根據 3-6 歲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精心設計,符合教育部頒佈的《3-6 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文件精神“享受童年,快樂學習”

01

互動式音視頻教學課件


課程採用互聯網數字化交互式課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課件配有豐富精美的傳統美德故事的小動畫、蒙學經典導讀的小視頻和傳統文化各種優美的音頻資料,畫面形象直觀,符合這個時代孩子們的特點。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02

誦讀學五德,易學樂學


本課程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經典誦讀開啟智慧;

以“仁、義、禮、智、信”這五德為核心,結合經典誦讀,拓展出每月一個美德主題,3年累計 24 個美德主題,讓幼兒在綜合性的主題整合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美好的德行。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以中醫養生智慧為指導,結合傳統武術、八段錦、六字訣等方式製作成互動律動視頻,讓孩子的身心在音樂、舞蹈、詩歌當中得到鍛鍊,以培養強健的體魄。

以小手拉大手的親子共長為觸點,通過親子游戲本和親子國學共讀, 把美好的品格往家庭延伸。同時,利用每月一課的家長課堂,喚醒父母。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03

公辦私教的皆可適用的幼兒國學每週一課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經典啟迪智慧,文化浸潤人生。


新國學·每週一課,相比傳統國學教育,創新了教學形式,豐富了教學內容,更加適合當代的幼兒學習。

同時,該課程能完成孩子美好品格的養成,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幼兒獲得生命向上向善的力量,促進腦身心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讓教育迴歸本真。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經典啟迪智慧,文化浸潤心靈



誦讀學舞行,新國學提升品格養成


本文部分觀點,轉自江戶川雨,視頻自媒體節目《話宇》和俞敏洪《開學第一課·不談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