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銀屑病的病因涉及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通過以T淋巴細胞介導為主、多種免疫細胞共同參與的免疫反應引起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或關節滑膜細胞與軟骨細胞發生炎症。

中醫認為多屬血分熱毒熾盛,營血虧耗,瘀血阻滯,化燥生風,肌膚失養。銀屑病的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症狀確定,輕度以外用治療為主,中重度可使用系統治療,對傳統系統性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適當選擇靶向生物製劑治療。銀屑病的治療目的以控制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為主。本指南在前兩版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修訂,以進一步規範中國銀屑病診斷與治療,提高診療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簡版)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業委員會


【引用本文】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業委員會. 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簡版)[J].中華皮膚科雜誌,2019, 52(4): 223-230.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9.04.001


【關鍵詞】 銀屑病; 指南; 診斷; 治療


銀屑病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誘發、免疫介導的慢性、複發性、炎症性、系統性疾病,典型臨床表現為鱗屑性紅斑或斑塊,侷限或廣泛分佈,無傳染性,治療困難,常罹患終身。


一、流行病學


銀屑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地有顯著差異。歐美患病率為1%~3%[1-2];我國1984年報告銀屑病患病率為0.123%[3],2008年調查6個城市患病率為0.47%,依此推算,中國銀屑病患者約在600萬以上[4]。銀屑病可發生於各年齡段,無性別差異。30%的患者有家族史,多數患者冬季復發或加重,夏季緩解。


二、診療現狀


典型皮損易於診斷。若醫生對疾病理解不全面或對臨床體徵缺乏綜合分析能力,易造成誤診。銀屑病的治療以控制症狀、改善生活質量為主。


三、本次指南的編寫背景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銀屑病專業委員會按照循證醫學原則,在《中國銀屑病治療指南(2008版)》和《中國銀屑病治療專家共識(2014版)》的基礎上[5-6],參考國內外最新指南,並結合我國國情,邀請西醫和中醫領域權威專家組成指南編寫委員會,制定出包括中醫藥治療在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指導我國銀屑病診療行為。



本指南供皮膚科醫生及其他涉及銀屑病診療的醫生使用。在編寫過程中,儘可能納入當前有循證醫學證據的銀屑病診療信息,但因取捨標準難以完全統一,指南仍有不盡人意之處。我們鼓勵讀者學習該指南發佈後出現的新知識。


五、病因及發病機制


尚未完全清楚。西醫認為病因涉及遺傳、免疫、環境等多種因素,通過以T淋巴細胞介導為主、多種免疫細胞共同參與的免疫反應,引起角質形成細胞過度增殖、關節滑膜細胞與軟骨細胞炎症發生。中醫認為本病多屬血分熱毒熾盛,營血虧耗,瘀血阻滯,化燥生風,肌膚失養。


六、銀屑病的診斷、分型與分期


西醫診斷主要依據皮疹特點(包括皮疹形態、境界和分佈等)和病史(包括髮病情況、演變及消長規律、伴隨症狀和治療反應等),結合既往史和家族史,必要時可藉助組織病理和影像學技術(如皮膚鏡等)明確診斷。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1. 尋常型銀屑病:

(1)點滴狀銀屑病:診斷依據:①起病急,皮疹為0.3~0.5 cm大小丘疹、斑丘疹,色澤潮紅,覆以鱗屑,廣泛分佈;②發疹前常有咽喉部鏈球菌感染病史;③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抗鏈球菌溶血素O升高;④經適當治療,皮疹在數週內消退,少數轉為慢性病程。

(2)斑塊狀銀屑病:最常見的類型,約佔90%。診斷依據:①皮疹基本特點為境界清楚的暗紅色斑塊或浸潤性紅斑,上附白色、銀白色鱗屑;②查體見“蠟滴現象”、“薄膜現象”、“點狀出血現象”(Auspitz徵)和“束狀發”等;③皮疹好發於頭皮、背部和四肢伸側;④伴或不伴瘙癢;⑤進行期可有同形反應;⑥皮損反覆發作,多數冬重夏輕。

(3)分期:①進行期,舊皮損無消退,新皮損不斷出現,皮損炎症明顯,周圍可有紅暈,鱗屑較厚,有“同形反應”;②靜止期,皮損穩定,無新發皮損,炎症較輕,鱗屑較多;③退行期,皮損縮小或變平,炎症基本消退,遺留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

(4)疾病嚴重度分類:①輕度,皮損面積 < 3%體表面積(BSA),甚少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基本無需治療,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DLQI)2~5分;②中度,皮損累及3%~10% BSA,影響生活,患者期望治療能改善生活質量,DLQI 6~10分;③重度,皮損面積 > 10% BSA,極大地影響患者生活質量,DLQI > 10分。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2. 膿皰型銀屑病:

(1)侷限性膿皰型銀屑病:①掌蹠膿皰病:掌蹠部位紅斑基礎上發生膿皰,伴或不伴其他部位銀屑病皮損,病理示表皮內中性粒細胞聚集形成膿皰;②連續性肢端皮炎:指(趾)末端發生的紅斑、膿皰,常有外傷等誘因,可從1個指(趾)逐漸累及多個指(趾),甲脫落、萎縮,病理同掌蹠膿皰病。

(2)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①迅速出現針尖至粟粒大小、淡黃色或黃白色淺在性無菌性小膿皰,密集分佈;②片狀膿湖,全身分佈,腫脹疼痛;③紅皮病改變、關節和指(趾)甲損害;④寒戰和高熱(呈弛張熱型)。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3. 紅皮病型銀屑病:

診斷依據:①一般有其他類型銀屑病病史;②疾病本身加重或由於用藥不當或其他刺激誘發病情急劇加重,發生瀰漫性紅斑、腫脹和脫屑,皮損大於90% BSA;③有時仍可見尋常型銀屑病皮損;④可伴發熱等系統症狀和低蛋白血癥。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4. 關節病型銀屑病:

診斷依據:①一般有其他類型銀屑病病史;②指(趾)關節、四肢大關節或脊柱及骶髂關節腫痛,可有明顯“晨僵”現象;③X線、核磁共振成像和B超等影像學檢查示附著點炎,受累關節腔積液、滑膜增厚,嚴重者出現關節變形、關節腔狹窄或骨質破壞;④C反應蛋白升高,紅細胞沉降率加快,類風溼因子常陰性,脊柱或骶髂關節受累者HLA-B27常陽性。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5. 中醫辨證診斷:

基本證型包括血熱證(見於進行期,炎症為主)、血瘀證(見於靜止期,增生為主)、血燥證(見於退行期,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為主)、熱毒熾盛證(見於紅皮病型或泛發性膿皰型)、溼熱蘊結證(見於侷限性膿皰型)和風溼痺阻證(見於關節病型)。各證型間可互相轉化、演變、兼夾。


七、銀屑病共病


銀屑病不僅是一種皮膚病,更是一種系統性疾病。特別是中、重度患者,可罹患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克羅恩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系統性疾病。



治療目的:控制和穩定病情,減緩向全身發展的進程;消除或減輕紅斑、鱗屑、斑塊等皮損;避免復發或誘發加重的因素;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

銀屑病有局部治療、物理治療和系統治療等多種療法。臨床醫師應權衡利弊,根據個體病因、疾病亞型、嚴重程度和治療要求合理制定治療方案。對中、重度銀屑病患者,若單一療法效果不佳,應予聯合、交替或序貫治療。

治療原則:

①正規,強調使用指南推薦的治療藥物或方法;②安全,以確保安全為首要,儘量避免不良反應;③個體化,應綜合考量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性、經濟承受能力、既往治療史和藥物不良反應等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常用於輕度銀屑病患者。優點是藥物直接作用於皮損,起效快,使用方便,全身不良反應少。缺點是長期使用可出現局部不良反應,皮損泛發者使用不便,患者依從性差異較大。

應根據皮損特點和患者需求,選擇不同種類及劑型的外用藥物。常用外用藥物包括潤膚劑、保溼劑、維生素D3衍生物、維A酸類、糖皮質激素、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抗人白細胞介素8(IL-8)單克隆抗體和焦油製劑等。複方製劑可提高療效、減輕不良反應,便於患者使用,如複方卡泊三醇(卡泊三醇 + 倍他米松)、複方丙酸氯倍他索(維A酸 + 丙酸氯倍他索)及複方他扎羅汀(他扎羅汀 + 倍他米松)等。

皮膚屏障功能不全與銀屑病的復發密切相關,因此保護皮膚屏障在預防銀屑病復發中至關重要。堅持外用含神經酰胺/類神經酰胺的保溼劑能降低銀屑病複發率和減輕復發時的嚴重程度。目前,非藥物局部保溼劑是國際公認的治療銀屑病的一種標準化輔助治療方法。


2. 光療:

紫外線包括長波紫外線(UVA,波長320~400 nm)、中波紫外線(UVB,波長290~320 nm)和短波紫外線(UVC,波長180~290 nm)。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是窄譜UVB(NB-UVB),適用於中重度尋常型銀屑病、關節病型銀屑病。紅皮病型和膿皰型銀屑病患者慎用。

NB-UVB治療方法:首先測定患者的最小紅斑量(MED);初始劑量以0.5~0.7 MED照射;每週治療3次。根據患者照射後的反應,遞增前次劑量的10%~20%或固定劑量(0.05 J/cm2或0.1 J/cm2);治療後如無明顯紅斑,可遞增照射劑量;出現輕度紅斑,維持原劑量照射;出現中、重度紅斑,待紅斑消退可繼續治療,但照射劑量需減前次劑量的10%~20%;出現痛性紅斑或水皰,應暫停治療並作對症處理。減量:皮疹消退超過80%時,可減少至每週2次,維持1個月,然後每週1次,維持1個月,最後每2周1次,維持2個月以上,劑量視患者接受照射後的反應和耐受情況減少15%~25%。總治療時間需要4個月或更長。

UVA聯合光敏劑補骨脂素(psoralen)治療(簡稱PUVA)及308 nm準分子激光和308 nm濾過紫外線可用於侷限性頑固皮損[7-11]。


3. 中醫外治法:

分為中藥外治法和非藥物療法。中藥外治法包括塗擦、封包、藥浴、燻蒸、溻(漬)和穴位注射療法等。非藥物療法包括火罐、針刺、穴位埋線、火針、三稜針和耳針療法等。應辨證施治,掌握適應證、禁忌證和操作規範。



1.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MTX對中重度斑塊狀、關節病型、紅皮病型、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均顯示較好的療效,對甲銀屑病和掌蹠部位銀屑病也有療效。在光療、光化學療法和其他系統治療無效時尤為適用。常用推薦劑量為5~25 mg/周,起始劑量2.5~7.5 mg/周,可單次口服或分3次口服(每12小時服藥1次,每週連續服藥3次),每2~4周增加2.5 mg,逐漸增加劑量到15~25 mg/周[12]。病情控制後至少維持1~2個月後逐漸減量,每4周減2.5 mg,直到最小維持量。MTX療效在12周或16周較好,如無明顯療效,則停止治療改用其他藥物治療。MTX治療期間須定期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若連續累積劑量大於1 500 mg,須定期檢測Ⅲ型前膠原氨基末端肽(PⅢNP),預防及監測肝纖維化。使用MTX治療的患者是否補充葉酸目前觀點不一[13-14],建議補充葉酸者認為可以減少MTX的不良反應,不會降低療效[15]。補充葉酸有兩種建議,一是1 mg/d連用5 d,二是5 mg/12 h每週3次,在最後1次服用MTX後12 h開始服用[16-17]。


2. 環孢素(cyclosporine A):環孢素對各型銀屑病均有效,推薦用於嚴重病例和其他療法失敗的中重度銀屑病患者。

環孢素常用推薦劑量為3~5 mg•kg-1•d-1,可用每日2次的給藥方法[18]。治療銀屑病的推薦起始劑量一般為2.5 mg•kg-1•d-1,治療4周,接著按每2周增加0.5 mg•kg-1•d-1至最大劑量5 mg•kg-1•d-1。如果患者服用可以耐受的最大劑量超過6周後還沒有滿意的療效則必須停藥[19]。症狀控制後逐漸減量,每2周減0.5~1 mg•kg-1•d-1,直至最低有效劑量維持治療。環孢素逐漸減量比突然停用複發率低、緩解期長[20-21]。環孢素停藥後病情易反覆,常在2周至2個月內恢復到治療前的程度,故應小劑量長期維持治療。

環孢素使用方法:①間歇式短程療法(intermittent short-term therapy),短期口服環孢素 (12~16周)至銀屑病症狀明顯改善後停止用藥[18,20,22];②持續性長程療法,CyA初始劑量為4 mg•kg-1•d-1,當臨床症狀明顯好轉或基本治癒後,繼續以最低劑量治療,以維持療效[23],維持劑量一般為3~3.5 mg•kg-1•d-1 [24];③救援療法(rescue therapy),指對於一些重度銀屑病患者短期使用環孢素治療,使環孢素快速發揮其治療作用,接著用其他藥物替代治療,作為“救援” 或“橋接”治療[25],主要用於紅皮病型銀屑病、亞紅皮病型銀屑病及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治療;④交替治療(rotational therapy),為了減少環孢素持續用藥治療的時間和可能的不良反應,可交替使用其他系統藥物治療(如阿維A、延胡索酸酯、MTX、黴酚酸酯)[22,25]。

對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建議在嚴重病例用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慎重使用。腎毒性和高血壓是被高度關注的不良反應。短期治療時間2~4個月,長期治療時間不超過2年[18,25-26]。


3. 維A酸類:主要適用於斑塊狀、膿皰型和紅皮病型銀屑病,對關節病型銀屑病療效欠佳。阿維A口服常用推薦劑量為0.5~1.0 mg•kg-1•d-1,最好與食物同服,可加強藥物吸收。治療常用的劑量為30~50 mg/d[27-28]。阿維A治療斑塊狀銀屑病的推薦起始劑量為10 ~ 20 mg/d,持續2~4周,逐漸增加至達到皮損明顯改善,最大劑量不超過1.0 mg•kg-1•d-1 [29]。維持劑量個體間差異較大,視患者情況而定。聯合治療時,建議劑量低於30 mg/d。育齡期婦女、老年人、兒童及青少年患者慎用,孕婦禁用。


4. 生物製劑:近年來,針對細胞炎症因子的單抗類生物製劑相繼被用於對傳統系統藥物反應不佳、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伴有明顯關節症狀的中重度銀屑病患者的治療,呈現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目前用於銀屑病臨床治療的生物製劑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單抗、阿達木單抗)、IL-12/23拮抗劑(烏司奴單抗)和IL-17A拮抗劑(司庫奇尤單抗)。

(1)依那西普(etanercept):推薦25 mg每週2次或50 mg每週1次皮下注射[30]。兒童(4~17歲)用藥劑量為每週0.8 mg/kg[31]。一般於給藥後1 ~ 2個月起效,治療停止後病情仍有繼續改善的可能。

(2)英夫利西單抗(infliximab):推薦靜脈給藥5 mg/kg,分別在第0、2、6周給藥,此後每8周給藥1次。一般於給藥2周後即可出現療效,通常於第10周時達到最佳療效[32-33]。

(3)阿達木單抗(adalimumab):推薦起始劑量80 mg皮下注射,第2周40 mg,以後每2周40 mg。治療後2周即顯效,一般於12 ~ 16周達到最佳療效[34-35]。

(4)烏司奴單抗(ustekinumab):推薦第0和4周,45 mg(體重 ≤ 100 kg)或90 mg(體重 > 100 kg)皮下注射,此後每12周重複用藥1次,若療效欠佳,可增加用藥劑量或者每8周用藥1次[36-37]。

(5)司庫奇尤單抗(secukinumab):目前國內正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推薦用法:第0、1、2、3、4周300 mg皮下注射,之後300 mg每月1次維持[38]。


5. 中醫內治法:選擇中醫治療的輕中度銀屑病患者以中醫內治法為主,重度、膿皰型、紅皮病型、關節病型銀屑病推薦中西醫結合治療。點滴狀和斑塊狀銀屑病在進行期以清熱涼血為主,靜止期、退行期以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主;紅皮病型或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治以瀉火解毒;侷限性膿皰型銀屑病治以清熱利溼解毒;關節病型銀屑病治以祛風除溼通絡。

複方青黛膠囊(丸)、鬱金銀屑片、銀屑靈、銀屑沖劑、克銀丸、消銀顆粒、消銀片等複方中成藥常用於銀屑病的治療,但尚需積累循證醫學證據。雷公藤製劑、昆明山海棠、白芍總苷、複方甘草酸苷、甘草甜素及甘草酸等單方或單體中成藥或植物提取藥輔助治療銀屑病有效。複方甘草酸苷可用於預防或減輕某些系統藥物治療引起的肝臟損害。



治療方案的選擇旨在有效控制疾病、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和提高患者依從性。在此原則下,針對個體制定基於各種治療藥物或手段的序貫、聯合或替換療法。



1. 點滴狀銀屑病:

主要以外用藥或光療為主。

維生素D3衍生物:他卡西醇適用於急性點滴狀銀屑病,可與弱效或中效糖皮質激素聯用或單用,也可與UVB聯合。

糖皮質激素:可選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鬆軟膏等),也可與他卡西醇或UVB聯合。

光療:優先選擇NB-UVB;聯合保溼劑、糖皮質激素或維生素D3衍生物療效更好。

部分點滴狀銀屑病患者與鏈球菌感染相關,扁桃體切除可能會改善病情、延長緩解期、提高療效。

系統治療包括抗生素和中醫中藥等。維A酸類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有效,但需慎重。

2. 斑塊狀銀屑病:

輕度患者以局部治療為主,大多能有效控制病情。外用製劑包括維生素D3衍生物、維A酸類、中效或強效糖皮質激素及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等。局部光療也可選用。單一用藥不良反應明顯或療效不好時,可選擇兩種或多種藥物交替或聯合。常用聯合方案包括:維生素D3衍生物 +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糖皮質激素 + 維生素D3衍生物、糖皮質激素 + 維A酸類等。

中重度患者需系統治療或光療。藥物包括維A酸類、免疫抑制劑(如MTX、環孢素、雷公藤製劑)和生物製劑等。系統治療可聯合局部用藥以提高療效。皮損廣泛者可採用光療(如NB-UVB或PUVA)。

3. 紅皮病型銀屑病:

需要系統治療和評估患者的整體情況。藥物包括維A酸類、MTX、環孢素和生物製劑等。阿維A及MTX對紅皮病型銀屑病長期療效好,但起效較慢,逐漸減量可有效預防復發。病情重、不穩定的患者推薦使用環孢素或生物製劑。

一般不推薦局部或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除非患者出現嚴重中毒症狀並危及生命。病情嚴重緊急時應系統用糖皮質激素控制急性炎症,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至停用。如患者合併發熱、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繼發感染和肝功能異常等,應注意監測全身狀況,予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防治感染及保肝等。同時注意保護心、腎和中樞神經系統等重要臟器或系統的功能。

4. 膿皰型銀屑病:

泛發性患者可選維A酸類、MTX、環孢素和生物製劑等。阿維A是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標準治療藥物,在急性病情控制後逐漸減至小劑量維持。對於重症患者,可選用生物製劑或環孢素作為初始治療,待病情控制後可改用維A酸類或MTX維持。

糖皮質激素能夠快速控制膿皰蔓延、緩解全身症狀,但使用須謹慎,建議只在病情特別嚴重、危及生命,且其他措施療效不佳或有禁忌的情況下慎重選用。推薦與阿維A或免疫抑制劑聯合,取得滿意療效後逐漸減量至停用。

局部用藥以保護為主,膿皰未破時可用爐甘石洗劑減輕腫脹,膿皰破後以清潔皮膚為主。侷限性膿皰型銀屑病除局部治療外,也可參考使用系統治療。

5. 關節病型銀屑病:

目的是控制炎症、預防關節損傷和失能。應充分評估患者的關節損害類型及嚴重程度。治療包括適當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加重關節損傷,鼓勵適度關節功能鍛鍊。系統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MTX和生物製劑等。雷公藤製劑和白芍總苷可減輕關節炎症狀。



1. 頭皮銀屑病:累及45%~80%的患者,多為首發,也可單獨患病。皮損鱗屑較厚,常超出髮際,可見“束狀發”。煤焦油類、水楊酸類洗髮產品有輔助治療作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對輕、中、重度患者均有效,推薦中效至強效糖皮質激素,開始每日2次,逐漸改為每日1次。維A酸類和卡泊三醇的療效次於強效糖皮質激素,但長期使用耐受性好、風險小,是外用糖皮質激素的首選配伍。

中重度患者亦可予系統治療,可選用阿維A、MTX、環孢素或生物製劑。

2. 甲銀屑病:可發生於各型銀屑病。90%的關節病型銀屑病患者有甲改變(如點狀凹陷、油滴徵、甲剝離、甲溶解、甲下角化過度等)。常用強效或超強效糖皮質激素治療,對甲母質受累所致的甲損害效果較好,每日外用1~2次。卡泊三醇對甲床受累所致的甲損害效果較好。他扎羅汀對甲剝離和甲凹點療效較好,需封包以加強療效,常見不良反應為紅斑、局部刺激、脫屑和甲溝炎。甲周注射小劑量曲安奈德對改善甲母質受累所致的甲損害療效明顯。環孢素是治療甲銀屑病效果最好的經典用藥。

3. 反向銀屑病:皮損累及腋窩、乳房下褶、腹股溝、生殖器和會陰部等皺褶區域。以局部治療為主,必要時應用物理治療,一般不採用系統治療。首選低中效糖皮質激素,維持階段選更低效的糖皮質激素,並逐漸以維生素D3衍生物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替代,不主張用強效或超強效糖皮質激素。生殖器部位皮損應選用弱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及中效或軟性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和丁酸氫化可的松)。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對黏膜部位損害有效。

系統治療只用於重症或合併其他類型銀屑病或病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時,可選用MTX、環孢素和維A酸類等。



1. 兒童銀屑病:輕度銀屑病患兒通常只需局部治療,推薦常規使用潤膚劑。糖皮質激素應用最廣泛。維生素D3衍生物也常用於兒童輕、中度銀屑病。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多用於面部、生殖器和皺褶部位,可單用或與糖皮質激素聯用。

泛發性斑塊狀或點滴狀銀屑病和掌蹠膿皰病可選用光療。NB-UVB對點滴狀和小斑塊狀銀屑病比大斑塊狀銀屑病效果好,應注意長期光療的潛在致癌風險。常用的系統藥物包括維A酸類、MTX、環孢素和生物製劑。關節病型患兒首選MTX或生物製劑。注意必須讓監護人瞭解所選方案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進行長期監測的必要性。

2.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銀屑病:潤膚劑和保溼劑是妊娠及哺乳期最安全的基礎用藥。外用糖皮質激素可酌情選擇。孕前至孕期全程小面積使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質激素相對安全,禁止大面積使用。不建議孕期外用維生素D3衍生物。避免在孕早期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

3. 老年銀屑病:謹慎選擇外用糖皮質激素,對於屈側皮膚,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外用藥。複方製劑可減少不良反應,提高療效,用藥方便,依從性高。外用藥物療效不佳,且因合併症和相關風險因素不宜應用系統藥物者,建議光療。

維A酸類可用於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需注意甘油三酯升高的風險。而環孢素在老年人中經腎臟排洩減少,應謹慎使用。


十五、以患者為中心的心理治療、疾病管理與預防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心理治療是指用心理學方法,通過語言或非語言因素,對患者進行訓練、教育和治療,以減輕或消除身體症狀,改善心理精神狀態,適應家庭、社會和工作環境。銀屑病也是一種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銀屑病的誘發、發展及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對銀屑病患者健康相關生存質量(health-related QoL,HRQoL)的影響與對癌症、心力衰竭、糖尿病和抑鬱症HRQoL的影響相當[39]。多數銀屑病患者常表現為焦慮、緊張、抑鬱、自卑等心理,銀屑病反覆、遷延的特點致部分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進而中斷治療,引起焦慮煩躁等心理反應,進一步加重病情。銀屑病本身是一種損容性疾病,易使患者產生自卑心理,嚴重影響社會生活,明顯增加自殺率及死亡率。因此,心理治療是銀屑病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心理治療主要分為以下四部分,①健康宣教干預:加強患者對疾病本身的認識,指導患者規範、合理用藥;②護理服務干預:優化醫患關係,融入人文關懷,操作規範,協助患者服藥擦藥;③特定心理干預: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行為干預,包括放鬆訓練(心情放鬆、腹式呼吸、音樂及肌肉放鬆法)、集體心理干預及生物反饋療法;④系統性心理干預:通過醫護人員的語言、表情、姿勢、行為及關懷等來影響和改善患者的情緒,解除其顧慮和煩惱,增強戰勝疾病的意志和信心,達早日康復的目的。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2. 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醫學教育:

①要讓患者認識到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雖然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但無傳染性,若能及早合理治療,可提高生活質量,一般不危及生命;②要讓患者相信科學,充分認識到銀屑病是由不良生活習慣、心理壓力、感染或環境因素誘發或加重的疾病,不要聽信偏方,盲目尋求根治;③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患者到當地醫院的銀屑病門診就診,進入隨訪隊列,接受個體化的治療和健康教育。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3. 向全社會普及醫學知識:

加強對全社會的科普宣傳,讓大眾知曉銀屑病是一種無傳染性的慢性疾病,給予患者理解和尊重,消除患者的心理顧慮。雖然銀屑病有遺傳因素存在,但現有的研究並未指出其遺傳的必然性。


專家對於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達成的共識,權威必看!

4. 預防:

銀屑病的發生與復發受多種自身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呼吸道感染、精神過度緊張或抑鬱、不良生活習慣(如吸菸、酗酒)或過度肥胖等均可誘發或加重疾病。患者應不斷總結,摸索發病規律,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配合積極有效的治療,預防銀屑病的發生和復發。


《中國銀屑病診療指南(2018版)》編寫委員會:

主任委員:張學軍

副主任委員:鄭捷、楊志波、鄭敏、顧軍

秘書長:張錫寶

顧問:鄭志忠、方栩、孫青、劉曉明

委員(按姓名字母順序排列):陳翔、崔勇、範衛新、顧恆、晉紅中、李斌、慄玉珍、劉紅霞、劉巧、盧傳堅、呂成志、馬慧群、史玉玲、王剛、徐金華、張安平、張春雷、張福仁、張建中、張錫寶、周冬梅

秘書:張三泉、李欣、張耀華、楊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