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曾有個國家自願合併入我國,為何卻遭到了乾隆的拒絕?

在清朝之前,我國的各個方面都曾經領先於鄰國。但誰曾料想,清朝之後,我國竟從巔峰跌入谷底,深受西方列強的欺辱。當時蘇祿國距離我國邊境並不遠,現在在蘇祿群島的附近。

清朝時期,曾有個國家自願合併入我國,為何卻遭到了乾隆的拒絕?

從元朝開始,就已經記載了很多關於蘇祿國的內容。到了清朝,雖然蘇祿國的人口已經上億,華人血統卻高達千萬,蘇祿國也因此非常想要和中國合併。明朝的時候,也是我國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朱棣還曾經讓鄭和去了七次西洋,由此可見,我國當時的條件還是不錯的。

清朝時期,曾有個國家自願合併入我國,為何卻遭到了乾隆的拒絕?

鄭和的這趟行程裡自然也去過蘇祿國,這時候的蘇祿國卻在走下坡路。儘管如此,西班牙的殖民者也卻未曾放過蘇祿國,開始進攻。面對強大的西班牙,蘇祿國根本沒有一點勝算,於是蘇祿國的統治者決定向我國求救,試圖願意犧牲自己的領土合併中國。經過乾隆的一番思索,他覺得蘇祿國併入我國後,我國會損失大量資源,而且還要花費不少的錢財,因此拒絕了這個請求。

清朝時期,曾有個國家自願合併入我國,為何卻遭到了乾隆的拒絕?

加之,當時清朝已經打算閉關鎖國了。所以乾隆也非常的乾脆拒絕了蘇祿國,並且認為自己自給自足完全不是問題。後來走投無路的蘇祿國,只好選擇了菲律賓簽約,從此合併入菲律賓。從古至今,弱國都只有被欺負的結局,這一點沒有任何的例外。假如當時乾隆答應了蘇祿國統治者的請求,我國的版權也能夠因此被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