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二:介子推護主逃國


【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二:介子推護主逃國

驪姬雖經晉獻公再三勸慰,但仍不停地嚎啕痛哭:“我活不成了,你得為我做主呀!你得給我主持公道呀,我沒臉見人了……”

“別哭,我一定為你作主。”晉獻公終於下了狠心,如此孽子,人倫顛倒,難為儲君。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真是家門不幸啊!處死這個畜牲,以雪奇恥大辱……

驪姬見晉獻公動了真怒,心中暗喜。你道她喜從何生?王爺夫人的身份非同小可,平素總有人前護後擁,婢子丫環不離左右。為什麼她獨自步入花園?因為她自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早上梳妝打扮已畢,故意頭上抹了蜂蜜,來到花園,正是群蜂採花的高潮時刻。蜜蜂聞見蜜味如蠅子聞臭而至,爭相吸食追繞,於是口呼救命,引出重耳。重耳不知是計,自然上當,難免惹出了殺身大禍。這就是驪姬設下的“蜜蜂計”。她用此計曾陷害太子申生未遂,後在祭品中施毒嫁禍,才使陰謀得逞;這天,他又故技重演,想加害重耳企圖置其死地而後快。晉獻公不識真假,氣昏了頭,失去了理智;驪姬巧設陷阱,一舉得手,咋能不高興哩!

第二天早朝,晉獻公登殿,怒氣沖天,不問青紅皂白,呵命武士將重耳推出午門斬首。文武大臣目瞪口呆,不知重耳犯了何等彌天大罪,齊跪殿下求饒。晉獻公不聽大臣之言,定斬不饒。並怒衝鬥牛地說:“誰再求情,一同問斬!”眾將官求情無效,無計可施,只好眼巴巴地望著重耳被武士推出了午門。

重耳平時人緣好,待人忠厚。武士中間有個名叫介子推的,和他平日交情最深。這天主斬的正是介子推。推出午門後,介子推淌著眼淚悄悄問重耳:“你犯了何罪?”重耳搖著頭回答:“我不知道!”因介子推被重耳平時為人所感動,不忍殺死他,心生一計,隨口便說:“既然如此,我放你逃走如何?”重耳不肯:“這樣豈不連累了兄弟。”介子推說:“這是什麼時刻,顧不了許多,我家裡只有老母親一人,又在外地,也沒啥牽掛。千計萬計,走為上計;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事不遲疑,咱倆麻鞋底上摸油哩,乾脆溜了。”

【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二:介子推護主逃國

二人低言低語,片刻間便商量定了。介子推支開隨從,各自換了一套平民服飾,混在行人中逃出了城門。真是鯉魚脫去千鉤釣,永年永世再不想回來了。

晉獻公定下的午時三刻,一聲炮響,人頭落地。怎麼已到午時四刻,既聽不到炮響,又不見首級獻來。派人去看,無聲無息,已經逃走,不知去向。急令重兵圍追捉拿,就是尋不見蹤跡。

不說晉獻公暴跳如雷,如何派人興師動眾捉拿重耳,單說介子推保著重耳逃出都城,如何避難。他倆約摸走了五六里路,重耳便問:“你我倉促出城,逃往何地為妥?”沒等介子推答腔,發現後面有兩個人急急趕來。重耳以為是父王派來追殺自己的人,著忙扯著介子推鑽在路旁的一個茅廁裡躲避。那兩個人越來越近了,只聽其中一個說:“雲眼裡的日頭,後來孃的指頭,西宮娘娘設蜜蜂計,曾加害過太子申生,又想來害重耳殿下,真比蛇蠍的心腸還要毒辣。”另一個接口說:“蒼天不滅無路之人。老王派人四處捉拿他和介大哥,只要我們找到介大哥和殿下,先保他們逃往別國避難,日後再好設法還朝。”頭一個又接著說:“割了脖子碗大的疤,我們相好一場,他們有難,我倆活著又沒有味道,早遲把他倆尋著,也好永遠在一起。”二人說說走走。介子推和晉重耳聽外面談話的聲音很熟,偷偷在牆縫裡朝外一看,原來是朝里名將名臣,平日和自己相好的孤偃和孤毛兩兄弟,竟鬧了一場虛驚。

四人相見,悲喜交集。孤偃哭訴著說:“殿下,我們總算找到你啦……”重耳還要說話,介子推遞了個制止的眼色說:“路上人多眼雜,不是說話之處,我們當今大事,是如何保殿下逃出去。”大家認為有理,點頭服從,再不多言。從此,他們繞村莊,避大道,專揀田埂地界、人煙稀少的地方日逃夜竄。餓了,不敢去村中乞要,就吃些野菜野果。常言說,“三天餓出個賊來。”有時,還偷些老百姓地裡的園根、蘿蔔之類的東西飽餐一頓。若無人煙的地方,只好空腸餓肚。

【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二:介子推護主逃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