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氏家族的滅亡

前546年,齊國的左相慶封利用右相崔杼家族內亂,藉口助其平亂,派屬臣盧蒲嫳將崔氏一族弄得家破人亡,崔杼自縊。崔氏滅後,慶封當國,成為齊國政壇老大。

斷章取義

慶封有兩大愛好,一是田獵,一是嗜酒。當政之後,慶氏在政壇上一時沒有可與匹敵的對手,於是放心將日常政事委託給自己的兒子慶舍,自己則整日打獵飲酒。為了盡興,慶封將財物和內眷都搬到了屬臣盧蒲嫳的食邑,與盧蒲嫳互換妻妾,整日飲酒作樂。不過慶封畢竟是齊國正卿,國家首席執政官,齊國的重大事情仍需經他裁決。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大夫們便會集體到慶封的度假地來彙報工作,稱"遷朝"。

慶氏家族的滅亡 | 左傳拾趣

慶封宣佈了一項政策,凡因避崔杼之難逃亡在外的,只要手中握有崔氏黨羽的信息,都可以回來。盧蒲嫳的哥哥盧蒲癸因此得以返回齊國,成為慶舍的寵臣,慶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慶舍的屬下質問盧蒲癸,說:"男女同姓不婚,你娶妻不避同宗,為什麼呢?"盧蒲癸說:"同宗不避我,我又如何單獨避之?這就如同平日賦詩,大家都是斷章取義,我也是取我所需而已,有什麼同宗不同宗的?"春秋時所謂賦詩,是指在特定場合引用《詩經》,或為烘托氣氛,或為褒貶,或為明志等等,目的不一,但取詩中之意而已。盧蒲癸向慶舍遊說,將自己的死黨——同樣流亡在外的王何弄了回來。王何回國之後也成了慶舍的寵臣,盧、王二人日常執戈隨侍左右,成為慶舍最為信賴的貼身近衛。

免費的午餐

齊國朝廷為來朝辦公的大夫們免費供應午餐,稱為"公膳"。後世也有此例,比如六朝稱"客食",唐朝稱"堂饌"等等。

齊國的公膳每天照例用兩隻雞,我認為這是煲湯用的,否則兩隻雞供得了幾人吃呢?這一天,負責伙食的人不知何故,偷偷將雞替換成鴨子,送飯的人知道情況,便在送食過程中將肉去掉,僅將湯汁送去。當天在朝廷進食的人當中有子雅和子尾兩人,他們發現食物有異,都非常惱怒,當場發了脾氣。照說這算不上大事,不過既是公膳,出了問題的話行政長官還是有責任的。

慶氏家族的滅亡 | 左傳拾趣

身為最高行政長官的慶封覺得子雅、子尾二人利用伙食問題發難是針對自己而來,就把這事跟盧蒲嫳說了。盧蒲嫳說:"這兩個小子若是山間野獸,我早就將他們食肉寢皮了。"言下之意只要慶封發話,自己隨時可以出面收拾他們。慶封又派大夫析歸父去跟晏嬰商量,提出除掉子雅和子尾。晏嬰說:"我的人力不足用,智力也不足謀。這事我參與不了,不過我也不會說出去,大家可以共同發誓。"慶封說:"你既然這麼說,那又何必發誓呢?"慶封再與大夫郭子車商量,子車說:"大家各自以不同方式事奉國君,這事我怕是無能為力。"

大夫陳文子對陳無宇說:"禍亂將作,我們該怎麼辦呢?"陳無宇說:"我們可以在莊街上得到慶氏的一百車木料。"意思是一旦亂起,慶氏不會有好結果,陳氏將從中受益。陳文子說:"那咱們必須時刻謹慎,以保平安。"齊國的陳氏亦即田氏,就是若干年後"田氏代齊"的田氏家族。

潛伏者

盧蒲癸與王何二人私下就進攻慶氏而占卜,然後將卦象拿去給慶舍看,說:"有人想要進攻仇人,這是卦象,請您看看。"慶舍看了看,說:"攻克了,而且會見血。"意思是進攻者將會得手,敵人會死於非命。

當年十月,慶封在萊地田獵,大夫陳無宇隨從前往。十七日,陳文子派人前往萊邑召陳無宇回去。陳無宇向慶封請示,說:"我的母親病危,請允許我回去。"慶封讓人卜卦,然後把卦象給無宇看,說:"這是人將要死的卦象。"陳無宇手捧龜甲而哭泣,慶封於是同意他回去。

另一位慶氏大夫慶嗣聽說此事之後,心知不妙,說:"禍亂將作。"他勸慶封說:"趕快回去,禍將作於秋祭,現在趕回去還來得及。"慶封不以為意,照舊在外田獵作樂。慶嗣嘆道:"完了完了!慶氏的人將來逃亡,能夠跑到吳、越安身就算幸事。"陳無宇離開萊地之後渡過濟水,隨後立即鑿毀船隻,撤去橋樑,以阻擋慶氏回都。

慶氏家族的滅亡 | 左傳拾趣

盧蒲癸的妻子(慶舍之女)預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對丈夫說:"如果有事而不告訴我的話,必難成功。"盧蒲癸於是將近來頻頻傳出的不利於慶氏的風聲流言跟她說了,盧蒲姜說:"我父親為人剛愎自用,沒有人勸他,他不會出面。我來勸勸他吧。"盧蒲癸說:"好吧。"

十一月初七,秋祭儀式於姜太公廟舉行,慶舍將蒞臨祭事。盧蒲姜告訴父親或有人將要作亂,勸他不要出席。慶舍沒聽女兒的,說:"誰敢?"隨後就去了太公廟。盧蒲癸、王何二人執戈相從,慶氏的甲士部隊從外面將太公廟團團圍住以加強防衛。陳氏、鮑氏兩家的牧馬人充當俳優,負責在儀式上表演節目。慶氏軍隊的戰馬容易受驚,士兵們因而將身上的鎧甲解下,以方便約束馬匹。在歡樂的氣氛中,慶氏的士兵們一邊飲酒一邊觀賞節目,不知不覺隨著遊行表演的隊伍走到了魚里巷。渾不知就在慶氏的士兵們鬆懈自娛之時,欒氏、高氏、陳氏、鮑氏等家族的人已偷偷將他們的鎧甲拿走穿上。

見時機成熟,子尾抽出一把木槌,對著太公廟的大門嘭嘭彭打了三下,發出行動的信號。裡面的盧蒲癸和王何二人立即揚起武器,一個從背後刺,一個從正面劈,夾擊慶舍,當即就將慶舍的左肩給卸了下來。重傷之下,慶舍猶自單手攀住屋內椽子,以致屋樑都為之晃動。站穩身子之後,慶舍手執案臺上的俎、壺等物擲向圍攻他的人,竟然也殺死了人,之後他才失血而死。看來慶舍也算是相當勇猛了,若非盧、王兩名貼身護衛偷襲,結果定能如其之前所言——"誰敢?"面對一片混亂的場面,齊景公驚懼不已,鮑氏大夫鮑國安撫他說:"大夫們這樣做,都是為了國君,並非作亂。"陳氏大夫陳須無護送齊景公回宮,到了之後才讓他脫掉祭祀時所穿的禮服,然後進入內宮安住。

慶舍死於他最信任的貼身近臣盧蒲癸與王何手中,盧蒲癸還是他的女婿,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其實,當年崔杼弒莊公,慶封也是主謀,所以事後他才得以與崔杼分居左相、右相共掌朝權。莊公案的牽連者既恨崔杼,同時也恨慶封。盧蒲癸的弟弟盧蒲嫳投靠慶封,只是委曲求全而已。所以當崔氏內亂,盧蒲嫳先是趁機從中挑撥併成功除掉崔氏,隨後又設法讓哥哥盧蒲癸回國。盧蒲癸成功取得慶舍信任之後,暗地卻與欒氏、高氏等家族勾結,伺機對付慶氏。前文提及的子雅和子尾二人,便分別是欒氏與高氏家族的人。

反撲

慶封大概是聽說陳無宇毀船撤橋之後往回趕的,他的軍隊在渡河時遇到了困難,耽誤了一些時間。慶封在路上遇到向他報告動亂的人,等他趕回臨淄時已是十九日,離動亂髮生已過去十二天。慶封帶著他的軍隊進攻臨淄西門,未克,轉至北門,終於破門而入,接著試圖進攻齊景公的內宮,未克。慶封的軍隊返回城內,在大街上列陣,請求決戰,但是沒有人同意跟他決戰。慶封知道若不決戰,自己則沒有可能獲得勝利,無奈之下,他只好選擇逃亡。

慶氏家族的滅亡 | 左傳拾趣

逃亡

慶封逃到魯國,把自己所乘的車獻給魯國執政大夫季武子為禮,那輛車光可鑑人,華美無比。魯大夫展莊叔參觀完車子之後說:"車子過於光澤,車的主人就必然憔悴,無怪乎他要逃亡。"魯大夫叔孫孟子設宴招待慶封,慶封在宴席上擅自祭祀遠方諸神,惹得叔孫很不高興。古人飲食必先行祭祀,叔孫為主人,則應由叔孫主祭,慶封喧賓奪主了。叔孫於是故意在酒席叫樂工朗誦《茅鴟》(古逸詩),意在諷刺客人不敬,結果慶封毫無所知,根本不知道對方在諷刺自己,可見慶封書讀得少。

慶氏家族的滅亡 | 左傳拾趣

不久,齊國來人指責魯國收留慶封,慶封在魯國待不下去,只好一路向東,跑到吳國去了,正應了此前慶嗣所言"亡矣,幸而獲在吳越"。吳子句餘把朱方這個地方送給慶封,慶封在朱方聚集起自己的族人居住下來,很快便富甲一方,甚至超過以往。魯大夫子服惠伯對叔孫氏說:"上天賜富於壞人,慶封又富裕如昔了。"叔孫氏說:"善人富裕則稱之為上天的賞賜,壞人富裕應視作災殃。上天大概將要降災於慶氏了,所以先把他們聚在一起然後再一舉而滅吧。"

意想不到的終局

慶氏逃吳在前545年(魯襄公二十八年),七年之後即前538年,驕縱自大的楚靈王以盟主身份召集諸侯在申地(今河南南陽市北)盟會以宣示楚國霸主地位,隨後率諸侯部隊東伐吳國。楚大夫屈申帶領軍隊包圍朱方並攻克了它,慶封被擒,慶氏族人全部被滅。

楚靈王下令處死慶封。楚大夫椒舉(又作"伍舉",伍子胥的祖父)勸說道:"我聽說只有德行無缺的人才可以處死他人。慶封只是因為違逆君令,所以避居於此,他一定不會心甘情願引頸就戮。如果他藉機在各路諸侯面前宣揚楚國醜事,該怎麼辦呢?"

慶氏家族的滅亡 | 左傳拾趣

好大喜功的楚靈王不聽勸諫,叫人在慶封身上綁上一柄大斧,押送諸侯駐地巡行示眾,叫人邊走邊喊:"世人不要像齊國的慶封那樣誅殺他的國君,消弱國君的孤兒,並與其他大夫結盟!"以此當眾宣示慶封罪行。慶封則應聲高呼:"世人不要像楚共王的庶子圍那樣誅殺他的君王——他自己兄弟的兒子麇——然後取而代之,並與諸侯結盟!"楚靈王名圍,是楚共王的庶子,上任楚王郟敖名麇,是公子圍的侄兒子,公子圍趁他病重把他殺了之後自立為王。

事情正如伍舉所料,心有不甘的慶封借負鉞遊行之機放聲高呼,將楚靈王的醜惡行徑宣示於天下。楚靈王大窘,不等遊行結束趕緊下令將慶封殺了。

​上一篇: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