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在汽車性能方面有個難解的悖論,就是尾氣排放和動力性能之間的“水火”關係,如果想要高標準高潔淨的尾氣排放,那麼就不能使用大排放的發動機,或者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就必須受到一定的限制,簡而言之就是排放和馬力難雙全。就比如當前的國六排放問題,直接“幹翻”一批大排量的汽車,加之部分小眾車型本身的銷量就不大,車廠也不會花大力氣去研發滿足排放要求,以至於象野馬5.0,霸道陸巡、猛禽等硬派從此要在中國消失了。

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對於這個問題連汽車強國德國都難以避免的受到阻礙,老牌車企大眾的解決方式是:車輛在尾氣檢測時通過一個隱蔽的軟件控制車輛排放,使其獲得合格的尾氣,當車輛正常行駛時軟件關閉,從而使車輛獲得強勁的動力。一向嚴謹本分的德國佬在這個事情上有點“小聰明”的感覺,顯然是不合法的,終於在2015年被一個美國社會組織,在一次無無意識的測試中發現蹊蹺,被美國佬揭發,然後就發生了震驚全球的“排放門”事件。

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涉及大眾排放門事件的車型全部是柴油車,柴油車不需要用火花塞點火,而是通過壓縮空氣使其達到柴油的燃點,所以對空氣的需求量很高,當氧氣不足時,柴油不能充分燃燒,就會產生大量的氮氧化合物和氮氫化合物等有毒氣體。目前有兩種解決思路,一種是往排氣管中噴尿素水的方式對有毒氣體進行氧化反應,第二種是通過EGR技術,將未充分燃燒的廢氣再次返回氣缸燃燒。前者需要在車上安裝一個裝尿素的水箱,還要不定期的補充尿素,所以對空間的要求較高,使用起來也不方便,大多都是在卡車和客車上使用,已知轎車上只有奔馳使用該技術。後者不佔用空間,廣泛的應用在轎車上,其最大缺點就是車輛的動力受限,以至於某寶上可以買到專門堵住EGR閥的工具。

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那麼大眾是如何識別車輛是否處於檢測狀態呢?其實它是採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判斷方向盤轉動的時候輪胎是否有震動信號,一般情況下,方向盤轉動時車輛處於轉向狀態,輪胎會發生震動和擺動,當在此情況下未感知到輪胎的震動時就可判斷車輛處於“檢測”狀態,排放軟件啟動,車輛的實際排放達標。通俗一點,就是大眾給車輛安裝了一個自動控制的EGR“堵蓋”。

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尾氣造假讓大眾在當時名譽掃地,CEO因此離職,並且面臨很多訴訟,今天這場持續5年的訴訟終於塵埃落定,以大眾賠償8.3億歐元結案!我們不免疑問,作為百年車企,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汽車科技的大眾為什麼這樣做?是排放法規的標準過於嚴苛,技術難以企及還是成本管控等盈利因素,暫時還不得而知!

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因排放“作弊”,大眾賠了6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