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有父母說:“別人都說我對孩子太過嬌慣,養孩子不能太慣著了,可我就這麼一個孩子,不寵她還能寵誰?”

也有父母說:“打是親,罵是愛。孩子不聽話,該打打,該罵罵,現在不嚴格要求,以後社會會替你教訓孩子的。”

還有父母說:“說了孩子幾句,那都是為了他好,誰知道他還不樂意了,和我鬧得很不愉快。”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


以上三種情況,分別折射出我們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的三個誤區——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有多少父母,以愛之名變相地侵蝕著孩子的獨立與自尊,從而走向了教育的兩個極端。


一個是過於放縱,以致於孩子日後成了“白眼狼”,一個是過於管教,以致於孩子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其實,這都是不對的。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在教育下一代上的失敗!


今天,我們就帶您一起去看看,這“六個字”的教育方式,是如何毀掉你的孩子的。


01

縱容


其實,有時候養孩子就像放風箏一樣。你線拉的越緊,孩子就會越壓抑,難覓自由,很難飛得更高;線放的很鬆,孩子容易失去前進的動力,風一停就急速墜落下來了。


因此,放風箏時,需要藉助風力的作用,家長自己也要活動活動雙手。如此一張一弛,既尊重了孩子的意願,也牽住了孩子成長的風箏線。


可有些家長就偏偏不信,非要把風箏的線剪斷,任由孩子隨處飄蕩,不加以約束與引導,等到發現時風箏已走遠,卻再也找不回來孩子當初的模樣。


如何快速毀掉一個孩子?縱容他,溺愛他。


尤其是當孩子有一些壞習慣時,如果不加以約束,反而“以孩子太小,長大後就好了”為理由,那麼遲早有一天會釀成無法挽回的大禍。


前段時間,一個“男孩大罵店員”的視頻火了。


在北京五棵松某書店,一個男孩在書店裡大聲朗讀英語,絲毫不顧他人的感受。


女服務員禮貌上前提醒,卻被男孩瘋狂怒懟。男孩用手指著對方鼻子大罵道:


“信不信我抽你!!!”

“我投訴你!!!”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而男孩的家長,全程戴著口罩,敷衍了事,沒有任何愧疚之意。她唯一的反應,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


“他只是個孩子啊”!

“你忙你的就行,你別搭理他”!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這種趾高氣昂、毫無悔改之心的行為,令廣大網友義憤填膺,網友紛紛表示:“對,孩子是小,家長不小,那抽家長吧!”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每一個肆無忌憚的孩子背後,幾乎都有一個蠻不講理的大人。


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味放縱寬容,是給孩子的慢性毒藥。


來看一則對話:



媽媽:寶貝,寫作業了。

孩子:待會,等我打完這把遊戲!

媽媽:寶貝,不能這樣,已經很晚了,寫完明天老師還要檢查呢!

孩子:不,我就玩一會,就一會嘛!

媽媽:好吧,那你打完這把吧。



最後媽媽還是屈服了,選擇縱容孩子的貪玩任性。


玩遊戲如此,上學、吃飯、玩具等亦是如此。


而更多事實證明,縱容孩子,甚至會讓他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李天一”和“我爸是李剛”事件,便是父母縱容溺愛子女造成的惡果。


因為父母的縱容,他倆最終都因自己的自大自私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父母的縱容,不僅會最終毀了孩子,還會讓自己悔不當初。


02

暴力


打是親,罵是愛,曾是中國傳統教育屢試不爽的法寶。“嚴師出高徒”、“棍棒之下出孝子”等話語被稱為至理名言。


這些話告訴父母,孩子的任性不能慣,不能由著他們的性子來,必須要嚴加約束管教,才能加強自律。這是為了孩子好!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某學期開學,在一小學門口,一父親送女兒上一年級,孩子站在校門口不肯進校園,家長勸說10多分鐘後,孩子仍哭著站在原地。


女孩家長隨後將其拉到偏僻處,抬腳狠狠地踹向孩子大腿處,並抬手打了女兒三個耳光。


此事一出,便引起了網友熱烈討論,有強烈反對的,也有舉手支持的。


但我的觀點,是反對的。不能縱容孩子,也不代表就要對孩子動輒得咎,教育不應走向兩個極端。


要毀掉一個孩子,最直接的行為就是對他使用暴力。


不管是體罰,還是語言上的侮辱,都會對孩子的精神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體罰孩子,是很多家長心目中最有效的管教方式,因為孩子知道疼了,下次就不敢再犯錯。


但他們不知道,這卻成了孩子難以抹去的噩夢。


前段時間,一個小女孩被綁在樹上的視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畫面中的小女孩失魂落魄,哭啼不止。


原來,這個小女孩哭鬧著不願意去上學,被父母綁在了樹上。


隨後,父母驅車離開。路過的行人想把孩子放下來,卻遭家長阻止:“我自己的孩子,不要多管閒事!”


女孩一直大哭,路人都覺得心疼,可卻換不來家長的心軟。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無法想象孩子心裡會有多大的陰影,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在這路上,也許會遇到許多難以忍耐的事情。可就算再不易,也不能拿自己失控的情緒去傷害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暴力,會產生兩種後果。


一是會使孩子軟弱而缺乏主見。


在父母的暴力教育下,她不敢反抗,會變得自卑、敏感、做事小心翼翼,慢慢喪失對外界的好奇心。


第二種情況,則會讓孩子和父母一樣,學會“以暴制暴”,變成一個習慣性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人。


6歲男孩把鞭炮扔進下水道,炸燬了3輛奧迪車。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12歲男孩在家中看動畫片,因嫌外面施工太吵,一氣之下拿來水果刀,將綁在施工者身上的安全繩割斷。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這些原本不應發生的悲劇,如果沒有父母的教唆或是以身示範,完全可以規避。


而父母的暴力行為則很好的為孩子提供了施暴的藉口與參考。


還有一種暴力,不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他的一生。


父母對孩子實施冷暴力(語言暴力),孩子會很容易患上心理疾病,比如孤僻、冷漠、自閉症等。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在調查研究青少年犯罪記錄時發現:


有個孩子12歲時,爸媽就分開了。明明不是他的錯,母親卻經常罵他,讓他去死,說他是廢物。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心理研究顯示,對六歲之前的孩子,經常使用語言暴力,容易使其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等心理,而且他們還害怕與人相處。


所有的語言暴力,無法起到半點教育效果。


因此,請家長們記住: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製造更多問題,千萬別因你的棍棒而毀掉了一個孩子。


03

打擊


有種傷疤,是一輩子都好不了的。


多少父母,一生都在做著子女的差評師,他們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讚揚和肯定。


這種打擊式教育,會逐步摧毀孩子的自信與好奇心。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發佈過這樣一則海報。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第一個孩子手裡拿著一張30分的考試卷,整個人看上去比較膽小,神情緊張,身上刻著的是父母對他說的話:


“你腦子讓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第二個孩子是剛剛跟小夥伴們完成一場不錯的足球比賽,身上的泥漬還在,因此惹怒了父母:


“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第三個孩子手裡捧著打碎的花瓶,無助的望著你,眼神空洞,像是隨時等待父母的責罵。他的身上刻著的話是:


“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家裡有你,真倒大黴了!”


海報上的這些話,不僅僅是刻在孩子身上,更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裡。


回想生活中,我們說過的這些話,不正是拿刀刻在孩子的心上嗎?這種傷害帶來的痛苦,是連時間,都無法抹去的。


其實,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是他們最重要的人。我們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對他們來說,是標籤,更是無法更改的事實。即使後來你忘了,孩子也會記得清清楚楚。


在知乎上有人問,長期被父母打擊的孩子會怎麼樣?


有人說,會變得很不合群,被父母打擊多了就會覺得這樣的自己是沒有人喜歡的。


也有人說,會有仇視心理,漸漸變得敏感不相信別人。


毀掉你孩子的是縱容(溺愛)、暴力和打擊(刀子嘴,豆腐心)。


2016年,高考結束後,達州一名18歲的男孩小斯,留下遺書跳江自殺了,而他,就是被父母的打擊給摧毀的:


考98分要捱打,考全校73名要被諷刺“才考了73名”。


爸爸問英語學懂了嗎,如果回答懂了,直接批評一句“不要驕傲自滿,半灌水響叮噹”;如果回答不懂,也會被批評,“你這一學期幹嘛去了”。


小斯在他留下的遺書中寫道:


我發現我活著沒有任何意義,我感情方面有嚴重問題,絲毫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他的靈魂,無時無刻不在掙扎吶喊。


可他的媽媽卻還在哭訴:對他嚴格點是為了他好,沒想到他這麼記仇。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有些父母天真地以為,打擊就是對孩子最嚴格的管教。不打擊孩子,他的抗壓能力就會變弱,將來成不了大事。


而事實是,父母的打擊和否定不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會讓他變得越來越糟,甚至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心理學中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當孩子獲得來自周邊的讚美、鼓勵和掌聲時,他會不斷地增強自我認同感,他會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


所以,請父母們對孩子少一些打擊,多一些讚美和鼓勵吧,這樣孩子才能不斷進步。


孩子,是一個獨立而有尊嚴的個體,他們需要自由的空間,也需要被尊重與理解。


孩子,同樣具有貪玩、任性的天性,他們需要被引導,被約束。


孩子,不應該被放縱,不需要來自父母、家長的棍棒,更不應該被隨意責罵、打擊。


所以,各位家長,請你用“正確”、“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吧,千萬不要走入六個字的教育誤區,這樣才不至於讓孩子走上毀滅的深淵,才會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 本文轉載自經典導讀微信公眾號。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