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真的那麼殘暴嗎?

隨風dge


秦始皇的殘暴,有很多渲染的成分,是被後世誇大的。尤其是那些儒家知識分子,他們出於政治需要,將秦始皇描繪成一位暴君,以作為弘揚仁德思想的反面教材。

秦始皇並沒有後世說的那麼殘暴,否則早在他執政秦國的時候,就應該有大批不堪壓迫的反對者,但史料中並沒有相關的記載。秦始皇既沒有濫殺功臣,也沒有殘害忠良的記錄,這些劣跡都是他的繼任者秦二世創下的,和秦始皇沒有關係。

秦國之所以亡國,是因為無力面對一個相對多元化的社會,秦始皇沒能找到統治之方,只能延續以往的農戰結合的發展方式,用嚴刑峻法動員全國人民。然而,由於戰爭已經結束,這種動員機制對民眾而言沒有收益,反而加重了他們的負擔。更何況,秦國的動員機制是以平民社會為基礎的,但六國地區有大量的貴族遺老,社會結構與秦國不同。所以,他們就很難接受秦朝的集權統治,因為這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最終,他們和平民聯手,共同推翻了秦帝國。





嘯瞰風雲


秦始皇到底殘暴不殘暴,不是後世的幾個史學著作就可以下定論的,殘暴在何處?有何證據?為何成為暴君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說道說道。

首先,我不認為秦始皇是一個殘暴的君王;其次,我不認為秦始皇在位期間有過十分殘暴的行為;再次,我認為說秦始皇殘暴的都是在為當朝的合法性尋找依據。

一、秦始皇在位37年,沒有枉殺過一個文臣武將。

秦始皇的太爺爺秦昭襄王厲害吧,絕對重量級人物,沒有他打造的大秦帝國,嬴政想一統天下是做夢。但秦昭襄王刺死戰神白起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劉邦厲害吧,天下第一狡猾的開國皇帝,照樣“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漢武帝劉徹偉大吧,你看巫蠱之禍他殺了多少人?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放過。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這樣的君王楷模,也殺子屠兄,逼父退位,更不用說宋高宗趙高、明太祖朱元璋之類。

可是,你看到過秦始皇殺過那些文臣武將嗎?呂不韋被罷免相位之後,秦始皇仍然賜予到洛陽去,就連呂不韋不思悔改,仍然結黨弄權於朝野,秦始皇仍然只是寫信斥責他。最後,呂自己受不了自殺了。這要是發生在漢朝,不被誅九族才怪。荊軻刺秦,如此大的罪過,秦國攻打燕國之後,沒有屠殺燕國百姓,而是將這個案件的相關策劃者殺掉而已。六國被滅,秦始皇沒有殺掉各國的王公大臣,最終,六國的貴族復國運動中,確殺了秦始皇的三族。

你也可以說,秦始皇自己氣場大,太牛叉,不需要殺別人。但這跟殘暴挨不著吧!

二、秦朝有嚴刑峻法,但是卻是嚴中帶仁,是世界上最早的保護人權的法律。

陳勝、吳廣起義被標榜為反抗暴政的楷模,可是,是誰告訴你陳勝是因為遲到,要被殺頭才造反的。是司馬遷?對,是漢朝人說的。今天出土的秦簡上顯示,徭役者遲到是罰錢,而不是殺頭。秦朝的朝廷有那麼傻嗎?遲到就殺頭,每天要殺多少人?這抹黑大方法有點低級。事實上,秦律制定的相當細密,就連掌握著生殺大權的皇帝也不能無辜殺人,所有被追究責任的,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審判,並有相應的罪名。秦奉行法家思想,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保護人權的法律。

就拿朝廷中的大臣們來說,王翦公開和秦始皇叫板,可以說在攻楚這一戰上讓秦始皇臉面盡失,但秦始皇沒有找他麻煩;丞相王綰極力推崇分封制,和皇帝的思想背道而馳,弄得皇帝在朝廷被孤立,秦始皇也沒追究;那個槓精淳于越更牛,在宴會上公開詛咒秦朝江上不會長久,秦始皇也沒因此而收拾他,為什麼呢?因為秦始皇和他制定的秦朝法律認為,這些言論都不是犯法,沒有罪名,故而不會追究。

三、秦始皇勞民傷財?其實,多半是誇大或杜撰的。

阿房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歷史上一直都這麼說。再說清楚點兒,不就是司馬遷說的嘛?現代考古學家發現阿房宮根本就沒有建成,也就是個地基。長城到時真的修了,不過,那根本不是秦始皇從頭修的,在戰國後期,秦、趙、燕都修了長城,也不是一代人修好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不過是把這三段長城連接了起來。只有秦馳道這條高速公路確實時秦始皇一手打造。但這條路不修不行,秦漢時期對付北方遊牧民族可是發揮大作用了。另外,秦朝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罪犯在農忙的時候是可以放假一個多月的。你說秦始皇殘暴嗎?

四、殘暴的形象來源於和秦始皇結下樑子的儒生

焚書坑儒的事情確實發生過。秦始皇焚書的事件,來源於朝廷上下對於郡縣制或者分封制的爭論。這種爭論達到高潮後,秦始皇決定自己出馬下決斷,為此淳于越還表達了誓於詩書共存亡的態度。不過,秦始皇還是下令焚書。這件事本來得罪的學派就多,特別是儒家,他們本來就是對法家思想持發對態度的。

坑儒這事兒有點爭議,秦始皇坑儒生們幹嘛?如果說是鎮壓這些持不同意見的人,怎麼不將其他學派的一起埋了?其實,秦始皇當時因為重用了一批方士,又是煉丹製藥,又是尋找海外仙方,總是想著長生不老。但這批方士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呀!徐福騙了最後一把後也消失了。說不定秦始皇晚年身體不好,就是這幫孫子把重金屬含量超標的“仙丹”給他把身體吃壞了。秦始皇坑儒,其實不是儒生,是這幫欺騙他的方士,可能有部分儒生和方士有一定關係,被牽連了。故而儒生就開罵了。

儒生和秦始皇的樑子一直沒解,作為儒生的司馬遷就把秦始皇冠以“暴君”之名,一則,為大漢朝皇帝的正統地位尋找依據,二則,同時對漢武帝的殘暴行為敲響警鐘。在歷史事實作為證據的前提下,說秦始皇殘暴,恐怕立不住腳。

你認為呢?


牧漁子



秦始皇確實十分殘暴,是中國歷史罪惡滔天第一人。

一、秦始皇採用法家愚民思想。扼殺思想和言論。創立誹謗之法。這是中國法治史,乃至華夏文明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二、秦始皇採用法家思想治國,創立夷族連坐之法。一人死罪,夷滅三族,株連十戶。這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三、秦始皇創立告奸之法。鼓勵骨肉至親之間檢舉揭發。聖人孔子和西方法治思想的奠基人孟德斯鳩都反對告奸。認為這不是法治。也非人治。而是治人。秦始皇創立告奸之法,是中國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倒退。

四、秦始皇採用商鞅弱民思想。禁止人民擁有兵器。收天下之柄於咸陽。鑄十二金人。禁止人民擁有兵器的秦朝成為最短命的王朝。

五、秦始皇採用法家疲民思想。大興土木。修建陵墓、阿房宮、長城、直道。致使無數民夫慘死。正如陳勝所言——天下苦秦久矣。


六、始皇二十八年,嬴政遣徐福發童難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傾盡天下之財,尋仙求長生。致使民不聊生。

七、秦始皇不稱朕。稱真人。隱遁於無形。 秦始皇為求不死之藥,自謂“真人”,不稱“朕”。行為詭秘,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帷賬鐘鼓美人衝之。有言其處者,罪死。有中人告丞相,始皇怒:詔捕中人及在旁者,皆殺之。自是之後,莫知其行所在。

八、秦始皇生時禍害百姓,死後亦然。

始皇初即位,穿治驪山。及並天下,發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盡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墓以人的脂肪作蠟燭,工匠為弩機,陵墓修成之後,盡閉之,工匠無復出者。後宮無所出者,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九、秦始皇為實行法家愚民政策。焚書坑儒。禁燬詩書及百家言。毀滅華夏文明。

【2018年4月6日,山東濱州秦皇臺景區重六噸、高18.9米,號稱"世界第一"的秦始皇銅像被大風吹倒。銅像臉部先著地,‘秦始皇’的臉直接被摔扁。此乃天意】


楊朱學派


評價歷史人物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兒,因為能夠切入的角度實在是太多了。

即便是秦始皇是否殘暴這麼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也存在很大爭論。

在歷史上,自從西漢以來,人們往往批評秦始皇的殘暴,甚至由此對整個秦朝冠之以一個簡單直接的名詞——“暴秦

”。

到了近現代,為嬴政說話的人也越來越多。比如很著名的一首詩: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當然我們知道,每個人在評價歷史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出發點。如果都用今天的道德準則來看,恐怕並不容易得出很客觀的見解。

古代社會是分階級的,我們可以選擇當時具有不同社會屬性的人,通過他們的遭遇來評價秦始皇。


假如生為秦始皇時期的大臣,那麼應當說,除非你是呂不韋或者嫪毐之類,否則你可能會覺得,嬴政這個人對待大家還是不錯滴。

秦朝法律嚴苛,但是對於真正肯為自己出力的大臣,秦始皇還是相當包容。當然,這並不是光靠他的心胸,主要還是依靠絕對的權力。換言之,他根本不怕大臣搞事兒。

嫪毐不是覺得自己很厲害嗎?分分鐘就被消滅。權傾一時的呂不韋,不也是秦始皇一發話,就乖乖帶著全家跑到四川嗎?

像王氏、蒙氏這些元老級的功臣家族,在秦始皇在位期間,都過得很不錯。

這種優待功臣的情況,跟劉邦、朱元璋等人在建國之後的做法明顯不同。


假如你是秦朝的一個普通農民,可能你會覺得活著挺累。

為什麼呢?法律管的太細緻了。它固定了你一年四季不同時節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你是農民,你就不能私自釀酒、賣酒,每年你得按時交租,定期服徭役。如果遲到了,那你就得受罰。

最討厭的是,你即便老老實實做個本分人,也有可能因為你的親戚朋友鄰居犯法而被“連坐”。你說你沒參加犯罪?不好意思,你不舉報他們,這本身就是犯罪。

就連推行嚴刑峻法的李斯被殺時,也有三族跟著連坐。

(寫到這裡,答主不禁想到了自己小學時候的一段經歷。老師圖省事兒,規定背不過課文者,其同桌放學也不許走,陪著對方背書。另外,還鼓勵學生互相揭發檢舉……時至今日,我都對此事耿耿於懷,因為這位老師在小孩子裡推行了萬惡的連坐制度,其結果是引發了同學之間的厭惡,而非她所期望的“互相促進”)

因此,陳勝吳廣的起義,並不是所謂的偶發事件。如果老百姓活著沒有安全感,那麼揭竿而起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假如你是秦朝的奴隸,那麼我得說,你真的很可憐。

舉個例子吧。在今天秦始皇陵的西側,有一個小村莊叫趙背戶村。1979年,考古人員在這裡發現了一處古代墓群。這裡面發現的墓葬都很簡單,挖個坑,放人,填點土,就OK。

墓葬裡的人骨上,往往有被銳器砍傷的痕跡,有的身首異處,還有的被腰斬。另外根據人骨特徵可以看出,這些人大多數為20-30歲的青年男性。

考古人員根據這些現象,並且結合出土的文字資料,判斷這些墓葬的墓主人,正是當年參加秦始皇陵修建工程的奴隸。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

這句話,在史書中一閃而過,可是它的背後,就是幾十萬的奴隸。

假如你是參加修陵工程的奴隸,你會覺得秦始皇是一位仁慈的君主嗎?你會希望這樣的一個王朝傳至萬世嗎?


考古軍中馬前卒


什麼叫做殘暴?本意為殘忍兇暴。請問秦始皇天生就好虐待百姓,或者殺人嗎?我看也未必。其實,秦始皇之所以被民眾稱為殘暴,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01 軍役

秦始皇為了統一天下,即位後的37年間戰爭幾乎沒停止過,大致可分為2個階段。

1)統一天下前

周王室的倒下,註定了群雄紛爭不會停止,直到打出一個具有唯一話語權的國家。所以,那個時代被稱為戰國。換句話說,如果秦國不出來統一天下,戰國就會停止戰亂嗎?並不是。

之前秦國沒落的時候,照樣有魏國東征西伐。那時的民眾生活有安全感嗎?要服勞役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幾百年。

反而秦國站出來,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天下,才結束了自平王東遷以來的中原混戰局面。從這個角度分析,秦國統一六國的行為不能稱之為殘暴,應該被稱為以武止戈。

2)統一天下後

秦始皇登基後不久,又發動了2場大規模戰役。

  • ①南征南越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就發動了征服嶺南越族的戰爭,統帥屠睢陣亡,50萬秦軍所剩無幾。由於糧食供給以及對手的地形優勢,雙方對峙了整整3年多。

公元前214年,任囂和趙佗再次奉命進攻百越各部族,整個嶺南地區才劃入了秦朝的版圖。

為了穩定嶺南地區,參加南征的將士們被要求留守當地,另外又遷徙大量中原移民過去。留守的將士和移民多娶越女為妻。

土生土長的老百姓誰會願意離開家鄉,去往生活習慣不同、氣候條件也不適應的南方呢?所以此舉必然引起老百姓的強烈抗議。

  • ②北逐匈奴

三十二年,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公元前215年,方士盧生送上神仙圖書“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勃然大怒,不顧兵力不足這個事實,貿然開闢第二戰場,分流了30萬大軍。那秦始皇手上有這麼多兵力嗎?我認為沒有或者夠嗆。

記得,秦始皇攻打楚國時,王翦要求60萬大軍,就曾經震驚了嬴政,由此可見,當時秦國舉國兵力也不會比60萬多多少了。

如果秦始皇手上真的兵力充裕,也不會在前214年,需要徵發逃犯、上門女婿、商人去南越戰場,後來又派刑徒去戍守南越之地。

兩場戰鬥雖然意義重大,而且的確是利國利民。但是問題在於秦始皇沒有把握好節奏,南面戰場沒結束,又開闢北方戰場。短短4年間,前後動用80萬大軍,其中一部分來自於新徵的兵役。

大秦統一天下後,老百姓期盼了幾百年的和平終於來到,本以為終於遠離戰火,從此可以過上安逸的生活。沒想到幸福只是曇花一現,家人又是天各一方,特別是南方戰場的將士們,從此就紮根在了南越,可能此生都無法再回家。所以,老百姓沒有怨言是完全不可能的。

02 勞役

三十四年,適治獄吏不直者,築長城及南越地。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裡。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

公元前213年,蒙恬北卻匈奴後,奉旨修復萬里長城。據記載,秦始皇動用了近百萬勞力修築長城,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三十五年,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麗山。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開始修建阿房宮,加上原來的麗山,共計徵用隱官刑徒七十多萬人。

我不否認修築長城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但是秦始皇操之過急,完全不考慮老百姓是否能堪重負。因此才使得民怨沸騰,怨聲載道。

03 焚書坑儒

“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

春秋鄭國的子產早就說過: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並不可取,疏通才是解決之道,所以鄭國默許了鄉校的存在。儒生雲集咸陽,議論天下時事。如果用好了,上傳民意,下達旨意,有利於緩解甚至是解決國家上層和老百姓之間的矛盾。

可惜,秦始皇將對盧生的怨恨遷怒於上傳民意的眾儒生,不理扶蘇的勸諫,下旨焚書坑儒。儒生被坑殺,傳達民意的通道被徹底堵住,那麼離洪水決堤還遠嗎?

結語:

南征百越、北逐匈奴,甚至修建長城都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那老百姓為何還認為秦始皇殘暴無比呢?關鍵是度的把握。

  • 從公元前218年到秦始皇去世,短短數年間,一南一北兩條戰線,一長城一麗山兩項工程,使得數以百萬計的民眾被迫遠離家鄉,置身於層出不窮的徭役之中。

  • 秦國統一天下後,老百姓期盼從此可以安居樂業。但是秦始皇沒有把握好度,讓老百姓深深地體會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而唯一可以反映民意的儒生們被集體坑殺,更加劇了老百姓對上層領導者的怨恨。

如果秦始皇能夠結合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國家得到修生養息,人民富裕安康,大秦還能15年而亡嗎?秦始皇還能背上這千年的殘暴之君的惡名嗎?



讀春秋思無忌


秦始皇鐵血治國,雖然殘暴不仁但是大節不虧,從歷史進步的角度看,秦始皇雖暴卻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嬴政一生殺伐果斷,亡者不下百萬,但正是他的鐵血政策確保了華夏兩千多年的統一思想,也奠定了文化傳承基礎!

戰國之世,華夏統一已經形成了大勢,分久必合是人心所向的趨勢!魏國、齊國、楚國、趙國都有統一天下的努力與行動,只是最終秦國完成了統一的歷史使命!秦始皇統一戰爭中,死傷者當在百萬以上,但是戰亦有道,並沒有誅殺無辜百姓與六國貴胄!後來的滅秦之役,楚漢相爭才是真正的兵災,項羽一路屠城無數,千里人畜滅絕,不僅秦朝宗室被屠戮一空,百姓更是死傷數百萬,這也是漢初人口凋敝,經濟崩潰的原因所在!



秦始皇焚書坑儒,總共也就誅殺了416名腐儒方士,所焚的書後世盡有,沒有一本失傳!劉邦誅殺功臣集團,亡者過萬;朱元璋誅殺功臣集團,死者十萬以上;康熙乾隆搞文字獄,死者亦數十萬!相比之下。秦始皇的殘暴跟他們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


嬴政北擊匈奴,南征百越,築長城、修馳道,興靈渠都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所謂罪在當代,是指修建上述工程民力損耗過甚,導致大秦二世而亡。功在千秋是指這些工程一直在為後世服務,長城是歷代中原王朝對抗遊牧民族的利器,抗日戰爭時期也發揮過重要作用;馳道則構成了全國交通網,加強了各地區的聯繫……

一言而概之,秦始皇殘暴不仁是真,但是他的所作所為不愧一代政治家稱號,他的豐功偉績不愧於千古一帝稱號。秦始皇嬴政不愧是大仁不仁的典型代表!



大秦鐵鷹劍士


秦始皇瀛政一生中在軍事上攻滅六國統一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王朝,但是在行政上,除了政治體制改革以外,他實行一系列勞民傷財的政策,人民稱之為暴政。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這一套制度在當時的秦朝是一個劃時代的重大改革,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政事,軍事,圖籍秘書和監察百官。在地方實行郡縣制,郡縣的主要官員都直接由中央任免,也就是說地方的一切權力都掌握在中央,並且集中在秦始皇的手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由於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兵器,陶文,帛書,簡書等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各個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上受到嚴重阻礙,就連中央發佈政令的實施都相當困難,於是,秦始皇便讓丞相李斯等人開始進行一系列改革,這些改革分別是:

同書文:秦始皇將當時通用於秦國的大篆為基礎,結合其它地方的蝌蚪文,並借其筆劃簡單的優點,創造出了秦篆,作為官方語言,並且在全國統一使用。

度同制:秦始皇將原來六國的度量衡標準全部廢除,在全國實行新制定的度量衡制度。

車同軌,行同倫: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全國車輛寬度定為六尺,以便全國通行。行同倫則建立起一套新的倫理道德與行為規範的禮儀制度。




秦始皇雖然做出了這一系列貢獻,但是要說到他殘暴的一面,首先便想到的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事件。秦統一六國後,由於當時的儒學興盛,一些儒生認為秦朝要實行分封制,秦始皇聽後,便認識到儒家學說以經不利於國家的統一。 於是秦始皇通過徵求李斯等大臣的意見後,便做出決定,將全國的儒學書籍全部燒燬,秦朝以前的很多古典文獻,全部化為灰燼。

除此之外,秦統一後,為了對抗北方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便發起了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巨大工程,也就是修建秦長城。由於工程量巨大,直接導致了勞民傷財,徵發的農民和罪犯都死傷慘重,民間叫苦連天,在秦始皇的暴政下,當時就發生了一個很有名故事,也就是《孟姜女哭長城》。通過上述觀點,我認為秦始皇在軍事上為中國統一作出巨大的貢獻,在行政上卻採取了一系列錯誤的政策和殘暴的手段 ,值得人們的深思。


獨立評論員


我的回答:秦始皇真的不是一個殘暴不仁的皇帝

因為秦始皇推行“以法制國”的法家學說,而後立歷代統治者都攤行以仁愛,中庸,的儒家學說,因此始皇帝經常作為負面教材出現在史記當中。


然而始皇帝被很多史學家看作一個暴君,為了權利可以不擇手段,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始皇帝墓等規模極為龐大,勞動舉國人口興修,不少獻文均反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人員傷忘過大。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個各民族融合。

所以一直是史學家對始皇帝的功大還是過大的爭論點,個人認為,始皇帝是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人生常態變幻無常


客觀點講,秦始皇是殘暴的。但他的殘暴,是階級殘暴,不是個性化的殘暴。


1.秦始皇的殘暴比較高級。其殘暴不是個人多麼血腥,而是上升到國家法律的層面。比如:嚴刑酷法,實行連坐,稍有不慎,發配殺頭,不用量刑;驅使數百萬勞力,修長城、建阿房、築驪宮;強力推行政策,不服就殺,比如焚書坑儒。


2.秦始皇的殘酷在於手段。現在之所以有很多人開始理解秦始皇,是因為他的很多目標是正確的。但他的手段卻是嚴厲無情的。不能因他的殘暴而否定他的功績,也不能因他的功績而贊成他的手段。


3.秦始皇殘暴有歷史階段性。一方面,因為是封建社會,秦始皇作為始皇帝,手握生殺大權,視眾生如草芥,這是封建社會的共性。另一方面,秦始皇的政策無疑有利於國家統治,但卻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高壓政策必然引發底層的不滿。在當時,這是秦始皇所意識不到的。

因此,應該客觀地、歷史地、辯證地看待,殘暴是真的。但秦始皇以個人的殘暴,推進中國社會治理進步數代。可以說,如果秦始皇的政策能延續,中國社會能早進步1000年。君不見1000多年後,明清王朝都沒能解決真正的郡縣制,又因此而有多少生靈荼炭。真說不好,秦始皇的殘暴對還是錯。


無限輪迴


秦始皇並不殘暴,那是後世刻意的黑化。其實對比戰國時期六國而言,秦朝時期民眾徭役是減輕的,特別是兵役。當時其它六國都在修建龐大的內長城和水利工程(魏、趙居多),以及龐大的宮殿和獵場(魏、楚、趙、齊為主)。 根據出土的《睡虎地秦目竹簡》記載,秦朝的徭役政策,1、徭役有工錢,管飯。《秦律.司空》規定:徭役的工錢還可以摺合成糧食。男人和女人為官府服徭役,男人每月發糧食二石,女人每月發糧食一石半。有罪被判罰款的人或欠官府債務以徭役抵債的,每勞動一天折八錢。在官府服徭役依律由官府提供食物,男子每天三分之一斗,女子每天四分之一斗。2、 《秦律.金布律》服徭役期間官府可以配發衣服。3、《秦律.戍律》規定一家不能同時徵調兩人服徭役。4、《秦律.工人程》規定冬季工作量減免三分之一。5、《秦律.司空》規定農忙有假,即使是犯罪以徭役抵債的人,農忙也有40天假期。6女人做擅長的工作與男人同酬。《秦律.工人程》規定,服徭役時男人的工錢高於女人的25%,但女人在做針織等女人專長的工作時,每工作一天和男人工錢一樣。7、《秦律.司空》規定傷病等原因,暫時不能勞動的,發糧食為一石。《秦律》規定沒有母親的嬰幼兒,每月發糧食半石。母親在官府從事雜役的,嬰幼兒隨母親的,嬰幼兒也發糧食半石。 以當時的社會大背景看秦,秦並不是殘暴,而是非常嚴謹細緻,都是長遠的國家政策。只不過後世一直都在非秦,一直都在貶毀,秦早已面目全非。正如魯迅所說,秦始皇冤枉的很,吃虧在接班人,在二世,沒有人為他歌功頌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