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冲冠一怒真的是为了红颜吗?

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 他出身于辽西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 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

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在广宁之战中失利,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吴三桂的生母不详,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续弦。祖大寿是世居辽西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李自成进军北京的时候,朝廷乱成一团,当时就有人提议,放弃宁远、前屯。因为当时朝廷可用的兵力就只有吴三桂手里的这支关宁军残部。

两个问题需要解释,一是,关宁军怎么就成残部了呢?关宁军组建于孙承宗,发展于袁崇焕。但是袁崇焕刚刚成编制,就马上投入巳已之变的战斗,之后一部(曹文诏、祖宽等)调入关内剿匪参战。接着,次年又经历了一次大凌河之战,崇祯十三年又经历了一次松锦大战。到最后只剩下吴三桂一支军队,所以说是只剩下残部。

二是,还有别的军队,比如京营军哪里去了?还是别太指望京营军了吧,万历的时候,就有大臣上疏,京军报称十万二十万,实际只有两三万人,这还算好的,到已己之变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了。就算是有的,也根本不能投入战斗。

听到北京城破的消息以后,部队就无法再前进了。王都没有了,那勤王之师还勤个什么鸟?吴三桂把部队开到蓟州城休整,这时候接到两个消息。

一个消息是,李自成抓了吴襄,让他写招降书给吴三桂。而且,李自成给的待遇还不错。一是“白金万两,黄金千两,锦币千端”。另一个是“不失通侯之位”,而且确实是先封了侯。

官也有,钱也有,就是那啥,钱好象太少了点。李自成派唐通守山海关(唐通只有两万人,目的是掐断吴三桂的后路),都给了一百万。这时候李自成军队刚占了北京,抄了很多银子。

吴三桂得到的另一个消息,是他家人和父亲都被李自成抓住了,这个消息出处有两个,一个是说一个逃奴,跟吴襄的一个小妾私通,因为事先逃跑,没被李自成逮住。另一个是说从李自成的使者口中询问出来的。

没关系,这不就是逼着我投降吗?我反正要打定主意要投降了,到了北京,自然就把我的家人放了,没问题。

但是,吴三桂还问了另一个问题,“我那人(陈姬)怎么样?”


那人,也就是陈姬,姓陈的姬妾,就是陈沅,比较有名的名字,叫陈圆圆。

吴三桂是不是不在乎自己的家产,也不在乎他的父亲,更不在乎他的一家老小几十口人,而只在乎自己的女人是不是被睡了?

当然不是。这关乎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手下这三万将士投降李自成以后的待遇问题。在崇祯朝的最后几年,皇太极也经常写信招降吴三桂,甚至让投降的他舅舅祖大寿也写信劝降。吴三桂昔年的同僚,战友,甚至他的上司,很多都已经投降。而吴三桂坚决不降,就是因为他手里握着一支军队。所谓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女人,对于男人来说,绝对是一个财产的象征。如果他的女人,李自成的手下还没等他投降就可以想睡就想,那他投降了以后呢?李自成的那些人,还不是对他们想捏就捏,想搓就搓?根本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更谈何待遇可言?

最后,选择和满清合作,围剿起义军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吴三桂冲冠一怒并非为了红颜,毕竟红颜多的是,但如果被打回原形,失去统治阶级的地位,那才是无法接受的。

吴三桂冲冠一怒真的是为了红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