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對小孩有副作用嗎?

閉眼撿不到錢


霧化採用高速氧氣氣流,使藥液形成霧狀,由患兒從呼吸道吸入。霧化吸入有解痙、稀化痰液、幫助祛痰的作用,對呼吸道感染、消炎和水腫均有作用。霧化吸入可以達到治療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的作用,還可以溼化氣道,促進痰的咯出,讓鼻咽部沒有那麼幹燥難受,尤其是在治療兒童哮喘時,霧化吸入有比較好的療效。霧化使藥液分散成細小霧滴,具有奏效快、藥物用量小、不良反應輕的特點,家長擔心的所謂副作用很多時候是由一些誤區導致的。

寶寶霧化吸入後不舒服原因多很多霧化藥水都含激素,絕對不可忽視治療後“擦乾口鼻”這一小事。幼兒的家長應在每次霧化吸入後都要用擰乾的溼毛巾輕輕地擦乾小兒面部及口鼻部分。因為幼兒面部皮膚薄且血管豐富,殘留藥液可被吸收,有可能增加不良反應;擦乾口鼻可以防止殘留霧滴刺激口鼻皮膚,避免皮膚過敏或受損。另外,殘留霧滴留在口鼻皮膚上,還可能使小孩受涼感冒。

寶寶霧化吸入與飲食霧化吸入是將藥物氣化後吸入擴散至呼吸道甚至肺部,從而達到療效,不通過消化道,所以一般不會引起消化問題。但為了讓藥物在局部充分發揮作用,霧化吸入半小時前儘量不要進食,避免霧化吸入過程中氣霧刺激氣道,引起嘔吐,也不要讓霧化液進入眼睛。霧化治療20~30分鐘後再飲食。

控制時間擺好姿勢,在霧化治療上很多家長覺得霧化時間越長越好,看到霧化機上還有液體,覺得沒噴完是“浪費”。實際上,霧化吸入時間取決於藥液的容量,成人標準的噴喉10分鐘都已經讓人累得“夠嗆”,從兒童角度講,霧化10~15分鐘就夠了,每天可做2~3次。兒童霧化治療吸入時,適宜採取輕鬆直立的姿勢,就是坐著的時候要讓小孩坐直,不要隨意靠著兩邊,用面罩蓋住寶寶的口和鼻,慢而深地呼氣,吸氣末需停留片刻。在小朋友哭鬧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們可以自己示範,用語言消除小孩的恐懼,讓霧化的效果達到最佳。


兒科醫生鮑秀蘭


  家中有小孩子的父母,多數對霧化不陌生。孩子咳嗽久久不好,一般醫生會採取霧化的方式給孩子進行治療。這時家長就難免忐忑不安,害怕霧化對小孩子有副作用。

  在瞭解霧化對小孩子是否有副作用之前,先來了解一下霧化的幾個問題:

  一、什麼是霧化?霧化是指應用霧化裝置將藥液吹散成細小的霧滴以氣霧狀噴出,經嘴巴或者鼻子吸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一種給藥方式。

  二、哪些孩子需要霧化?咳喘、哮喘、過敏性咳嗽(變應性哮喘)的患兒均需使用霧化治療。一些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咳嗽遷延不愈時也使用霧化治療,喉炎需要霧化治療。這些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使用霧化治療的疾病。

  三、霧化的安全性,相對於口服藥物和注射、輸液等給藥方式,霧化吸入可直接到達呼吸道和肺部,起效快、效果好,而且用藥少,不良反應相對也少。還有,霧化藥物多是不含抗生素的,常用霧化藥含有的激素(一般是布地奈德),用量較小,能較快被身體新陳代謝,安全性是比較好的。

  四、霧化的副作用,

  1、咽痛,寶寶生理發育還不完善,對藥物的敏感度高,故出現咽痛的情況。

  2、嘔吐,霧化後出現嘔吐的情況,則有可能是霧化過程中痰液稀釋,刺激咽部引起。

  3、口腔潰瘍,寶寶由於機體發育還不完善,霧化時藥物經過口腔吸入,霧化時間過長會增加口腔對藥物的吸收,從而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

  4、心率加快,心率加快是藥物的副作用,一般患者反應不適很明顯。

  霧化在化痰和治療咳嗽上,治療效果不錯,特別對於哮喘發作的寶寶更是必不可少。孩子生病時,內服藥、霧化藥物、點滴是治病的手段,無論採取哪種治療方式,都或多或少會有些副作用。只是需要我們去衡量,兩害相權取其輕,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性用藥。不能因為霧化對小孩子有副作用,而忽視它的治療作用。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目前霧化吸入已經成為各大醫院及社區醫院經常使用的治療手段,幾乎每家醫院,無論規模大小,都配有霧化機器。因此霧化吸入已經是被醫生非常認可的治療方式。

霧化吸入是採用吸入治療的方法,多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其原理是將含有藥物的液體通過霧化器分解成細小的霧滴,以氣霧的形式噴出,使藥物更容易到達氣道,因為藥物顆粒太大,藥物可能更多的集聚於咽喉部;霧化的顆粒太小,容易被肺泡呼出,所以臨床上有一個有效霧化顆粒直徑,使藥物更多的進入呼吸道以改善患者氣道的功能,從而達到藥物高效的利用。

霧化吸入的藥物多采用激素類藥物或激素藥物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不少家長可能更多的擔心的是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激素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影響小兒發育等,但霧化吸入是讓激素直接作用至氣管和肺部,屬於局部用藥,對全身的影響很少,並且吸入的激素量也非常有限,因此安全性非常高,相比較於全身給予糖皮質激素來說,不良反應非常低。只需謹記霧化結束後記得漱口,以免影響口腔內的微環境,出現口腔潰瘍、白色念珠菌感染等等。

總的來說,霧化吸入非常安全,因其操作簡便,現在不少家庭專門買霧化器放在家裡,即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又能避免去醫院可能出現的交叉感染,可以說非常實用。

本期答主:賈南,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霧化吸入給藥方式,是比較適合治療嬰幼兒呼吸道疾病的給藥方法,與注射給藥或口服給藥相比較,霧化而且也是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的給藥途徑。但是,既然是藥物,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良反應,特別是選擇有些特殊的藥物進行給藥,那麼霧化給藥途徑也不例外,可能也會存在下面的反應。

1、某些藥物可以產生肺部或全身不良反應,如腎上腺素類藥物可能出現頭痛、失眠、心動過速、顫抖、焦慮;抗膽鹼能藥物吸人易導致口乾、皮膚乾燥、尿瀦留等;持續吸入皮質類固醇激素導致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肺部繼發感染。乙酰半胱氨酸、抗生素、類固醇激素、色甘酸鈉、病毒唑和蒸餾水,霧化治療期間可能導致氣道阻力增加,出現哮鳴音。抗膽鹼能藥物可加重眼部症狀,如青光眼。如治療期間發現任何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治療。

2、氣溶膠相關的感染。包括霧化器和吸人藥物的汙染,以及病原菌在患者間的傳播。霧化器可通過空氣傳播細菌而導致感染。感染源包括患者氣道分泌物、殘存的溶液和治療者的手。主要病原菌為革蘭陰性菌,如綠膿桿菌、軍團菌等。為減少感染的發生和傳播,霧化器需要及時消毒、每位患者之間更換,建議每次使用後沖洗、乾燥。多劑量藥物開瓶後的儲存及使用均存在汙染的風險,因此建議使用單一劑量藥物。進行霧化治療時,操作者需在治療前後洗手,減少患者間病原菌的傳播。

3、氣道高反應。霧化產生的氣溶膠通常是冷的或高濃度的,易導致反應性的氣道痙攣,特別是有肺部疾病史的患者。霧化治療過程中,藥物蒸發、加溫以及殘留藥物濃度的增加,可能引起或加重藥物不良反應。由於氣溶膠含有的推進劑或表面活性物質,含有的藥物載體(乳糖或葡萄糖),均易誘發患者出現氣道高反應,因此治療過程中需密切觀察患者,防止氣道痙攣的發生。

當然,上述的這些反應,如果合理的選擇霧化藥物,採用正確的霧化方法,注意霧化治療前後的護理事項,很多的反應都是可以避免的。


參考文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呼吸治療學組,霧化治療專家共識(草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4年第11期。


兒科藥師梅貳康


家長您好,霧化吸入這種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尤其是兒科有廣泛的應用。使用霧化吸入的方式,藥物能直達肺部、起效快、用藥量少,而且副作用小,是比較安全有效的給藥方式。但不少寶爸寶媽擔心孩子尚小且“談激素色變”,因而對霧化吸入治療方式持懷疑態度,主要有以下這些疑問:

疑問1.霧化的藥品是不是都是激素?

答:霧化吸入藥品主要分為抗炎和平喘兩大類,我們熟悉的糖皮質激素屬於抗炎藥,而另一類平喘藥為β2受體激動劑如異丙託溴銨,能擴張支氣管發揮平喘作用,優點是起效快安全性高。

疑問2.吸入糖皮質激素後會不會有全身副作用?會不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答:吸入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較少。只有個別患兒使用不當可能會出現口腔真菌感染,通過漱口或停藥後即可緩解。兒童對吸入糖皮質激素代謝高於成人,在肺部沉積的絕對藥量也較少,因此無需按公斤體重計算用量,也不會產生全身性副作用。研究表明,長期低劑量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對兒童生長髮育和骨骼代謝無顯著影響。

疑問3.用鼻息還是嘴吸?

答:霧化吸入是用嘴吸。鼻腔口徑小且黏膜鼻甲彎曲,藥物經過時易沉積,到達肺部的數量降低,達不到較好的使用效果。當患兒年齡太小無法配合用嘴吸入時可以採用面罩吸入。

疑問4.霧化時的體位?

答:坐位最佳,嬰幼兒可半坐位,有利於藥物沉積至肺部支氣管中。

疑問5.霧化結束後應怎樣處理

答:霧化完畢後應擦拭臉部並讓患兒漱口,長期使用激素治療可用2%碳酸氫鈉漱口。不會漱口的嬰幼兒家長可使用生理鹽水幫他擦拭口腔,或喂少許清水來減少口腔局部沉積。

所以,家長們不用太擔心,只要遵醫囑按計量常規使用,霧化吸入是比較安全的。


藥事健康


霧化吸入是將藥液或者液體以氣霧的形式噴出,由呼吸道吸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可以消除炎症、減輕咳嗽、接觸支氣管痙攣、稀化痰液、溼化氣道等。

在兒童及嬰幼兒中應用霧化會出現一些不良的狀況:

1、患兒哭鬧、不配合:嬰幼兒由於其認知程度差,對霧化吸入產生恐懼,吸入時的霧氣對面部的冷刺激使患兒感覺不舒服,哭鬧厲害,甚至煩躁不安,不易接受與配合。一方面,造成藥霧部分喪失,吸入時間不能保證;另一方面,由於哭鬧患兒呼吸心率增快、耗氧量增加、呼吸肌易疲勞、呼吸困難加劇。

2、痰液堵塞:嬰幼兒由於其氣管、支氣管管腔狹窄,纖毛運動差,肺彈力組織發育差,血管豐富,容易出血,炎症時黏膜充血水腫,痰液很容易阻塞支氣管。霧化吸入後,黏稠的痰液因被稀釋而使痰量暫時增加。嬰幼兒咳嗽反射弱,無力咳嗽,又不會主動咳痰,使原來部分堵塞的細支氣管被暫時性完全堵塞,可使氣管通氣減少。

3、氣道痙攣:嬰幼兒喉組織發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緩衝作用小,超聲霧化產生的霧氣含水量大,溫度低於呼吸道內的溫度。如開始吸入時將霧化量調至最大,大量的霧氣急劇進入氣管,特別是有些過敏體質的患兒吸入較多的冷霧氣後易致小氣道痙攣,出現憋氣、呼吸困難,影響肺通氣和肺泡換氣。氣道的高反應加重了氣道的梗阻,往往出現霧化過程中或霧化後患兒煩躁、哮鳴音增加的表現。

4、血氧飽和度下降:因超聲霧化產生的霧氣主要為水蒸氣,含氧量很低,藥液霧化後,水蒸氣分壓增加而稀釋了吸入空氣中的氧濃度,造成肺泡氧分壓降低,可造成低氧血癥, 導致正常的生理狀態改變,如心率增快、呼吸變淺快,甚至氧飽和度下降。

5、由於霧滴可帶細菌入肺泡,故有可能繼發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細菌來源:口腔、上呼吸道、霧化液的感染。

6、如超聲波霧化和噴射式霧化用液體過多,液體量應歸入液體總入量內,特別是患兒,若盲目用量過大有引起肺水腫或水中毒的可能。

(腫瘤 範藥師)


醫藥雙博頻道


很多準備要給寶寶做霧化治療的家長,在聽到網上流傳霧化比輸液的危害更大之後,開始恐慌不已。

什麼是霧化?

霧化一般在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當中經常用到,在霧化治療當中一般是用霧化的裝置,把藥物分散成霧狀或者是細微的顆粒,寶寶吸入這些藥物之後達到淨化以及溼化氣道的效果,或者是達到治療的目的。


霧化含不含抗生素?

霧化是不含抗生素的,霧化一般含有表面糖皮質激素,這種技術是可以起到抗炎的作用。一般激素的用量不多,僅僅是身體的幾十分之一而已。吸入體內之後很快會被肝臟給滅火,並且沒有副作用。

網上傳的霧化比輸液的傷害更大,是真的嗎?

不是的,霧化治療不需要進入血液循環,他可以直接到達病變的部位,而且在身體的殘留微少,沒有什麼副作用。所以霧化對寶寶來說安全性是比較高的。 寶寶在做完霧化之後可能還會出現臉蛋發紅的情況,媽媽們可以不用太擔心,這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在帶有面罩的時候憋氣導致的。等固化治療結束之後就會很快的消退。


KK健康



霧化只是給藥的一種方式,對小孩子有什麼影響,要具體看用的是什麼藥。

一般來說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醫生可能會建議霧化。但是現在許多人亂用霧化藥,將不能做霧化的藥也用來霧化,這就可能帶來比較大的用藥風險。


以下是常見將不該霧化的藥物用做霧化:

將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用來霧化。使用最普遍的是慶大黴素,利巴韋林。

慶大黴素無霧化劑型,將它用做霧化的話,氣道藥物濃度過低,達不到抗感染的目的,而且會使細菌長期處於亞抑菌狀態,產生耐藥,同時可刺激氣道上皮,加重上皮炎症反應。

利巴韋林也是沒有霧化劑型的,普遍濫用利巴韋林或許與這個藥叫病毒唑有關係,下意識覺得只要是病毒感染都會想到用此藥,不管是在大的醫院還是小的診所,利巴韋林普遍用來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手足口病等。其實該藥的副作用很大,有致畸作用,美國

FDA只批准它用作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以及與干擾素聯合治療丙型肝炎。

將一些中藥注射劑用於霧化。

比如喘可治注射液。我們知道中藥注射劑由於缺乏嚴格的臨床試驗,毒副作用,作用機制都不是很明確,用中藥注射劑霧化還可能刺激呼吸道,發生氣道痙攣,導致呼吸困難等嚴重不良事件。

使用長效、強效激素霧化。

地塞米松注射液也是被用來做霧化最普遍的。我國《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指出地塞米松無霧化劑型,該藥進入體內後,需經肝臟轉化後在全身起作用,不良反應大;另外脂溶性低、水溶性高,與氣道黏膜組織結合較少,肺內沉積率低,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低,在氣道內滯留時間也短,療效相對也較差。故不適合霧化。


小孩子做霧化到底可不可以?

其實只要選擇正確的藥物,霧化是完全可以的,效果好且副作用很小。

目前中國藥監批准的適合霧化的藥一類是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霧化劑,異丙託溴銨溶液等。這類藥物是兒童呼吸道痙攣、哮喘發作時的首選。

另外一種是表面激素,最常用的是布地奈德混懸液。有的人一聽激素就色變,其實大可不必,布地奈德是一種弱效的激素,用於霧化的時候它作用於肺泡表面,很少吸收入血,與地塞米松比,他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抑制作用也很弱,所以短期使用不會影響兒童發育也不會引起其他嚴重不良反應。


無名藥師


繼輸液和抗生素被不少健康“專家”一棒子打死之後,最近網絡中又傳出了霧化比輸液和濫用抗生素更有害的謠言,引起了不少人,尤其是孩子家長的恐慌。對兒童來說,霧化治療真的是一項合適的治療方法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大家口中所說的霧化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治療方法?

這項療法可以被追溯到古印度的吸入療法,而現代霧化療法從英國開始發展起來,在我國的臨床使用也已經有了幾十年的光景。它通常被用於治療和緩解呼吸系統某些疾病的症狀,主要是通過氣體射流的原理,將藥物分散為微笑的霧滴或者顆粒懸浮在氣體中,通過吸入的方式使其直接到達呼吸道以及肺部,從而達到治療效果。與其他的給藥方式不同的是,這種方法直接,藥物不用再經過胃腸或者血液過濾,起效很快、給藥也十分方便。

霧化治療最受爭議的就是其中所給的藥物通常是吸入性的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擴張劑,當然,有時候也會隨病人病情添加一些祛痰的藥物,但主要以前兩種為主。可霧化吸入的激素類藥物劑型主要為布地奈德懸浮液,支氣管擴張劑以特布他林和萬託林,還有異丙託溴銨為主。

家長最擔憂的就是其中的這兩種藥物可能會帶來的副作用和耐藥(比如糖皮質激素如果使用過多可能會造成耐藥和副作用),其實這是不必擔心的。霧化中所加入的這二類藥物的劑量十分小,對於兒童來說,使用的比成人量還要低很多。而且由於是局部直接給藥,對於一些口服激素所帶來的副作用比如生長髮育不良、骨骼變化等,基本都不會出現。支氣管擴張劑所出現的副作用更不用擔心,因為所使用的藥物都是具有受體選擇性的,只要在正常使用量內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其實正是因為霧化可以直接將藥物給到呼吸系統,所以相對於輸液來說,它所需要的藥物量會更少,可能只有輸液藥量的幾十分之一,用量小副作用就會更小。並且,霧化是不需要“戳針眼”的,對於怕疼的孩子來說更能接受。

當然,並不是說這種用量小又安全的治療方法就可以被當作“玩具”一樣隨時使用,一切的治療都要以適應症為主,霧化的作用主要是減輕起到的炎症和高反應性,可以治療一些呼吸系統疾病的咳嗽、哮喘、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

也有一些個別案例因為使用不當出現口腔真菌感染的現象,但是隻要保持吸入器的清潔或者暫停藥物以及使用局部抗真菌藥物都可以改變這種症狀和現象。

相對於傳統治療方法來說,霧化可以說是一種高效、安全的治療方法,是值得被家長所接受的!


熊貓女兒國


遇到氣溫驟然變化,很多小寶寶都出現呼吸道疾病。面對咳嗽、多痰、咽喉水腫等問題,許多醫生都會推薦“霧化”治療。然而有不少家長認為,霧化治療比輸液危害要大,那麼這個觀點是真的嗎?

給寶寶做霧化,危害比輸液危害還大。

霧化裡的成分不好,對寶寶危害甚至比輸液還大。

給寶寶做霧化,危害並不大。

霧化用藥量少,藥效快,對寶寶的全身副作用很小。

霧化危害大?對比一下就知道

有不少家長對“霧化”表示疑惑,擔心對寶寶身體有害。下面,我們不妨來對比吃藥、輸液、霧化這幾種給藥方式:

★ 吃藥:寶寶口服後,要先經過消化器官處理並吸收,接著再通過血液循環將藥物輸送到肺部。

★ 輸液:給寶寶靜脈注射,將藥物通過血液循環“護送”到肺部。

★ 霧化:寶寶直接呼吸,藥物通過氣管直接來到肺部。

一目瞭然,霧化的給藥方式非常便捷,而且也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用藥量,最大程度地減少其他器官對藥物的吸收。通常,霧化的用藥量很少,只有全身用藥的1/5。顯然,霧化效果好,用藥少,副作用也少,這種“定點打擊”完全比吃藥和輸液更安全!

而且在國外,這種用藥方式很早就開始流行了,而我國也已經使用了二十多年。時下,霧化療法也因為其突出的優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就目前而言,霧化治療常常用於以下幾類藥,媽媽可以瞭解一下哦:

1.激素

較為常見的是“布地奈德”,能夠局部抗炎,而且用量僅僅是全身的幾十分之一,而且可以很快被肝臟滅火,副作用基本可忽略不計。

2.擴支氣管藥

若兒童出現支氣管痙攣,那麼可以使用該藥。通常,一天可以重複四次霧化給藥。

3.抗微生物藥

主要是抗病毒和抗生素,但就國內而言,直接霧化的藥劑並不多。

給寶寶霧化時,父母要注意什麼?

♦ 霧化前

注意溫度和溼度,倘若溫度太低,會導致氣管收縮痙攣,會加重霧化刺激,讓寶寶感到不適。如果患兒痰多,那麼建議先把痰吸出,再霧化。如果鼻腔內分泌物比較多,那麼就先清洗再霧化。

♦ 霧化時

1.體位:建議半坐或者坐姿,不建議躺臥,因為躺臥時潮氣量低、肺活量低,孩子吸入時容易出現異常煩躁,呼吸急促等現象。如果是大寶寶,那麼可以教他們慢慢地深呼吸,以此來提高肺活量。

2.時間:5-15分鐘最好,間隔時間根據醫囑執行。

3.霧化器選擇:大寶寶可用口含器,小寶寶則需要用面罩。

♦ 霧化後

先要給寶寶漱口,並且用清水擦拭寶寶的嘴巴和鼻子外側。接著,家長五指併攏成空心狀,輕拍孩子後背,注意是從上而下、由外向內的順序,以此來幫助稀釋後痰液的排出。

霧化治療方法,不僅用藥量小,便捷見效快,而且副作用也很小,所以對寶寶來說很安全,家長無需“聞霧化而色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