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應該怎麼學?

3月7日晚,羅浮國附“家長網絡課堂”開課,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董事長李志峰走進直播間,作《國學現代化》學術講座,給家長朋友們帶來了一場學術盛宴。


國學,應該怎麼學?

以下為講座內容實錄:

01國學的知識傳輸體系


知識是什麼呢?知識就是由不知道變成知道。所以國學現代化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孩子學習國學的知識。

我們一方面教給孩子國家課程標準課本里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孩子國學知識。在教這個國學知識的時候,朗讀、背誦當然是好方法,在知道這個環節裡面,我們一要讓孩子抓住他的黃金年齡,一定要把不會背的背會。

第二個,《易經》《論語》《道德經》這三部經典加在一起兩萬多字。整個中小學語文課本才幾千個字。我們在想,這個經典的兩萬多字和中小學的生字幾千個,它們肯定有很大部分是重疊的,語文、英語、數學、美術等所有這些學科裡邊,它肯定有和經典交叉的地方,我們怎要把這個交叉的這個地方做到合一。

國學,應該怎麼學?

比方說,小學第一堂課,我們寫三個字:天地人。你看我們的語文課本里面講的天是什麼,地是什麼,人是什麼,有它的講解。那麼我請問大家易經裡的天地人是什麼?然後你會想,對呀,易經的三畫卦,三畫就代表的天人地這三個元素。那我再問大家道德經裡的天、地人是什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地天是不是都有?那請問我們論語裡面的天地是什麼?孔夫子說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所以說,簡簡單的三個字,他都和經典相連。

所以,我們第一個層次在傳授給孩子們知識的時候,怎麼樣把語文學科為主,和所有其他學科只要是跟經典相關的內容,我們都能合一出來,最後形成一個學術沉澱的系統。你做了易經,哪個字放到那裡比較合適;我做了論語,哪一個詞和現在的詞是比較合適。最後,這三部經典裡面至少有幾千個成語,把它全部都合在一起。

我上完這堂課之後,下一個老師再教這個年級的語文,我把我的教案給他,然後他再往下傳,每個年級的課上過這樣的三年之後,好了,現在我們需要兩節課來學習語文和經典,下個學期的時候,我們需要一點八節課,再下個學期的時候,我需要一點六節課。

我們每個人都站在每個人的肩膀上,就把給孩子們傳授知識的這個體系上升。當然,這裡邊小學語文佔的比重比較大,但是音樂、美術、體育這裡面都涵蓋了中華藝術傳統文化的思想。

國學,應該怎麼學?

你比方說,現在在咱們學校,體育課在站隊的時候,我們知道易經第一卦有四個字叫做元亨利貞。咱們學校怎麼做的?體育老師一喊元亨,同學們就把兩手垂下:利貞。利貞、立正你聽是不是很像?這樣一來,如果一年喊下來,孩子們會是什麼感覺?

元亨利貞這四個字,我相信現在中國十四億人你去解釋的時候需要很費力氣。但是這個知識傳遞的過程當中,咱們學校的孩子們對這四個字非常非常的熟悉。

再下一年,我們又換了,老師們喊陰陽,同學們喊太極。老師們喊太極,同學們喊陰陽。把這些看似不常用的詞語,放在他的體育課上,這個思想就貫徹下去了。


02國學經典和義務教育相結合

那麼,這個知識傳輸的體系會帶給我們什麼呢?我相信在至少帶給我們三個收穫:第一節約時間,你看節約了孩子的時間,也節約了老師的時間,孩子的時間多寶貴呀。另外,未來的世界這麼多,我們有未來的世界這麼豐富,我們就這麼多需要學的東西,節約一點時間去學更多的不好嗎。

第二,它一定是可以提升效率,這個效率提升了以後啊,會讓各個學科銜接都會比較容易,會讓我們的孩子獲得的知識更飽滿。假如一個小學生,在二年級語文課本上學的這個詞,原來易經裡面還是這個詞,這就是不一樣的學科,我學得就是這個社會的學科。而且這個社會的學科對於孩子今後在生活當中去感悟這個道理非常有幫助。

為什麼?因為他除了在我們那個文言文的《易經》《論語》《道德經》裡看到了這個詞,他在現在的語文課本里面也看到這個詞。這個提升效率,就是對於孩子下一步直接在生活當中感悟經典,是很有幫助的。

國學,應該怎麼學?

第三,會加強孩子的認識,因為現在在國學教育裡面,還有另外一種論調,包括孩子也這樣想,我學這個有什麼用?現在都是高科技,這都是八千年前的東西,我學了這個能應付高科技嗎?

我前面提過的三種教國學經典不正確的辦法裡面,就是給孩子講的這個認知。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兩個完全不能揉在一起。所以孩子就不願意去學了。但是,如果我們把語文、科學所有的學科在知識這個層面已經給孩子做很好的結合,孩子會加強對國學經典的認識。

孩子們會想:怪不得咱們國家把第一課教天地人哦。原來易經裡有天地人,道德經、論語裡也有。如果我們的孩子解釋完天地人以後,告訴你易經是怎麼解釋的,論語是怎麼解釋的,道德經是怎麼解釋的,朋友們,這個會不會加強孩子們的文化自信?會不會加強孩子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會不會激發起孩子對經典學習的那個樂趣?答案是肯定的。

國學,應該怎麼學?

所以,我們的老師要思考,如何在知識傳授的層面,把三部經典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幾十本教材揉合在一起。這樣的話,傳遞給孩子的知識,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提升效率,還可以加強認識。


03在生活中感悟國學智慧

所以偉大的曾教授給我們策劃的生活易的課程,就是讓孩子們在這個生活當中去體悟易經的道理。悟道對應的是生活易,在我們現在的教學當中,就是智慧。

同時在生活醫這個層面,我們受曾教授的啟發,又把《黃帝內經》引進來,做了咱們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生活醫課程。生活易是指生活裡的易經,生活醫是指生活裡的《黃帝內經》,或者是生活裡的中醫。在這個裡面我想有一句話,就是用孩子真實的真生活來體驗和感悟,或是換句話說,就是道德經裡講的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國學,應該怎麼學?

而體驗和感悟是咱們生態化教育最核心的教育理念。生態化教育從最開始就問你感覺怎麼樣,你感受怎麼樣,你覺得呢?而且我們在這段時間開網課的時候,要跟孩子們講不打卡,不打卡,不是不要打卡,是說你要打真卡,該打卡就打,你說我今天累了,不想打就不打。

那前段時間咱們說停水一天啊,這個一天不吃飯,還要停到電子產品,有的孩子說要我做做不到。家長說他既然做不到,為什麼還是做?教育就在這裡,做不到,只要孩子說我做不到,就是他的真實;做不到,他看到有人能做到,他就會從這種體驗裡面去感悟自己為什麼做不到。

所以我們教育的本身,不是讓孩子一定要做到,而是要讓孩子知道生活是什麼樣的,我的感觸是什麼。在這個層面裡面,你看看咱們在這個家族活動裡邊去探尋百年老店。就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雙腳和自己的眼睛走進社會。感悟了一整天,體驗了一整天,回來就感悟那個中孚卦的誠信之道。

國學,應該怎麼學?

可是這個誠信之道,我想老師們家長朋友們,如果靠我們的嘴巴給孩子說,孩子就可以成為一個誠信的人嗎?孩子為什麼做不到?就是因為他沒有在真實的生活當中去體驗這些。

所以生態化教育偉大的地方,就讓孩子面對真。你看我們策劃的活動裡面真人真錢真事真幹,沒有一個是假的,而且孩子也是遇到了真困難,他有他的真成長,讓他遇到真痛苦,然後有真成功。所有這些都是真的。這個真讓孩子感受到裡邊包含的中國人的道理,就是國學的道。

所以在這個感悟裡面,咱們還創造性地創設家族制這種模式。為什麼要創造家族?大劉老師在十五年以前創造這個的時候,就是思考到中國的獨生子女太多,沒有人際關係,有了家族、有了六個兄弟姐妹,他們在一起互相擠壓,甚至是矛盾和挫折,這些挫折都是給孩子帶來體驗和感悟。

這些體驗和感悟做什麼呢?就是讓他感悟國學智慧,我們易經論語道德經這三部經典裡的所有的智慧都可以在家族收穫感悟到。現代化的第二個層次,就是我們要把國學智慧傳遞給孩子。怎麼傳遞給孩子呢?我們有豐富的綜合社會實踐活動,遊學、研學、打工、外出所有的這些活動,都是讓孩子們在真實的生活當中去感悟這個過程。

國學,應該怎麼學?


第二個,我們在校內的這個家族的模式本身就是給孩子們造成一種擠壓。這種擠壓在儒家裡面都講的很清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個。請問大家現在是不是我們所有的學校都在修身上下功夫,哪一個學校可以孩子齊家呢?

別說齊家了,你就是把家裡的碗刷了,父母都有意見:不要動,去學習,考上大學最重要。更何況現在也無家可齊,我們過去的齊家是一個大家族,這個幾十人上百人的大家。但是在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孩子們就可以去齊家。為什麼?

除了學習課本知識以外,學習國學經典以外,所有學校的這個智慧都可以在我的家族來用,我不管是當老大到老二,還是到老三到老四,我們都可以體會,體會完了之後,我跟他有了矛盾,這個矛盾怎麼解決的?

我找到了論語,原來這要反求諸己,這個事情是我做的不對。我跟另外一個家族約定一件什麼事,這個事我沒做到,那我是不是想一想:哎呀,這個為人謀而不忠乎?就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同樣,我是一個族長,假如說今天,我們在學校的競賽裡邊得了冠軍,我是個族長,我要把這個冠軍的榮譽給誰呢?原來道德經告訴我功成不居,那我應該把它獎勵給我的副族長,我應該調動他的積極性,副族長如果得到這個以後會怎麼想,原來這個本來是族長的,竟然給了我,那我心想沒有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的配合,我們也得不了,我應該給他們......這一圈推己及人下來,孩子們智慧就開了。


這樣的教育,分數上能體現的出來嗎?這樣的教育給孩子心裡面種了這個種子,等孩子真正走向的社會的時候,你覺得他沒有用嗎?


04各學科各年級滲入經典的核心思想

那現在我在提第三個要求,希望各學科各年級都滲入經典的核心思想。比方說生活課,我們這個不喝涼水,我們要吃應季的食物,這些都是中醫的概念。那麼同樣,夏天的溫度不要太低,冬天的溫度不要太高。這都是道法自然的道理,即是中醫的道理,也是經典裡面的道理。

那同樣兩個孩子之間有矛盾,我們到底怎麼解決?對的表揚錯的就罵嗎?那是美國社會。按照中國社會,只要是兩個人吵架,對不起,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人都要懲罰。

我們不是在虐待孩子。我們是在告訴孩子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中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錯,而不是對多少錯多少的問題。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國學的智慧,我們怎麼把它用到班級的管理當中,我們前面說了,在知識傳授的體系裡,我們把天地人這些字和詞做組合,那麼這個層面呢,要結合思想,你比方說我們的科學課,科學課裡我們怎麼去道法自然地做實驗,我們怎麼根據這二十四節走等等。

國學,應該怎麼學?

沒有哪一個課程不能跟這些國學經典的思想相結合,我們給孩子傳授歷史知識,好了,選擇題、問答題填空題、論述題都可以答。但是歷史背後的這個的規律是什麼?為什麼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為什麼這個整個歷史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背後的道理為什麼?這就是國學智慧。

所以我們希望各學科各年級都把國學經典的核心思想去滲透到咱們的教育當中去。

同樣,咱們學校的生活易和生活醫那就更不用講。生活醫作為《黃帝內經》的知識,可能不一定是每個孩子都要背誦的,也可能不一定是每個孩子今後都要去當中醫,但是這不妨礙你有中醫的智慧。

中醫的智慧從哪裡來?我就說兩種,第一種要揹你要記,你要講,講了背了你能做到嗎?我不知道。另一種呢,就像咱們現在一樣,孩子們還不知道《黃帝內經》為何物的時候,你的宿舍裡的空調晚上就是27度。如果孩子在這個溫度裡面睡上十二年,當你開18度讓他睡覺的時候,他就不習慣了。他的身體已經養成了這個二十七度,而這個二十幾度本身就是健康的,這些我們是讓孩子按著經典的正確規律來生活。

那吃也是一樣,咱們現在吃大米飯裡邊配上小米,這個尤其我們在廣東一年四季喝不同的湯,這個他本身就把身體裡的溼氣除去了。那再假如說我們孩子現在有個感冒有個發燒,孩子會覺得說,醫生沒有給我打針,而是給我刮痧,給我艾灸。

那等到他未來有了孩子之後,他會想到夜裡三點一定要去醫院打針嗎?不會!我們就是那個做月餅的模子,我們把這個孩子扣過來的時候,孩子就充滿了國學的智慧。他會按照這個方式走一輩子。而這個一輩子,也許孩子說,哎,我不記得在學校裡學過這個知識,但是為什麼我有這個意識呢?

恭喜你,老師,這就是你的不言之教,這就是老子教給你的最高教育境界。

我沒有用話說你,你出來就是這樣一個人,我不更開心嗎?我不需要到處去炫耀,你看這個孩子是我教的,不需要!功成不居功遂身退,本來就是我該乾的事,只要這個孩子出去好,我就很開心。只要這個孩子出去以後,掌握了中華文化的智慧,我就更開心。至於說到底是哪個老師教你的,到底是哪一課感動了你啊?我希望我們的孩子說,我沒有特別的感覺,就像魚要跟你說水重要嗎,魚一定說我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它。

所以,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老師們,我們要創造一套國學教育的智慧感悟體系,讓孩子覺得像魚和水一樣,我就生活在這裡,然後讓他畢業以後,認為這就是我的生活。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本文節選自李志峰老師《國學現代化》講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