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敢說阿里“沒底線”的人,拒絕阿里投騰訊,他未來或超越馬雲

阿里作為我國的互聯網巨頭,和騰訊形成鼎立局勢,不過兩家企業的側重點並不同,騰訊傾向於社交,利用微信等打造遊戲王國。而阿里就不同了,更傾向於電商,每年的雙11都會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不過如今的阿里已經全方面的佈局,不再僅僅侷限於電商平臺。


唯一敢說阿里“沒底線”的人,拒絕阿里投騰訊,他未來或超越馬雲

在阿里雲大數據上有著非常高的優勢,如今也受到了中小企業的喜歡。而支付寶如今已經不再侷限於支付,反而有了借唄花唄等屬性,還可以儲蓄收益。當然阿里也整合出了菜鳥網絡,讓快遞的運行速度加快,消費者從中受惠。在共享業務上投資了哈羅出行,外賣領域則是收購了餓了麼,可以說佈局非常龐大。但這樣的阿里,卻有一個人敢說其沒底線,他就是王興。

本是富二代,創業多次

王興的家庭條件比較不錯,父親從事水泥的生產生意,在龍巖也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其家庭的資產過億。從小他就熱愛學習,但他並不是書呆子,反而會尋找更有興趣的事情,在高考後他輕鬆考上了清華,學校裡的他一度是風雲人物。在2004年從美國歸來後,他並沒有選擇進入父親的公司,反而是堅持自主創業。


唯一敢說阿里“沒底線”的人,拒絕阿里投騰訊,他未來或超越馬雲

因有良好的家世,王興在創業之路上沒有什麼顧忌,先後多次的嘗試,儘管先後失敗4次,但卻讓他對市場有了更多的認識。我們熟知的人人網其實就是他創立起來的,起初的業務非常火爆,但因公司的資金鍊斷裂,他只能將其賣出去。之後他還創辦了飯否,其知名度也非常高,但還是因資金鍊缺乏選擇了放棄。

可以說王興每個創業模式都是對市場的新探究,而美團創立起來後,他完全摸清了市場規律, 在“千團大戰”中,儘管美團的實力並不出眾,只是陪跑的小弟,和BAT比資金是差遠了,但還是憑著對團購模式的理解,成為了最大贏家。

接受阿里融資卻轉騰訊

阿里的商業模式就是幹不掉就扶持入股,一步步拿下控制權,在2011年阿里拿下來 12%的美團股份,對其進行了大力扶持,企業副總裁也被安排到美團,不過在幾輪融資後,阿里的股份跌到了7%,在阿里看來美團就是阿里系的,但王興卻不這麼想,他不甘心被控制。

面對阿里的多次投資請求,王興一直都搖頭,無奈馬雲再次扶持了口碑,還增設了淘點點,和美團對著幹。不過騰訊卻趁機入股美團,並提出不干涉美團的發展。2016年阿里將美團所有股份拋售,到了2018年4月,以95億美金收購餓了麼,和美團進行了對抗。


唯一敢說阿里“沒底線”的人,拒絕阿里投騰訊,他未來或超越馬雲

而在去年王興公開表示阿里沒底線,不然的話會更尊重,其實他暗指的還是馬雲。畢竟馬雲在收購企業時務必要將其融為阿里的一個部門。不過如今的美團市場勢頭比較火爆,今後王興的身價可能會超過馬雲。

其實劉強東也曾經多次吐槽馬雲,畢竟兩家在電商平臺上的業務是對立的,彼此之間的競爭也十分激烈,就連創始人之間都會在一起回懟。比如說劉強東曾說:“有人一個月賺十幾億卻非常痛苦,但我國的幾千萬貧困人口才是富人的恥辱。”


唯一敢說阿里“沒底線”的人,拒絕阿里投騰訊,他未來或超越馬雲

當他當上名譽村長時,馬雲吐槽一個大公司要有擔當,搞好一個村是沒有意義的。當然正是在兩家企業之間的競爭之下,才有了更快速的發展,讓京東和天貓都能夠用更好的服務去回饋網友,畢竟只有競爭才能有進步,搞市場壟斷只會讓消費者吃虧。

企業家的精神就是不斷的創造經濟財富,在經濟市場中有更大的創收,在賺到錢後要及時的回饋社會,馬雲劉強東就是這樣的人,相信今後的王興也能夠做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